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之友 2010年第11期 ID: 147371

[ 卜廷才 文选 ]   

略论学生作文病症现象\诊断及其矫正支招

◇ 卜廷才

  一、浮躁马虎症阻滞了一些学生作文的进步
  【现象实录】
  根据下面这句话的寓意,以“车轮”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文。
  他们是奋然前行的列车车轴上的两个轮子,是跃上天际的飞机机身旁的一对翅膀。
  我先把记叙文的写作注意点扼要地讲了一下,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1.“轮子”、“翅膀”含义及其两者的作用;2.我们从这句话中得到什么启示;3.这篇文章如何行文。在不到20分钟的时间内,出现这样一些情况:有的心不在焉,有的满不在乎,有的已经展纸走笔,更有的好像早就成竹在胸……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故意避而不谈。下了第二节课,全班52人交52份作文。晚上办公期间,我把全班学生的作文大致浏览了一遍,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心发毛”。我将作文存在的问题归了类:1.不太符合题意的占20%;2.不符合文体要求的占15%;3.书写不规范的竟占30%。为什么如此糟糕呢?
  【病理诊断】
  通过与个别学生交谈,我初步号出了这些学生作文的脉搏,也初步切出他们的病因:患的是浮躁马虎症。而细析这种毛病的原因是:1.时间紧张。一部分学生认为,进入高三以后学习特别紧张。一天几门课,堂堂有作业,各种练习犹如雪片,叫人应接不暇,哪有多少时间花在作文上。2.态度轻视。有的学生说,记叙文写作对于我们来说是小菜一碟,干什么要费劲?3.认识肤浅。有不少学生认为记叙文写作要把六要素交代清楚就行,书写也无需过分讲究,让人认识就行。从学生的反映中,我又找出一个病因,即社会风气的影响。社会上一些人做事往往只图速度而不顾质量,一味地抢时间、争速度。社会上急于求成的浮躁马虎症无可防范地传染给了我们一些学生。
  【矫正支招】
  其一,从做人的高度教育学生。文章讲评前,在课余时间我找了写作态度特别差的几个学生倾心交谈,和他们谈必须做个严谨的人,做个做什么事都要力求做好的人,不要敷衍了事、得过且过,记住“不求最好,但求更好”的话。一个人要是浮躁的话,那将一事无成。文章讲评时,我又从做人的高度说应该怎样对待作文这件大事,使大部分学生认识到浮躁马虎症对自己成长的害处。
  其二,用做事要讲效度的道理开导学生。所谓“效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引导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懂。于是,我在课堂上给他们讲了三点:第一,学习有效度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如果是“雨过地皮湿”,那就对不起家长更对不起自己。第二,学习有质效是自己进步或发展的需要。读书是为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是为了锻炼以至提高自己的能力,使自己一步一步向高处攀登的前提。如果浮躁马虎,非但不能进步还会退步。第三,学习有效度就是说要有得分意识。成绩是衡量学习效果的重要尺码,是高考升学的主要依据。因此,平时一点一点练好了,考时才有可能一分一分的拿。作文,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事关大局,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其三,以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严度规范学生作文的行为。竞赛规则对于参赛者来说是不可逾越的“障碍”。即便竞技也只能超越自我而不能超越规则。同理,学生必须知道作文评分标准。因此,我在学年开学初就将“考试说明”中关于写作的要求打印在作文纸上,使每一个学生对所要掌握的文体、“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我还把“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点作文评分细则”印发给学生。客观地说,高三学生没有不想上大学的,且相当一部分孜孜以求上重点。他们也清楚没有成绩圆不了大学梦,而作文又在语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样,大多数学生都明白“急火打不出好烧饼”的道理。
  二、天真幼稚病障碍了一些学生作文的视野
  【现象实录】
  作文天真幼稚症主要表现在:一是构思立意上常常是记叙则为一件小事,议论则观点加例子;二是选材上动辄就回忆小时候的生活;三是语言运用上常常还是“雷锋叔叔”、“张海迪阿姨”、“太阳公公”、“月亮爷爷”。总之,已经是十七八岁的青年学生,还是那副长不大的样子,还是那张娃娃脸和娃娃腔,在处理问题、看待事物等方面,缺乏一种本该有的成熟甚至老到。
  【病理诊断】
  天真幼稚病产生的原因大略有:从学生家庭说,因为大多是独生子女,尽管他们已经步入青年,相当一部分家长依旧是张口闭口称之为宝宝,娇宠有余,溺爱有加,确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掉下。因此,学生自甘做孩子,为文就断不了娃娃腔。从学校说,在一些领导和教师的眼里,学生是永远长不大的,不能采取成人化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一味地相信赏识教育,至于挫折教育,乃至苦难教育则往往有其名而无其实。从社会说,由于家庭、学校之因素,中学生在社会上仍然扮演着孩子的角色,虽然他们不少已经是18岁了,如成人教育、责任和义务教育,则统统被空洞的说教以及“一心挤过独木桥”替代了。
  【矫正支招】
  按由本而末的认识规律,诊疗高中生作文天真幼稚病的方法有:
