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44954

[ 司葆华 文选 ]   

老人们的草垛

◇ 司葆华

  村子里的老人们一往草垛跟前扎堆,冬天就来了。在村里把晒太阳叫做晒暖儿。晒暖儿也是人以群分的。妇女们三五成群地在门口聚成堆,开始东家长西家短;男子们找块有阳光的敞亮地方,几人一凑便成了一场牌局。而一座草垛能聚齐庄上所有走得动的老人。用村里人的话说就是,泥鳅一伙,鲶鱼一伙,男人挨牌桌,老头偎草垛。
  晴暖的日子,天蓝得没有一丝云彩花儿。这时候,草垛前该来的都来了,一个不缺,像一班自觉又守时的学生。大家有的蹲,有的坐,还有的干脆在草窝里一卧,阳光围裹着,稻草啊麦秸啊秫秸啊发出阵阵酥脆的响声,还有缕缕清甜的气息。大家身上一热腾,话便稠起来。你一言我一语的,想哪里说哪里,看似东拉西扯云里雾里,但都脱不了有关村子过去的一些陈年旧事。大家不断地补充丰富着一些枝节,经过一个冬天,村子的口述史又血肉丰满了许多。
  无奈他们感觉津津有味的东西,向来缺少听众,哪怕是他们的儿孙。比他们更老的村子的历史,只能在草垛前,在一个个阳光和煦的日子被翻来覆去地温习。他们用语言作杖回到从前,似乎再也走不出来。草垛以外的村子还是吵闹的:不远的大路上时不时有年轻人飞车绝尘;赶集上店的姑娘媳妇一路笑着闹着,叽叽喳喳像一窝受惊扰的麻雀;小孩子们相互追逐嬉闹,他们的喊叫被银亮的阳光摩擦得更尖细了;小商贩夸张的叫卖声此起彼落,在村子上空缭绕不绝……
  草垛前没有家长里短。他们这个岁数,早就不当家了,当然也就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一辈子不问两辈子事。家里面闹翻天,草垛前一坐都是一副事不关己的优哉游哉。他们看不惯的就不看,看着心烦的,干脆闭上眼。在村子里能议论三天的事情,在这里可能不会超过三分钟。用他们的话说,再响的炮仗在这里都得截捻儿。心里装着一部那么值得说道的历史,对他们来说就再也没有什么稀罕事儿了。比如说,村里有谁在外边钱挣多了,官当大了,混出息了,进了村还小汽车喇叭“嘟嘟”地响,这些都会叫村人们眼热得不行,而那些草垛前的老人,却多半连眼皮都懒得翻一下。
  
  (选自《都市晨报》)
  

老人们的草垛
目录

  • 冬日 / 布鲁诺.舒尔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