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46094

[ 魏良枝 文选 ]   

学习孝文化和行孝是两码事

◇ 魏良枝

  我们学校有一门校选课,叫做《中周孝文化》。我宿舍有人选了这门课,我跟着去听过一次,课堂的老师在讲二十四孝的故事。我对朋友说,中国传统孝文化在部分程度上扭曲了孝的本质。朋友反问我,孝的本质是什么。
  我回答说。爱,对父母的爱。
  当一种社会观念或意识被冠以文化的时候,总像是被无辜地扣上了个破帽子,破坏了其最初的形态。文化是人类很长一段时间内被一种观念影响的产物,孝文化准确地讲应该是古代孝文化或者儒家孝文化。儒家孝文化里有诸多封建阶级的思想,比如讲究对父辈言听计从,一味孝顺,甚至于“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等,很是愚昧。部分扭曲了孝中的“爱”。
  一些学者呼吁当代青少年学习传统孝文化,本意是好的。但我却认为没有这个必要。一个人孝顺不孝顺,跟学不学习孝文化没有直接的关系。孝是学习不来的。一切关于爱这个源自于人性的东西都是学不来的。最后学到手的只会是变质的爱,虚伪的爱。让人最有印象的莫过于老师布置给父母洗脚的“作业”,这种诱使状态下的“孝”是不纯粹的。对于爱的改变,只能通过影响、感化来实现。我见过的农村孩子大多都特别有孝心和爱心,他们甚至连书都没怎么读过,而不少博士则借口工作繁忙过年都不愿意回家看望父母。
  当代青少年不是不懂得孝。他们比任何时代的青少年都懂,只是环境所致,生活医学水平都好了,父母也正当壮年,他们都还正在享受着父母对他们的爱呢。他们只是把孝暂时放在感恩上面。待到父母鬓白之日,再把感恩转为行孝。
  我一直觉得我是一个孝者,我现在努力学习努力生活也是在行孝,听父母的话也是行孝,我要今后让父母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我总对父母说,等我毕业了,你就退休了吧。父亲总说,把毕业改成结婚生子他就退休。我对我的朋友们说起这件事,得到的结论都差不多,父母为我们操劳半生,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时刻惦记着要好好对待父母,将来要给予父母更多。
  不用太担心我们这代青年对父母的孝,因为我们这代人更懂得爱,更会表现爱。

学习孝文化和行孝是两码事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