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想】
《紫藤萝瀑布》人选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第一单元,是一篇语言精美、意蕴丰富的散文。一树盛开的藤萝让“我”驻足观赏、浮想联翩,原来的悲痛和焦虑化为宁静和喜悦。紫藤萝是怎样一种花?为什么会让“我”的感情发生这样大的变化?这对于涉世未深的初中学生来说无疑是学习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阅读课文,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写作背景与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感悟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品味欣赏本文精巧的构思、优美而富于哲理性的语言。
【教学目标】
一、在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欣赏文本精巧的构思、优美而富于哲理性的语言。
二、引导学生珍爱生命,正确对待生活中的苦难与不幸。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幻灯片展示一组紫藤萝的图片,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思考:
1 使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你所见到的紫藤萝。
2 你喜欢紫藤萝吗?看到这些紫藤萝,你有怎样的联想与感悟?
学生观察后,回答。
教师总结,导人新课:我们看到了紫藤萝,只觉得好看,难以用优美的文字来描绘它。也没有特别深的感悟。然而,女作家宗璞面对紫藤萝感慨万千,写下了一篇精美的散文——《紫藤萝瀑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自由朗读课文
1 要求: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读出你所体会到的情感。
2 注意加点字的读音。(板书在黑板上,指名学生给加点字注音,校正后齐读两遍)
稻穗 进溅 船舱 仙露琼浆 枯槐 盘虬卧龙
3 标注1-11自然段。
三、把握主要内容
1 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提示:注意把握全文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明确:写“我”驻足欣赏紫藤萝的过程。
2 填空:本文线索是_______,是按______顺序写的。
明确:线索是我的行踪;按时间顺序写的。
以上线索只是明线,本文还有一条暗线,即情感线索。让我们在阅读中体会。
3 按时间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6段)“我”驻足观赏眼前的藤萝。
第二部分:(7-9段)“我”看着藤萝产生的联想与回忆。
第三部分:(10-11段)“我”由紫藤萝而感悟人生。
四、细读、理解课文
(一)找出文中描绘紫藤萝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说说课文中描绘的紫藤萝有着怎样的特点?是否都可称为紫藤萝瀑布?
学生朗读,思考,回答。师生共同归纳明确:
文章中既描写了眼前的紫藤萝瀑布,也描写了十多年前的紫藤萝:“花朵从来都稀落”,“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并不是“瀑布”。
1 第2-7段大量的文字形象地描绘了眼前藤萝鲜明的特点:开得这样繁盛,欢乐、热闹,活泼、美丽,生机勃勃。
2 第8段写十多年前的藤萝,写得较为简略。可见那时的藤萝稀疏、萧条、冷落,了无生机。
(二)作者写过去和眼前的藤萝的特点时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其用意何在?
学生讨论、明确:运用了对比手法。其用意在于以过去藤萝的萧条冷落反衬眼前藤萝的勃勃生机。
(三)探究过去的藤萝
1 十多年前,紫藤萝花时怎样的?为什么?让我们细读文本,探究原因。
引导学生找出:“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可见当时没有养花的风气。
2 “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你认为有必然关系吗?
小组讨论,明确:当然没有必然关系。比如陶渊明爱养菊花,周敦颐爱养莲花等,现在也有很多人爱花、养花,平常百姓家中也养花。这是人们热爱美、追求美的天性,是热爱生活、热爱美的表现,并非生活腐化。那时的说法如此,可见那个时代某些思想存在偏颇。
(四)紫藤萝花变茂盛了,驻足欣赏的“我”思想感情是否也有变化?
1 引导学生细致阅读课文,深入思考。
明确:从“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可以看出,作者暂时由焦虑和悲痛变为宁静和喜悦。
2 “我”究竟为何焦虑、悲痛?细心阅读课文,你一定会找出具体的原因。
明确:“我”的焦虑和悲痛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补充介绍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
宗璞,1928年生,女,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自幼生长在清华园,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
关于“生死谜、手足情”,宗璞自己解释说:小弟去了。……他刚50岁,正是精力充沛,积累了丰富的学识经验,大有作为的时候。……1982年10月28日上午七时。他去了。……我还不得不把这消息告诉当时也在住院的老父,因为我无法回答他每天的第一句问话:“今天小弟怎么样?”……我那唯一的弟弟,永远地离去了。
3 作者在感情发生变化的同时是否也感悟到某些人生哲理呢?
学生再读课文,自己体会、品味。学生不难找出第10段,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思考、讨论:
(1)这段话阐明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明确:第一句是中心句,重点在“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长江大河在奔流的过程中会遭遇无数险阻,但它总是一往无前,奔腾不息;花和人生也像长河一样,会以其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跨越种种不幸,顽强绽放,奋力向前。
(2)这段话的后两句使用了很多优美生动的比喻,你怎样理解它们的寓意和作用?
明确:后两句紧承中心句,着力渲染了紫藤萝花“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壮美景象,以使前句表述的哲理易于理解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透过“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我们仿佛看到了波澜壮阔的人生长河。
重点品味第二句中“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花舱喻花瓣,酒酿喻指藤萝花浓烈而又令人心醉的生命活力,它激情洋溢地绽放,犹如一只只小船鼓满帆奋力前行;这使人联想到一个一个人的生命,汇成了绚丽多姿的、奔腾不息的生命长河。
(3)反复朗读这段话,请学生简要谈谈自己的综合理解。
五、拓展延伸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是女作家宗璞在经历人生不幸,破解“生死谜、手足情”之后得出的结论。你赞同她的观点吗?试用你的经历或见闻印证或批驳她的观点。
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发言。
(湖南省长沙市第26中学 41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