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之友 2010年第1期 ID: 147004

[ 赵晓辉 文选 ]   

“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句型质疑

◇ 赵晓辉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李朝威的《柳毅传》第一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话:“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其中“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这句话,在文言句型的确定上,不同教参和译本有不同的看法。
  该句中“客”,视为“活用,名词用作动词,客居,旅居”(人教版《语文》第四册教案143页),已成定论。那么,地点名词“泾阳”前加上介词“于”,就成了典型的状语后置句型。在教学中,教师一般也作这样的定位,译为“考虑乡人有在泾阳的”[人教版(高中卷)《文言文全解》417页],高中语文同步测控《优化设计》中却仅仅把该句定为定语后置的句型。我认为该句既是状语后置句,又是定语后置句。
  大家认同的常见定语后置句型一般为以下四种:
  ①中心词+定语+者
  如:马之千里者
  ②中心词+之+定语+者
  如:石之铿然有声者
  ③中心词+而+定语+者
  如: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④中心词+之+定语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语文教学之友》总第326期中有山东的马龙强老师的一篇名为《“客有吹洞箫者”该如何翻译》的文章,其中探讨了“中心词+有+定语+者”这一句型,认为该句型应为定语后置句,另举了“楚人有涉江者”加以解释。
  其实,在高二的多次段考中已有对这一句型的考查,要求解释“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答案为:有一个吹洞箫的客人。并将该知识点分值设为一分。那么这就很清楚地已将该句型定为定语后置句。
  由此可见,“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定为既是状语后置句又是定语后置句更为恰切一点,可以译为:考虑到有在泾阳客居的同乡人。
  (作者单位:鲁山一高)

“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句型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