  1.语言要有大气有鲜活气。马春颖同学的《承担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就颇合此要求:“一棵棵小草可以绿遍天涯,一颗颗水珠可以汇成海洋,同理,每一个人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可以撑起一方蓝天。这样,人与人之间将会建立起和谐的关系,不管你在哪里,都会感觉到一种亲和、亲近和亲热。此为一。二是可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因良好的环境吸引外资,不会因某种陌生感甚至恐惧感而外商想而不做。社会变得和谐,人与人之间增进彼此感情。三是可以增强自己的才干。郑板桥‘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不是好汉’的教诲,是一记警钟,更是一句经典性的名言。刘翔扬威雅典,是他自觉承担起运动员的那份责任;任长霞感天动地,是她自觉承担起公安局长的责任;……没有责任就很难有付出,没有付出就一定没有鲜花和掌声。要增强自己的才干,就必须承担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作者列举诸多事实,运用排比等修辞,使文章呈现鲜活又大气的光彩。
  2. 选材要有信度有厚度。“信度”,即真实。“厚度”,即有分量,避免动辄就是一件小事或一件好事。如刘飞同学的《谨防名利玷污了灵魂》就显得十分老到:“在人类的长河中,人类一直与名利打交道。在名利面前,有人恪守着自己心灵的一方净土。屈原虽遭放逐,却依然故我,‘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陶渊明辞官回家,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被贬,依旧喊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方志敏宁愿吃棉衣胎,也不为敌人高官厚禄的许诺所动,谱写了一曲共产党人气壮山河的赞歌。”文章材料涉及古今,足显一代风流,而如果依旧童年时期的事,很难大开大阖,那样就失去闪光之处了。
  3. 构思要有思想有灵魂。这样才可以尽显曲折,才可拥有风流。俞海峰同学的《雪天河畔使人醉》虽是一篇游记,但有思想,有感情。如:“雪,终于停了。而我又来到韩信广场,完全忘了雪后寒。这个广场同样坐落于古黄河之畔,这里的一切同样是被雪的白包围着。而不同的是韩信的大理石雕塑矗立在白色的世界之上。那匹昂首长啸的战马,他那气宇轩昂的神色,似乎让我看到血与火的燃烧,谛听到英雄驰骋疆场的呐喊声,想起了刘禹锡对韩信‘将略兵机命世雄,苍黄钟室叹良弓’的称许与叹惋,想起了杨万里对当年‘望中自处日争明,个是淮河冻作冰。些去中原三里许,一条玉带界天横’的情怀与责怨。此时的绿草、绿树都默无声响,惟有我的热血在澎湃,激情在燃烧!雪霁,天晴,阳光照在冷风砭骨的古黄河畔。我沿着河岸一步一步往回走,心中澎湃着对美的向往,激荡着憧憬明天的热情。”全文由景而情,由景而人,摒弃了好看好玩的浅层面,而凸显了文章有分量的立意。
  三、营养缺乏症成为一些学生作文的软肋
  【现象实录】
  中学生作文营养缺乏症的症状常常表现为:第一,缺钙。在文章中论形则混淆文体界限,记叙文和议论文很难分清,写作记叙文却大段大段地议论,写作议论文则不厌其繁地叙述;论魂,对能够表达文章中心、反映人物性格、凸显中心思想之处每每或不涉及,或一笔带过,而在无关痛痒处却浓墨重彩,少见或几乎不见跳动着的时代脉搏,没有一种大气。第二,缺铁。人体缺铁容易贫血,作文中缺铁常常表现为或大而化之,笼而统之,马而虎之,或没有主见,记叙不具体生动,分析难以入木三分,或蜻蜓点水,或隔靴搔痒。第三,缺锌。人体一旦缺锌,免疫功能就下降,在一些学生的作文中,不问青红皂白,不分美丑正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
  【病理诊断】
  中学生作文营养缺乏症的病因:一是缺乏分析能力的培养和严格的文体训练。平心而论,学生作文患此病,责任是教师。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写作的多是记叙文,练习、考试动辄就是文体不限。二是材料选取上的自由主义,学生用什么材料,如何表述,教师都很少过问。加之一些教师盲目赶课文教学的进度,作文教学则图形式、走过场。因此,学生作文出现营养缺乏症就不奇怪了。
  【矫正支招】
  如何写出体格健壮、血肉丰满的文章,必须认真地诊疗其营养缺乏症。
  首先,必须为学生补钙,力求写出有棱有角有锋芒的文章。一要是特定的一种文体。如是记叙文,记叙描写部分必须占篇幅的2/3;如是议论文,分析议论部分也必须在全文的2/3以上;如是散文则必须围绕中心或叙述若干片段而为叙事散文,或突出说理分析而为议论散文,或主要抒发情志而为抒情散文。真正做到以内容决定形式,用形式承载内容,千万不能只顾及内容而忘记形式,成为写作上的“万精油”。二要立主脑,即文章必须能够抓住要害处,彰显出一股震慑人心的刚性和大气。
  其次,必须为学生补铁,力求写出有血有肉有活力的文章。第一,头脑要清醒,不能晕晕乎乎,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而是要写什么才写什么。一般说来,现在的作文题特别是话题,供我们选择的余地较大,只要在其范围内就行,但不可打擦边球或跳出其外。第二,表达要到位,不能笔不随意。
  第三,必须为学生补锌,力求写出有真有善有生气的文章。由于今天社会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尤其是我们的学生或多或少地受到浸染,一时辨不清风从哪儿吹来,不介意地跟风随波,甚至把国家对中学生明令禁止的东西也予以肯定甚至追捧。作为教师就应明确告诉学生,作为学生就应听从教诲,切不可错把胡桃当腊梅。
  文章对是与非、量与质的阐述,不仅有尺度,也要有深度,因而不乏真善美,又不乏时代精神。
  (作者单位:淮州中学)

略论学生作文病症现象\诊断及其矫正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