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大大小小的考试不断,这必然会使试卷讲评成为各类学科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但最近听了一些试卷讲评课感受颇多,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一、几种现象
现象一:上课时,教师问:“我们上节课试卷讲到哪里了?”学生七嘴八舌地说:“14题。”教师说:“好,我们就从14题开始吧。”接下来的时间里,就是教师抽问:“你们是怎样做这一道题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也没有什么点评,就把手里的答案公布一下。之后,又继续下一道题的问与答,就这样循环往复直至下课。
现象二:上课伊始,教师就表明态度,因为时间紧张,这节课咱们把试卷的答案核对一下,课后自己认真反思。说完,教师就一题一题报答案,学生也就一题一题记答案。有时,学生在底下低声地说,某个字某个词不会写,教师听到后,便把那个字词写在黑板上。就这样,到下课铃响,答案也对得差不多了。
现象三:在课堂上,教师就某一个题目按照解题的过程,分审题——探索——表述三个阶段来重点讲题意、讲思路、讲方法。通过“是什么,为什么,怎样想到的”等一系列的问答,把围绕这一题目的知识点逐步引向深入。到下课,才讲了一个题目,而且内容还没有结束。
二、几点想法
1.听完现象一的课后,我感到教师在课前并没有去认真分析学生答题的情况,不知道自己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讲解,不知道哪些题学生已经掌握不需要再讲解了,而所做的惟一事情,就是把现有的答案宣读给学生听。其实讲评课同样要体现“教师是引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要做针对性点评,要鼓励学生,要给予学生表述自己思维过程的机会,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讨论问题的时间,允许学生对试题“评价”作出“反评价”,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得到相互启迪,使整个讲评过程学生情绪亢奋,容易接受大量的有关知识及解题的信息,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和解题能力的提高。
2.现象二中,教师讲答案、学生抄答案是讲评试卷最省力、最省时的讲法。这种讲法主要是在教师认为题目比较简单,或者习题多而时间少的情况下采用的,教师说出习题的答案,希望学生在课后自我消化;学生记录答案,等待下次考试前再进行复习。如果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用这个方法也无可非议。但它最大的弊端是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技能的培养,可以说它是题海战术的产物,表面上争取了时间,但效率低下,事与愿违,事倍功半。如果学生有答案在手,这讲评课又如何进行?学生可能认为自己都会了,而不去听课。我们应该尽力避免这种讲法。
3.现象三中教师强调技巧,重视思路,让学生感到复习有法可依,解题有章可循。但有时只讲题意、讲方法、讲解题思路,仍然无法跳出试题本身,没有比较,没有归纳,也就没有举一反三,讲评只停留在浅显层次。这种就题讲题的方法自然就无法触类旁通,学生学习不到解题的方法,更不能增强学生的语感,讲评的可操作性大打折扣。只讲不练,答案讲了许多,方法教了多次,学生存在的问题依然未能解决。一般的教师只能围绕一道题讲好题意、讲清思路、讲明方法,但要从一道题中跳出去讲联系、讲创新并非易事,因为它要求教师心中装的不是一道题,而是许多题,而且是同类的题。教师要通过讲一道题让学生掌握一类题,从一个知识点联系到整个知识网。
三、几个做法
1.统计分析,认真备课。在如何对待试卷讲评的备课上,不少教师普遍存在这样一种误解:认为备课就是将试卷做一遍,看懂做对就行。其实这远远不够,试卷讲评备课除了备试卷,还应包括备学生、备方法。首先,要统计与分析。教师应对考试情况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及时了解学生的错误情况,以便总结出答错的规律和原因,确定讲评的重点和难点,失分率低的题目可略讲,重点讲解和分析普遍做错的题目,而不是胡子眉毛一起抓;其次,教师还应结合试题与学生出错状况确定自己的讲评思路、课堂步骤和讲评方法。每次试卷讲评都应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答题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两个重点,采用专题式的讲评模式,宜精讲不宜多讲。此种做法可避免讲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避免平均用力、详略不当所产生的不良结果。
2.精心设计,综合互动。试卷讲评教学是综合因素互动的特殊教学现象,涉及师生、生生之间的综合互动,一定要从各因素的认知规律与心理规律出发精心设计互动活动。教师如果只是为了节约时间拼命地讲,学生只能一味地被动接受,没有时间提问,没有发表观点的机会,听不懂的地方也无暇请老师重新解释。教师对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能否灵活运用的情况只能等待下一次的测验。每次讲评可以安排几道题目由学生来介绍解题思路,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使讲评更贴近学生的心理。讲评试卷,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活动,这就要求教师用启发性的语言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展开联想,积极反思自己的解题得失,总结解题技巧,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
3.讲清讲透,精析精练。试卷讲评应讲清讲透题目,要有思路指导,题型分析,更要有延伸发散。通过教师的启发式讲评,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学生讲出教师讲不出的思路与方法,做到有创新的解题。这些包括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能力点是什么,从哪个角度以哪种方式考查的;解答的思路与方法应该是怎样的;学生答题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是什么,怎样纠正并提升答题能力,怎样进行合理的发散延伸、拓展思维空间等。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精讲精练,讲练结合,题型归纳,在讲评中自己寻找出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这样让学生在复习中既有理论的升华,更有实践的提高,使解题有法可依,有规律可循,使复习的实效性、针对性更上一个台阶。
4.个例剖析,归结技巧。教师要对学生答题情况有个例分析,突出重难点,体现讲评课的针对性,不能面面俱到。要善于将试题分类,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并教会学生进行比较性的小结归纳。比如仿写类题目,对得满分的试卷进行赏析,对扣分的试卷进行诊断,让学生知道问题在哪里,该怎样去提高。再例如作文讲评,这节课侧重拟题方面,可以把全班同学的题目好与不好的交叉打印出来,让学生评判好坏优劣。如下节课侧重对材料的运用,就可把恰当与不恰当的材料列举出来,让学生进行分析,对使用课外阅读材料学生,大力表扬,以鼓励更多学生的阅读与积累。而不是简单地分析一下题目,讲解一下怎样立意,读几篇范文就了事。那样没有多大价值没有实效性的浪费时间的讲评课。
总之,试卷讲评课从低效走向高质,是需要教师统计分析,精心设计,精析精练,归结技巧,延伸发散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试卷评讲课的效率,从而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常州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