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之友 2010年第11期 ID: 147378

  

古代官职变动词语例说

◇ 刘 安 刘 波

  高中文言阅读篇章多取材于人物传记,其中不可避免涉及到许多官职变动的词语。适当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对阅读和理解文章会有很大的帮助。下面简要举例。
  第一类:表示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 古时也写作“徵”,指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例:赵相征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史记·吕太后本纪》)
  举推荐,推举,指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例: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后汉书·张衡传》)
  辟音bì,指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例: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晋书·谢安传》)
  荐指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例:(荀)彧荐嘉。(《三国志·魏书·嘉传》)
  补指补充缺职或由候补正式任命。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
  改指改任。例:后公改两广。(《记王忠肃公翱事》)
  放指外放,外调。例: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谭嗣同》)
  拜指授予官职。例: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除指任命,授予官职。例: “除臣洗马。(李密《陈情表》)如果是“左除”,则是降级授职之意。
  起指起用人任以官职或重新启用。例: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陶渊明传》)
  出指出京受任。例:永和初,出为河间相。(《后汉书·张衡传》)
  封指帝王授予臣子土地、封号或爵位。例: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第二类: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一般指提升调用。例:迁淳安知县。(《海瑞传》)要注意的是,“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迁”、“迁谪”表示削职。例: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琵琶行》)
  提指提拔。例:然(魏收)提奖后辈……(《北史·魏收传》)
  擢在原官职上提拔。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陈情表》)
  升指提升。例:旋升宁夏道。(梁启超《谭嗣同》)
  拔指提升没有官职的人。例: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李白《与韩荆州书》)
  转指迁职调任。例: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后汉书·张衡传》)
  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例: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后汉书·张衡传》)
  第三类:表降职、罢免的词语
  夺指削去,罢免。例: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高启《书博鸡者事》)
  谪指被罚流放或降职。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范仲淹《岳阳楼记》)
  罢指罢黜。例: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汉书·贡禹传》)
  黜指罢免官职。例:屈平既绌。(绌通“黜”)(司马迁《屈原列传》)
  贬与“谪”相近,指因过失而降级。例:坐贬连州刺史。(《旧唐书·刘禹锡传》)
  革、褫(音chì)都指撤职查办。例:张勃进陈汤而坐以褫爵。(谢庄《上搜才表》)
  第四类:表兼职、代理的词语
  摄指暂时兼代本职外更高职务。例:羊舌鮒(人名)摄司马。(《左传·昭公十三年》)
  假指暂时代理。例: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汉书·苏武传》)
  行指代理官职。例: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欧阳修《泷冈阡表》)
  护指原官员短期离职,临时守护印信,“护”有统辖、统率的意思。例: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史记·陈丞相世家》)
  领指本职之外兼较低他职。例:又领扬州刺史。(《晋书·谢安传》)
  署 指代理,暂任。例: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权指暂代官职。例:以京官权知,三年一易。(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
  第五类:表示到任的词语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例:衡下车,治威严。(《张衡传》)
  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例:视事三年。(《张衡传》)
  就指就任。例: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到官指官员到任。例:尝到官,革易前弊。(《孟尝传》)
  仕做官。例:仕郡为户曹史。(《孟尝传》)
  宦做官。例:世之仕宦于南。(《许逖传》)
  第六类:表示执掌、主持的词语
  知例: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勾践灭吴》)
  行例:迁左丞,行徐州事。(《北齐书·苏琼传》)
  主例:太尉绛侯勃不得入军中主兵。(《史记·吕太后本纪》)
  用事指执政、主事。例:赵太后新用事。(《触龙说赵太后》)
  第七类:表示不愿就职
  如:去、不应、不就、不行、不受、辞等。
  第八类:表示请求离职的词语
  如:乞骸骨、致仕、告老、请老、归田等。
  
   (作者单位:宜宾市一中)

古代官职变动词语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