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要言之有物、内容具体、刻画逼真,这是写作“实”的一面。如《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三拳,作者用繁笔对其作了细致的刻画,写得很“实”,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也让读者感到畅快。这样写常用来寄托强烈的情感。
写作既然有“实”的一面,有没有“虚”的一面呢?当然有。这里我们先来欣赏齐白石画册里的一幅画,画面上一根枯枝横出,上站一只鸟,其他部分是空白,但用笔的神妙,令人感到环绕这鸟的是一个无垠的空间,和天际群星相接应,真是一片“神境”。写作与此是相通的。作者有时对某事物只作简笔勾勒,甚至空而不写,却能启发读者去想象,去感悟,更耐人寻味。这就是写作上的留白艺术,它显示出作者极高的写作智慧,甚至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下面我们来看一篇例文:
爱在鼾声中
张翔
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他终于在城里买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娶了一个贤惠的妻子,平淡幸福地过着日子。过年的时候他从乡下接父亲与妹妹来城里过节。房间显然是不足的,于是,他决定与父亲共睡一张床,而让妹妹和妻子同睡。
晚上,父子俩长谈之后,他们上床睡觉。他没有马上睡去,而是强打精神,一直坚持到深夜,没有听到任何声响,确认父亲已经睡去之后,才沉沉睡去——因为他睡觉时总是鼾声如雷,为此妻子曾屡屡抱怨过,他怕吵着父亲不能入睡。
第二天早晨,父亲早早地起了床,一副精神抖擞的样子。妻子很懂事,问父亲是否睡好,父亲回答是肯定的,他想这也不枉他一片苦心了。
早饭后,他们一起出去,父亲说不想出去,留在家中。才走了一会儿,他忽然想起自己忘了办公室的钥匙,他折回了家中,他一进门就听到客厅传来的巨大的鼾声。
——节选自《荆门日报》
上文巧妙运用了留白艺术手法,取得了显著的表达效果。那天晚上,“父亲”是怎样熬过来的,文中只字未提,这就是文中的“留白”部分,但读者读到文中“他一进门就听到客厅传来的巨大的鼾声”的地方,什么都明白了。原来,“父亲”睡觉也爱打呼噜,怕吵着儿子不能入睡,假装睡着了,其实一夜未睡,大清早,正补觉呢。我们可以想象出父子都不愿先入睡,怎样暗暗地在“斗睡”,可以想象“父亲”那一夜在想什么,在做什么。我们这样一想,既感到有趣,又会被父子情深所感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留白艺术能让读者更多地参与作品“建设”。
“虚”是以“实”为基础的,“留白”是以逼真刻画为前提的。八大山人画一条鱼,令人感到满幅是水,是因为鱼画得“神”。如果我们觉得那是一条死鱼,还会有满幅水的感受吗?例文能引发我们想象,是因为对儿子的心理、行为和“父亲”的鼾声作了逼真的刻画,其实已确定了想象的内容。这就如画龙一样,只画那么一鳞一爪就够了,但要做到整个龙都概括在这一鳞一爪里,包括龙的形与神。只有这样,留白艺术才能做到“无字处都成妙境”,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单位:庐江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