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之友 2009年第11期 ID: 147617

  

释唐诗中的“青春”

◇ 王 鹏

  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有这样一句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有的参考书将“青春”错误地解释为“春色”、“春光明媚”;有的虽然解释正确,将“青春”解释为“春天”,但并没有进一步说明为什么将“青春”解释为“春天”。多数教师在讲到这里时也是一语带过,并没有进一步给学生作出明确的解释。
  在唐诗中,很多诗句都有“青春”一词,而并不是所有的“青春”都解释为“春天”,在有的诗句中,“青春”则解释为“人的青春时光”。如王维的《洛阳儿女行》中有“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这里的“青春”就解释为“人的青春时光”。事实上,“人的青春时光”这一义项是由“春天”引申而来的。春天为四季之始,春季来临,万物复苏,一片生机勃勃,后来词义泛化,就用来指人的青春时期。
  那么,为什么古人把春天称为“青春”呢?这还要从我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说起。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这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古人又有“五色”说,把青、赤、白、黑、黄作为“五色”。后来人们把五色同五行五方联系起来。《周礼·考工记》云:“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韩诗外传》云:“天子社广五丈,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冒以黄土。”而五行的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五方中的东、南、中、西、北。所以,五行又和五色相配。后来,古人还用五行说来解释春夏秋冬四季的循环往复,故称春天为“青春”,夏天为“朱夏”,秋天为“白商”、“素商”,冬天为“玄冬”。
   事实上,早在战国时期,就用“青春”来指代春天了,如《楚辞·大招》中有“青春受谢,白日昭只”的句子,这里“青春”就指的是春天。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
  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释唐诗中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