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建设 2011年第9期 ID: 139247

[ 吴雅杰 文选 ]   

展示\赏析\互评式作文教学简介

◇ 吴雅杰

x
  展示、赏析、互评式作文教学,是我们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历经三年研究与实践,总结出来的一套可操作的高中作文教学模式。下面作一简单介绍。
  
  1 确定展示人员
  
  确定展示人员的方式由写作内容决定:如果写作内容是限定的题目或已给出的材料、话题,就采取学生自愿、同学推荐,或抽签的方式,随机性较强。如果写作内容较宽泛或几者之中任选一个,就先收集题目,然后统计写作类别及人数,分别在每一写作类别中按比例确定人选。这样做是为避免随机确定人选时会出现的题材单一的弊病,尽量使课堂内容全面、丰富多彩。无论采取哪种方式确定人选,都要确保展示者水平的层次性,以加强展示赏析的覆盖面与影响力,使评析中的典型更具有普遍性,以达到指导目的。
  
  2 课堂展示、赏析、互评
  
  参与展示的人员及次序确定后,便开始展示、赏析、互评。
  首先由展示者走上讲台宣读自己的作品,并阐述自己的写作初衷。(体现创作的自主性)然后由全班同学依据写作目标与要求进行自由鉴赏、评析,最后由作者谈评析感受,对不同观点还可以进行同学间、师生间的提问、讨论。(体现合作性)这一环节是最活跃的,也最能彰显学生的个性,激活学生的思维。赏析时师生们既要肯定作品的成功之处,也要指出其不足之处或修改建议。(体现探究性)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既找优点又找缺点。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一方面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学会放大优点,学会发现美,既鼓励别人,又鞭策自己;另一方面又要教会学生敢于批判,在批判中明辨事理。更为重要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引以为戒,少犯、不犯类似的写作错误,使每一位同学通过作文评析,对比自己的文章,审视自我,使自己的作文水平更进一步。通过这种展示、赏析、互评,变教师的“—言堂”为学生的“群言堂”,在辩论中提升学生的作文鉴赏能力与修改水平。
  
  3 课堂小结与感悟
  
  在展示、赏析之后,给同学们10到15分钟时间进行小结,在小结的基础上对照自己的文章写出修改建议和值得注意的问题,还可写出当堂感受,并在课上宣读交流。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改的目的是促使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超越,小结是对课堂中评析的及时消化和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只有亲自实践,写作水平才会得到真正的提高。
  展示、赏析、互评式作文教学注重为学生创设情境。它张扬学生个性,还学生以自主,能满足学生的参与欲望与成功欲望,所以学生均具有浓浓的兴趣,能以饱满的热情、敏捷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全身心地投入到展示、评析中,通过评析、讨论,每个学生都全方位地思考问题,使大脑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思路开阔,利于灵感的产生。要在灵感的火花发生之时,及时捕捉,以免遗忘,所以在展示、赏析、互评式作文课上,展示、评析之后一定要给学生时间,让他们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或记下备忘录,或者写出当堂感悟。关键在于让他们对自己作品的认识由浅表思维进入深层思维,形成质的飞跃。

展示\赏析\互评式作文教学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