请原谅,因为我的无知,当脑海中浮现出一幕幕平凡至极却饱含深情的关于父亲的情景时,突然发现那些点点滴滴其实一直保存在我内心深处,它们散发出箱底樟脑的气味,静默地纵容着我的无视。
我很重要,向来不太自信的我此刻可以平静坚定地说出来了,在父亲眼里,我很重要。其实他和我部是习惯沉默的人。父亲不常在家,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他的言语很少,他没有教我什么事情,他不懂得我的性情,他不会去思学我的梦想,甚至他不知道我现在的班级和成绩……我知道问题不在父亲那里,我记得他偶尔欲言又止的表情,可是我不开口,十六七岁的年龄,我知道自己有时候乖戾别扭,我可以和我妈吵架,但我就是不能和他淡论一些事情超过5分钟,我以为,彼此都忘了有一种关系叫父女。
有些事,原来可以不说的。他是细腻的人,我想起有一次他在收晒好的被子时,认真地拍打之后才抱进我的房间,我想起他骑摩托载着我时总是骑得很慢,我想起他扶着正趴在桌子上写字的我的背脊,我想起他摸过我凌乱的头发拍过我袖子上的灰……而这些,自始至终是他温和微微笑时的沉默,他不说这样你睡得舒服些这样不会被风吹冷这样对视力好些这样精神些这样干净些,他不说你看我多么关心你,他不说你很重要,他不说……
或许这些都是俗套的情节,可是我如此幸运的拥有它们。凡人世间行一路。经历过的未必是惊天动地的大挫折大动荡,有时候正因为这些情感的平凡,自己成长和亲爱的人的生命才饱满充盈。苦累都是值得去奔赴的,我知道作为父亲的难,我知道除了明亮的色彩同时还将存黑暗,而总有些人,成为生命中一束亘古不变的光,我也许就是父亲的光。
妈妈偶尔会在电话里心疼地“唠叫”:“你爸在外面那么辛苦赚钱供你读拈,你长这么大了他还什么都放心不下,怕你没带好衣服,怕你没带够钱,怕你压力大……”我总是在听到之后简单仓促地“噢”一声,我能够想象父亲的辛苦,没有多少文化,没自什么技术,只是靠自己的力气,支撑起远方的家庭和远方的儿女,是不是只要看到我们长大一些成熟一点,哪怕只是对他问候一声,他就甘愿继续以沉默坚忍的姿态守护我们一辈子?
是的,是的
我终于又一次深刻理解。这样的回忆与剖析如同一场洗礼。我想我的模糊定义可以清晰一点了:我就是父亲的光。
学校:湖北随州市第二中学
导师:马冰
点评:文题颇具新意,以光为喻,形象地写出了父女间的关系文章从一些生活细节着手,看似俗套,实则真实地反映出“我是父亲的光”这一主题。“收被子”、“骑摩托载着我”等情节,如光斑一样跳跃在“我”的记忆,它们呈现出父亲的细腻与伟大
文章的语言平实朴素,内敛的情感蕴含在流动的文字中。(枫月)
对一棵树的领悟 茅俊桦
这棵树是院子里众多榕树中的一棵,不及碗口粗的树干,一蓬墨绿的叶子。我注意到它,完全是因为它是距离我家门口最近的一棵,每次归家时,总会看到它殷勤致意的叶儿随风摆动,慧人爱怜
与芸芸众牛一样,树的乍活从没有过一点波澜,在小区建立之初,它随大家一起迁到了这里,那时它的叶子全被剪掉了,光秃秃的,根上被用塑料布包好的泥土紧箍着,横躺在路中央,懒洋洋的。
后来它被立了起来,这才睁眼看看这个地方。新家环境不错:楼与楼之间的间隔很开,每天都有充足的阳光和雨露;园丁每周都会按时除草,丝毫不用担心可口的养料被抢走;因为生长在小区里,也就没了被伐倒的危险……这些优越的条件树都知道,树也很努力地生长,从微黄的嫩叶到一簇簇新绿的舒展的叶片,接着伸出几段枝桠,它的梦想似乎是展开一片阴凉……
春天,树像小孩子背唐诗般迫不及待且有模有样地吐出新叶,一层又一层,开花一般;夏天,树播下几缕细丝——虚根,虚根向下盘旋着进入土壤,让树更高更快地向上窜;秋天,树不舍地落下枯叶。怀着更大的希望在岁月里前行;冬天,树则像死了一般,树干像是冻住了,还没来得及扎进土里的根在凛冽的风里漫无同的地飘摇……不过树不会死,至少我先前是那么认为的,因为在这五年里,每一个寒冬后,树总是不慌不忙地、极不易察觉地舒展开一小把绿芽,得意地慢慢把小芽越变越大。树总是表现得很含蓄、谦虚,或是略带一点迟钝。但又总期待着别人去发现它的每一小点改变,一小点进步……
也许如果不是那个来得有些激烈的冬天,这能算是树的优点的。邢个冬天,北方突降了一场罕见的大雪。冬天有些长,不过不会长到你挺不过去。我是这么以为,这么坚定地以为的。细心的园丁还特意为树们密密地围上粗草绳……我们都等到了春天。春天到了,一个星期,两个星期,灌木都发芽了,太阳都出来了,连楼道里那盆小小的海芋也竖起了绿色的旗帜,但,不知是我没有仔细看还是你想制造更大的惊喜,你像往常一样,迟迟不肯透出哪怕一点点生机。我知道你不是娇生惯养,经不起风雪,我多么期望你还在蓄势待发。我甚至祈祷你只是临上场前还要细细打点……结果,我却无比震惊和难过地发现,你坚持了六年的地方,像你来时那样出现了一个打破和谐的深坑……
树横躺在路边,我似乎感觉得到它的嘴还在张合,沉重而带叹息意味的呼吸,却再不能辩解:我的迟缓,其实只是想精心地雕琢一个生命的作品。渐渐灰暗下去的眼神中,它似乎还在不停地问。你没看到,我转了一个角度欣赏阳光;你没听见,我曾经饥渴地向上吮吸着雪水……
树不在路旁或院子里了,树像一匹固执等待伯乐的千里马一样,永远地埋没在了槽枥之间。它有期待,有希望,有一切茂盛的理由,却唯一放弃了积极展现自己的时机,放弃了通往梦想的一路阳光。或许它已悟得,要争先在每一个路口。哪怕用一生的时间。又或许它已再次成为一粒种子。一粒会赶在春天的第一缕阳光中破土的种子。
只是这领悟来得似乎太迟,似乎太痛!
学校:湖北宜昌市第一中学
导师:李伟杰
点评:小区里一颗普通榕树的命运,牵动了作者敏锐而感伤的思绪,以树寓人,托物言志,写出了一个在成长过程中面临转折的孩子的心志。这篇文章最大的优点在于真实自然,作者对于在雪灾中冻伤的榕树,有着真切的情感,并由此引发感触,思索人生命运的哲理,过渡非常自然。(李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