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建设 2011年第9期 ID: 139256

[ 孙绪武 文选 ]   

“八十万禁军教头”是实指还是虚指?

◇ 孙绪武

  《水浒传》第二回:“高殿帅——点过,于内只欠一名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半月之前,已有病状在官,患病未痊,不曾入衙门管事。”第十一回:“这位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姓林,名)中,绰号豹子头。”这“八十万”之数是实指还是虚指?“八十万禁军教头”到底是多大的官呢?
  禁军原指皇帝的亲兵,即侍卫宫中及扈从的军队。历代有直称“禁军”“禁兵”的,也有另立名目的。《宋史·兵志》(禁军上):“禁军者,天子之卫兵也,殿前侍卫二司总之。其最亲近扈从者,号诸班值,总于御前忠佐军头司、皇城骐骥院,皆以守京师、备征伐。”汉武帝太初元年置建章营骑,后改为羽林骑。其后历代均设羽林监,其兵士名“羽林郎”。起初,羽林郎规模很小,汉宣帝时不过百人。后来规模逐渐扩大,职责也有所扩展。至北宋,禁军则成为国家正规军的专称,是“由中央直接掌握的正规军”(《汉语大词典》),其数量和地位皆在其他各类军队之上,任务是卫皇宫、守京师、备征战和屯戍边郡、要地。宋朝武装力量主要由禁军、厢军、乡兵等构成。厢军是地方军,由各州府和某些中央机构的杂役兵构成。乡兵也称民兵,是按户籍丁壮比例抽选或募集土人组成的地方民众武装。
  北宋禁军数量是多少呢?其数量并不固定。据《宋史·兵志》(禁军上):“(宋太祖赵匡胤)开宝之籍,总三十七万八千,而禁军马步十九万三千,(宋太宗赵炅)至道之籍,总六十六万六千,而禁军马步三十五万八千:(宋真宗赵恒)天禧之籍,总九十一万二千,而禁军马步四十三万二千:(宋仁宗赵祯)庆历之籍,总一百二十五万九千,而禁军马步八十二万六千。”“总”就是北宋主要武装力量之和,其中禁军数量总是占50%以上。“马步”是说禁军有两个兵种-骑兵和步兵。王安石变法以后,实行精兵简政之策,军队数量大减,宋神宗(赵顼)熙宁年间全国禁军共五十六万八千六百八十八人。变法失败后,在宋哲宗(赵煦)、宋徽宗(赵佶)年间,军队数量反弹,全国禁军数量也在八十万左右。由此看来,北宋禁军数量在其鼎盛时期超过八十万,达八十二万六千之众。小说取其整数,称八十万,显然是实指,而非虚指。百度文库在解释“八十万禁军教头”时说“八十万是虚指,实际不可能有这么多”,这显然与历史事实不符。
  “八十万禁军教头”在当时是个很响亮的头衔,现在我们一般人会认为这个官职很高,社会地位也不低,其实这是个误解。教头是宋朝军队中教练士兵练习武艺的人员,当时有“都军教头”“教头”“副教头”之别,“都军教头”统领所有禁军教头。据《宋史·兵志》(兵六):“(宋神宗元丰二年开封府)集教大保长,凡二千八百二十五人,每十人一色事艺,置教头一。凡禁军教头二百七十,都教头三十,使臣十”也就是说,当时担任教头一职者非一人,而是多达两百七十人,且教头之上还有都军教头。都军教头相当于下级军官。教头数量众多,说明其在军队中的地位非常低。宋代武官从一品到九品,共有三十一个级别,而八十万禁军教头还不入这三十一级之内。可见八十万禁军教头只是一个职位,并无官阶,或者说林冲、王进在当时根本就不算什么官,地位极低。加之宋朝是重文轻武的,武官被认为只会武术,不懂儒家之道,因此武官在社会上地位很低也是很自然的了。《水浒传》中,高衙内在知道林冲妻子身份的情况下,还百般调戏,根本不把八十万禁军教头放在眼里,也可以看出林冲在当时的社会地位。
  
  参考文献
  [1]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10月第1版。
  [2]元·脱脱《宋史》,中华书局1975年7月第1版。

“八十万禁军教头”是实指还是虚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