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鸭虽属同类,但体态各异,生活习性也多有不同。以“足”为例:“鸡脚”称之谓“爪”,“爪”可“抓”,且其体态轻盈、平衡能力出众,故鸡可单足“抓杆”休眠于架上;“鸭脚”则谓“掌”,“掌”只能“撑”。且鸭身材肥硕、平衡能力极差,故鸭只能宿于地。
幼时常河畔逐鸭戏耍。面对常人一迈而过的卵石,鸭也不会爬过去,更不可能跃过去,即使逐之再急,也只会绕石而遁。想让连走路都踉踉跄跄的鸭子上架去练平衡木,实在不是一件易事。如果一定要赶鸭子上架,可行之法是在架前搭一斜板。赶鸭从斜板上架。但后果恐怕是斜板一撤,聪明的鸭子会跳下去,笨点的就只能掉下来了。
因此,要让鸭子上架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上去;二是怎么才能不掉下来。
鸭子天生不具上架功能,也无上架之术,依自然法则,“赶鸭子上架”无解。
然而,翻开“知识百科”方知:原来鸭子是可以上架的,更是可以飞翔的。作为它们的“先祖”,“野生绿头鸭和斑嘴鸭”竟能掠水捕鱼,飞翔天空。
常言道:环境改变人。事实上环境改变的岂止是人,而是整个生物世界。
从不怀疑达尔文先生的“进化论”。可进入我记忆库的却是“退化论”的佐证:汤姆和杰瑞的故事真实地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正值壮年的百兽之王竞奈何不了一头家养牛犊;羊群曾经的守护神已沦为人的“跟班”,遇到狼时不知还有无冲上去的勇气和胆量。
人类又如何?我们已远离了刀耕火种的时代。过着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生活,高科技更促进着人类大脑的不断进化和肢体的退化。长此以往,人类定难续写武松打虎的传奇。
匍匐于父母的呵护,成长于没有四季的温室,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我们正一步步成为被“赶”的“鸭子”。
恍惚间明向,鸭子是怎样被赶上架的了。
我们必需思考点什么、改变点什么。否则,再过几千年,“达尔文”先生提出的就不是“进化论”,而是“退化论”了,但作文题目还会是:《“鸭子”是怎样赶上架的》。
学校:湖北宜昌市夷陵中学
导师:毛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