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
文学就像一首无忧无虑的歌,歌声中只留下淡淡的清香,只留下天空下无限的遐想。童年时的我对《安徒生童话》与《一千零一夜》等童话故事情有独钟。每每无“狐朋狗友”千里传音时便与它们长相厮守;常常无“游手好闲”之人与我高谈阔论时便与它们形影不离;往往没有“繁重徭役”让我气喘吁吁时便与它们相依相偎。听蛙鸣,我为青蛙王子的幸运而羡慕不已;看山羊,我为山羊的笨手笨脚而扼腕叹息;吃鸭蛋,我为丑小鸭的坎坷经历而感慨万千……一个个故事,一声声感叹,一次次洗礼,就像悠扬的歌声,歌声中回荡着童年的悲和喜,乐和忧。童年中的文学:最美。
少年
文学仿佛一只乘风破浪的小船,船中载着知识、成功驶向彼岸。少年的我总是喜欢看书。看伟人的传记,听底层劳动人民的心声,游驰中外的山水;赞大千世界里的真善美,厌尔虞我诈问的假恶丑。读毛泽东的诗词,我学会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执着;读《大卫·科波菲尔》,我为科波菲尔的充满传奇的生活而感慨万千;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我被小女孩的善良与无奈感动而潸然泪下;读《海底两万里》,我被海底无与伦比的美景陶醉而不知归路。当我被人间浓浓的真情而触动了情感之弦,有唐涛宋词为我弹奏心灵之音;看到老师夜以继日的辛劳,我知道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真谛;听到父母喋喋不休的唠叨,我读懂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内涵。一个个故事,一声声感叹,一次次洗礼,就像船帆,推动着我前进。少年中的文学:最美。
未来
文学宛如一片肥沃的田野。我深信只要我勤劳地在这片土地上锄草、施肥,就一定会结出累累的文学之果。未来的我想成为名扬四海的作家,用震撼人心的文笔去抒发自己内心世界的喜怒哀乐;用富有文采的汉字去吸引世人的眼珠;用无情犀利的笔尖去说,去恨;用深情清香的墨水去叫,去爱。让文学踏着历史的尘埃,让文学讲着今天的故事,让文学背着未来的梦想一路高歌,快乐带着豪迈,成功夹着汗水……未来的文学:最美。
生活是文学的灵感,文学是生活的礼赞。生活有多么精彩,文学就有多么绚丽,我心中的文学:最美。
学校:湖北襄樊市田家炳中学;导师:王义芝
点评:在每个热爱文学的人的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学版图。作者从“童年”、“少年”、“未来”三个时间段着手,勾勒出自己心中的文学世界,结构层次十分清晰。作者的视野非常开阔,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融入具体的作品之中,真实可信。此外,文章中一系列整饬的排比句,增强了行文的气势和力度,极具节奏感。(洁素)
汽车上的人生
吴 秀
她靠在窗边,耳机里不断传来动听的音乐,目光锁定窗外的美景,嘴角勾出一丝微笑。
车上很挤,很吵,但未曾影响到她的情绪。一个踉跄,她的头重重地磕在车座上,她皱了皱眉,瞥了一眼车门,上来一个老奶奶,将近70岁了,满头银发,有种沧桑的感觉,怀里抱着什么,胳膊下夹了把伞,令人看着很舒服的是:她带着一脸慈祥的笑容。她试图站起来把座位让给奶奶,可怎奈车太挤无法站立,地看了看奶奶,继续坐下,耳机里的音乐突然变得很吵,她索性关掉了音乐。
头又被磕了下,奶奶没站稳,向身边的小伙儿身上倒去。“哎呀,你干嘛啊?真是的。”小伙子嫌恶地拍拍身上,眼里流露出一丝愤怒。“真不好意思,小伙子,没碰到吧?”奶奶眼里流露出一丝慌乱与无奈,她尴尬地朝车里看着,样子像是得罪了所有人。
车继续前进,老奶奶仍然带着笑容,试图去和身边的妇女闲谈,可冷冷的眼神刺得她有点眩晕。此时,座位上的那位女孩一直定定地看着奶奶。奶奶不知为什么,突然显得很慌乱,她开始焦急地摸着身上每个口袋,女孩也有点急了,她丢了什么吗?
“司……司机,麻烦您停下,我……我出门匆忙,好像忘带钱了,那个……我想下车……真不好意思,下次我一定补上……”
车猛地停了,售票员是位妇女:“我说你这么大的岁数了,还跟我们这晚辈扯什么啊?你身上没钱?现在有些老年人就利用这些乱七八糟的幌子不给车费,下次给?你以为老娘那么好欺骗啊,鬼知道,5块钱,拿来。”
“这位同志,我真的是忘带了,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你他妈的没钱坐什么车啊?滚下去,真他妈的倒霉。”售票的妇女大声地撒泼着,还不忘顺手把老奶奶推下车。“砰!”好像是金属碰地的声音,售票员愤怒地关上车门。
女孩终于憋不住了,大声朝售票员妇女喊:
“停车,我要下车!”
车又一次停了,女孩从书包里拿出10元钱,对售票员妇女吼道:“10元,不用找了,那位奶奶的车费我付了,你一个活了大半辈子的人竟然这样没有礼貌,如果是你亲妈,你是不是也会这样推她下车?!”女孩也不回地跳下车,只留下车上的一片惊嘘声……
远处,女孩轻轻地扶起那位奶奶,帮她拾起雨伞和保温盒,看着那满地的油汤,才知道原来她准备去给孙子送鸡汤。奶奶心疼地看着满地的“金黄”,越发地伤心……
女孩跑向路边的水果摊,买了些水果塞向奶奶的手中,两人推让了一会之后,奶奶接过了水果。泪水不由地从眼里流了出来。
随后又来了一辆汽车,女孩扶着奶奶上车了,看着汽车渐渐远去,只留下一地的鸡汤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学校:安徽桐城师范学校
导师:佚名
点评:文章讲述了一个将近70岁的老奶奶在汽车上遭受售票员谩骂侮辱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汽车上,地点集中,作者却能够在有限的篇幅内写出不同人物鲜明的性格——小伙的冷漠、售票员的势利无情、女孩的善良和正直——实属难得。文章的立意非常深刻,汽车上各种人物性格的对比,构成了异样的人生,读后令人深思。(晓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