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学者评述本国语文教材》系《母语教材研究》系列的第八卷。它别具一格,开辟了一条研究中外母语教材的新途径,使读者得以从中领略外国语文教材的原汁原味。
《外国学者评述本国语文教材》的30位作者来自欧、亚、美14个国家,包括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瑞典、挪威、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菲律宾和澳大利亚。这些国家,或是现代语文教材建设起步较早,或是我国的周边国家,与我国的文化教育交流比较密切,其语文教育有不少相通的地方。这些国家的母语或通用语言,在当今世界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外国学者评述本国语文教材》所论及的语文教材虽则只有14个国家,却涉及5个语系10个语种。这些国家的母语教育历史悠久。影响广泛。带有普遍意义。
本卷中所收的外国学者们的文章,思路开阔,论述不拘一格,或溯本穷源,从语言文学发展史、语文教育史的角度进行分析,或旁涉课程论和教材编辑学等相关学科进行阐述,这些有助于我们了解某种语文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的形成和更替的历程。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些语文教科书编写的指导思想、构建模式与该国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整体文化的关系,便于我们探究语文教材编写的规律。
该书由外国学者评述本国语文教材是开辟了中外母语教材研究的新途径。因为对外国语文教材进行研究的方法,大致有二:一是实地考察和阅读有关资料;一是从语文教材研究切入,进行文本分析。而后一种文本分析的方法又可以有两种取向:一种是引进他国语文教材,由自己国家的学者予以分析评价;一种是引进他国语文教材之后,再请该国的学者加以评述。前一种取向,在我国是常见的。或撰写专书、单篇论文予以评价,或翻译、选译外国语文教科书,让读者接触、感受。然而这种做法,是以旁观者的眼光来看待他国的语文教材,有时会因为不了解对方的国情,或对为何采用这样的方式来编写教材的原因缺乏了解,容易陷入片面性和表面性。至于按照后一种思路去进行中外母语教材研究的论著,在《外国学者评述本国语文教材》出版以前,尚未见到。因为要找到合适的并且愿意承担这项工作的外国学者并非易事。更不必说去组织许多国家学者合作研究,并且按照计划要求撰写论文了。
这次“母语教材专题研究”中。确定“外国学者评述本国语文教材”作为子课题,是由于课题组意识到在当前进行这方面研究的条件已经具备。第一,母语教学现代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命题,各国的语文教育专家意识到有交流的必要;其次,我们处于信息化时代,信息交流相对便捷;再次,中外母语教材研究这项课题已经持续进行多年,课题组已经集聚自己的学术资源,形成了多条国际学术交流渠道,有条件进行国际性的合作研究。
《外国学者评述本国语文教材》提供了新视角,即内视角,一个由局中人来观察自己内部的视角,它不同于自外部向内部进行观察的视角。由外国学者来谈本国的语文教育,可以保持原汁原味。能更为真切地揭示外国语文教育的全貌和实情。
《外国学者评述本国语文教材》的执笔者,不少是毕生从事其本国语文教育研究、享有国际声誉、卓有建树的知名学者。其中有英国的valeriepellart博士、美国的格雷森·罗兰博士、法国的Barnadette Guensi博士、德国的爱默特·霍裴博士,挪威的托利尔·斯坦菲尔德教授、新加坡的Phvllis Ghim-LianChow博士,日本的飞田良文教授等。
现代社会人类和本民族语文教育有着共同之点。中国有句成语“殊途同归”,不同地域的人们在不同地方,就相同或相近的问题进行探索,走过的道路和所使用的方法未必相同,但是所得出的结论却是相同或相近的,从这个意义上看是相互验证的。
《外国学者评述本国语文教材》中众多学者们的评述,大致包括以下内容:
其一,本国语文教材编写和使用的背景。各个国家的语文教材的编写和使用的原则,有些是官方的规定,有些是沿用的规则,但是不管哪种情况,无不与本国的历史传统和教育发展的情况有关。我们对于某国语文教材的编写经验的借鉴,就一定要考虑到这种教材模式产生的背景(文化的、学术的),否则我们的借鉴就会变成盲目搬用,会给语文教育带来负面影响。
其二,本国语文教材编写的发展历程和趋势。《外国学者评述本国语文教材》主要是横向介绍各国语文教育现状。并非是各国语文教材的发展史。但不少作者在评介本国语文教材时。兼及语文教育史的发展。就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为所要评述的语文教材定位。日本飞田良文教授《现代国语教科书审定制度的确立与回顾》,综述了由最早的统一国语时期到二战以来采用美国的经验主义教育观,强调了语言的社会功能:引进了“核心课程”思想,把社会课作为中心课程,国语课作为其外围课程,削弱了语文作为独立学科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直到反思之后,才采用“综合型单元”的模式编写教材。
其三,语文教材编写原则的探究。语文教材编写的原则是由该学科的教学目标和所承担的任务决定的。有的学者认为目前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愈来愈繁,任务也愈来愈重。德国爱默特·霍裴博士认为:“教材设计——至少从科目(即语文)内部来看——归于综合,文学与语言的综合,任务范围与任务范围之间的跨范围性综合。”韩国教师朴姬淑、朴炯维也指出本国语文教材内容过于泛化的倾向,认为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应该相对单纯化,不能承担其他学科的教学任务。
其四,语文教材编写的模型——呈现方式的探究。语文教材的编写模型,是受语文教育思想以及体现这种教育思想的指导性文件——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制约的,是属于形式范畴的。我们要看到:一方面内容决定形式,另一方面形式也反作用于内容,因而语文教材编写模型的改进和重新选择是必然趋势。
其五,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审定、发行和使用的制度及隐形规则。《外国学者评述本国语文教材》,在语文教育研究的方法论上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第一,语文教学研究要有广阔的视野,不能就事论事,要从点中见面,把自己所研究的局部,放在时代和历史的层面上来考察。第二,语文教学研究必须保持探究与创新精神。语文教材往往要受到外部条件的制约,如果社会各方面情况发生变化,就会对语文教学提出这样或那样的要求,教材也就会相应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必须与语文学科特点相适应。
社会的发展,生活内容的丰富,传播媒介的变化,对于语文教育和教材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外国学者的思索和探求,会给予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江苏省苏州市第十中学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