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多么繁忙,我每周都要从单位回趟老家,因为心中想妈。
想妈的时间很苦,看妈的时候很甜。回趟家,看妈妈,只想当面叫一声“妈”。我是妈妈唯一的儿子,我恋着妈妈,就像我现在6岁的儿子恋着他的妈妈一样。三十多岁的人还想妈妈,丑吗?不丑!很幸福!很温馨!
人到中年的我,千里迢迢来到华中师范大学读研,一周一次看妈妈的生活就终止了。因而,想妈的情思也就越来越浓了。
妈的命很苦。7岁时就失去了她的父亲。又因为是地主家的女儿,只有受人欺负的份儿。“那种被人踩在脚下的生活难熬啊!”妈妈回忆道。也正是因为这样,她一直教育我平等待人,友好待物。后来我做了人民教师,妈妈听说有人体罚学生,她就千叮咛万嘱咐,让我别干那样歹毒的事。也因此,我受到学生的青睐。这都是母爱的恩惠,母爱的传递啊!
妈妈很美。却生了一个不可爱的我,农历6月16日,热啊!当晚出生的我,一个随时会被他人掐死的我,让妈妈孤独地固守了一夜。那夜,难熬啊!因为有了我,妈妈长期过着一种“凄凄惨惨戚戚”的生活。在以后的生活中,只要有人说我长得丑陋,妈妈就会和那人“竭斯底里”地争吵。而在其他方面,母亲从来没有和他人红过脸,发生过矛盾。往事历历在目,心酸时时不已!
妈妈胆子很小。小时候的我很麻烦,经常夜里发烧。而我又少人过问。最后只有妈妈背着我找赤脚医生。长大后,我问妈妈,“怕吗”?妈妈笑了“哪知道怕啊”!
妈妈特孝顺。在全村,她的孝顺远近闻名。奶奶有三个儿媳妇和两个女儿,但奶奶常常对我说:“只有你妈像个儿媳妇和女儿。”
妈妈特辛苦。37岁那年,爸爸去了东北打工,妈妈一个人照顾着我们。但是爸爸不但没有挣到钱,相反却因为劳累过度,患了“空洞型肺结核”。医生诊断爸爸活不过春节。就连爷爷也叫妈妈偷偷准备后事。但妈妈,真的很顽固。她对爸爸爱得异常执著。拼命干活,到处借钱,请医生,买药品,用偏方,甚至讲迷信请大神。
一个场景我至死也不会忘记。那是在我放学回家之后,因为爸爸的病又严重了,妈妈却不在家,所以我拼命地找妈妈。在一条山路上我看到了汗流浃背的妈妈。一个男人都要掂量掂量才会干的活——从山下把一个主人家的房砖挑到建房工地,一分钱一块。妈妈却干得无怨无悔。当妈妈气喘吁吁来到爸爸病床边时,得到的却是爸爸的抱怨,奶奶的责备。但妈妈却一直微笑着。妈妈,我都替你鸣不平;妈妈,也只有我注意到你在为爸爸冲开水时,悄悄地抹去了泪水。但我知道,那不是委屈的泪水,那是心疼爸爸的泪水。妈妈,当时你注意到了吗?一直在愤愤不平的儿子我又怎样地泪水涟涟啊!当然,你是知道的。不然你就不会在侍奉完爸爸之后抱着我痛哭起来。当时的我,真地想替你解忧啊!
妈妈最舍得付出。因为怕传染,妈妈不让我和妹妹靠近爸爸。到现在我也不明白,为什么妈妈没有被感染。一向身强体壮的妈妈,但当时已是筋疲力尽的啊?或许是上苍保佑吧,一直保佑到爸爸竟然奇迹般的好了。恢复的完美,就连我一个当医生的表叔都不敢相信。我想,这是否就是爱情的力量呢?因为我曾多次地发现:爸爸也曾经背着妈妈流泪。前后近两年的时间,妈妈付出得只剩下命了。
爸爸的病好了,外婆却又倒下了。妈妈成了“孤零的孩子”。 “一个寡妇带大5个孩子,熬到了现在,外婆苦啊!”妈妈经常这样评价外婆。我知道,在爸爸病重期间,外婆为我家付出了很多很多。后来我也才明白,为什么外婆那么强烈地要帮妈妈挽救爸爸的生命!
我一直认为妈妈身体特棒,健康不会有问题。但当我的儿子满月后,她被查出类风湿时,这种美好的想法被彻底打破了。医生说妈妈是积劳成疾。是啊。妈妈的身体被熬枯了。
妈妈能忍。不到万不得已,她是绝对不会麻烦别人的。我的儿子一满月,为了我们上班的方便,我们就从老家回到单位。当然妈妈也就随之转移了战场。二月出世的孙子让奶奶在类风湿的情况下,坚持洗完了整整一个月的尿片。我虽然要求妈妈把孩子尿片留给我来洗。但是,每当我回到家的时候,妈妈总是圆满结束了任务。一个月的催化,类风湿加剧了。疼得妈妈常常彻夜不能入睡。为了陪陪妈妈,减轻妈妈的痛苦,我一夜要起来多次,但是每当我坐到她身边的时候,她就停止了呻吟,叫我去睡,不让我耽误第二天的工作。
我害怕,已经60岁的妈妈,能够坚强到什么时候。由于父母固执地要留在农村,所以我只能常回家看妈妈。回家能叫一声“妈妈”,是我心灵的慰藉,是我最大的幸福。父亲常说我:“你们一回来,你妈妈的精气神都大了,类风湿都没有了。”是的,我心里特别清楚,不仅我时时在恋着妈妈,妈妈也常常想着我。虽然我回家时,一直叫她“妈妈”,她却从来没有叫我“儿子”。但我能感觉到,不管我有没有回到家,妈妈在心里一直都会在念叨着“儿子”。
我恋着妈妈,所以我常常回家。回趟家,看妈妈,只想当面叫一声“妈”。
洪丰乔,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本文编校:陈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