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作文的写作,是体验生命,是个人情感、灵性的外化。作文应该是人们表情达意、书面交际不可缺少的工具,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生命状态和生活行为。它与人的心灵、情感有着最真实、朴素的联系。绿色作文的教学应当珍爱生命、善待生命,使人的生命像田野的草木一般享受阳光雨露,生机勃发,开花结果。生命的自然使命便是这种自由、充实和快乐,而不需要任何虚伪和做作。绿色作文就应当展示生命的这种原生态,真正成为生命的独白和心灵的对话。因此抓住这一切入点,将心理健康教育向学生的日常生活渗透,与作文教学相结合,把对整体学生的心理教育与个别学生的心理教育相结合,把作文训练的触角伸到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生活中长知识、受教育、得启发,用情感的波澜、生活的需要激起他们倾吐的欲望,以实现“激发情趣事事皆可成文,张扬个性人人能作妙章”的目的。
一、展现阳光心理,激发习作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每一次写作训练的时候,都要积极引发学生的情感思维,想方设法引导学生爱作文,乐写作,在愉悦的情景中进行写作的练习。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打造习作的兴趣链:激发习作的兴趣→体验习作的情趣→享受作文的乐趣。应从生活寻趣、命题引趣、情境创趣、范文得趣、竞赛激趣、实践凝趣、开放活趣、想象生趣、探究求趣、释难保趣、评价固趣、接龙增趣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引导学生享受习作中的乐趣,使学生在作文中展现阳光心理,净化心灵。
二、坚持“心理日记”,呼唤真情回归。
引导学生在日记中宣泄内心的喜怒哀乐、迁移情绪和升华情感可以有助于他们克服消极心理状态,完善自我人格,从而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与此同时,教师往往能透过日记这扇反映学生心理活动的“窗口”,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为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线索。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养成书写真情,说实话写实事的习惯,使“灰色”远离,“真情”回归。在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同时,有效地发现、纠正一些学生的错误观点,可帮助他们认识自己、超越自己,提高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健康、向上、乐学、合群、自信、自主、开拓、创新的健康人格。
三、要求健康作文,构建健全人格,谱写美好生活。
塑造美好的灵魂,构建健全的人格,作文才能真正获得鲜活的生命。如果作文中处理好了自私狭隘和宽容理解、冷漠捉弄和友善关爱、自鸣得意和虚心进取、情感与理智、消极与积极、阴暗与光明、正义与邪恶、主流与支流等关系,懂得关爱生命、关爱他人、关爱自然、关心国家民族和社会,不吹毛求疵,不一味抬高贬低,那么,给予宽容、欣赏的评价,就是对学生的现在、未来积极负责和充满关怀。或许学生的作文中描写了爱情的萌动,如果能用理智加以把握,就可算作健康的情感;或许暴露了心灵中丑恶的东西,如果不是津津乐道,而是大胆解剖、自我鞭策,就可算作健康的内容;或许谴责了生活中不公平、不道德、非正义的现象,如果不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是客观审视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反省或疗救,就可算作健康的文章。
四、张扬个性,体验习作情趣,书写健康人生。
作文教学在着眼点上,要着眼于学生的自我认知建构,着眼于师生共同建立起和谐的现实生活和平等对话的人际关系,着眼于师生成长为个人生活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的完满追求,着眼于学生的整体优化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应该调动学生的积极体验,化解学生的消极体验,使学生感受蕴藏于作文教学活动中的欢乐与幸福的同时,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达到促进其主体性充分、自由发展的目的。我们应该让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体验情趣,体验发展,体验快乐,体验成功。通过习作过程成功的体验,使学生提升思想境界,塑造人格品质,积淀文化修养,抒发真情实感。通过体验习作成功的过程,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描绘生活、创新生活。通过习作过程中的体验,使学生做到文章感情真、体验生活真,我手写我心。通过体验作文的教学指导,激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的习作体现个性,充满个性,书写自己健康的人生。
五、互动评改,激发成就心理,展现审美情趣。
学习写作文和提高认识能力是相辅相成的。经常写作文会使一个人勤于动脑,感情丰富,思想活跃,促进认识能力的提高。中学生掌握了足够的字和词汇,视野逐渐扩大,就能主动观察周围变化,就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见解。对于生活中可惜、可悲、可爱、可憎的人和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方式。教师在批阅中,通过与学生不断地双向互动,会在学生心中形成一个衡量好坏、美丑、善恶的标准,使其用这种标准衡量生活,从而提高辨别力,丰富感情,对于肮脏和丑恶的人和事敢于鞭挞,提高审美能力。同时,学生在作文活动中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以奋发向上的态度面对学习、面对生活。
实践证明,倡导绿色作文,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反过来又会促进作文教学的发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作者单位:临泽县新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