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建设 2012年第2期 ID: 138823

[ 单威 文选 ]   

一个难以接受的商品名称

◇ 单威

  近年来,一种名为“包大人”的成人纸尿片在市场流行开来,受到了消费者的关注。在baidu、google上输入关键字“包大人”,出现的许多页面竟然是“包大人纸尿片”“包大人纸尿裤”“包大人看护垫”,心里不禁五味杂陈。“包大人”怎么成了纸尿片的名字?“包大人”一直是我们心目中公正无私的忠臣形象,神圣而不可侵犯,如今竟成了商品名,此商品还是一种纸尿片,很多消费者在心理上都无法接受。
  商家是如何把“包大人”与成人纸尿片联系到一起的呢?主要是运用了修辞中的谐音双关手法。“大人”是古代对官员的尊称,“包”为姓,但创意者在此偷换了概念,利用了“包大人”潜在的动宾结构义:“包”为动词,“大人”指成人,“包大人”指“把成人包起来”。商家的创意不错,确实吸引了消费者的眼球,受到了消费者的关注,但争议也不小,以“包大人”为成人纸尿片的商品名,不敬、不雅,无论从哪种角度看都有亵渎先贤之嫌。
  这让笔者想起了过去几个别有特色的商品名:“泻停封”“流得滑”“膨立圆”“猪食茂”。初听我们可能以为它们是自己熟悉的明星的名字,其实分别是止泻药、涂改液、丰乳霜、猪饲料的“大名”。商家是利用明星名字的谐音来为商品取名的。这与“包大人”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目前,人们对这种为商品取名的方式众说纷纭,但明显贬大于褒,因为就其本质而言,这种现象严重违反了语言文明。
  首先,这种取名方式是对那些被影射者的不敬。虽然商家并未直接用其名的本字,只是暗取其音或取其潜在的含义,但也无形中伤害了这些公众人物的情感。自己的名字没经自己同意,竟然改头换面成了某某商品的名字,此商品还是什么丰乳霜、猪饲料等等,任何一个人在心理上都难以接受,何况公众人物本身有一定的知名度,这种商品名通过热炒,流传甚广,一定程度上对这些公众人物造成了消极影响,损害了他们在大众心里的健康形象。现在,商家不仅利用明星、名人的名字,还把“毒手”伸向古人,不仅不雅、不敬,而且损人利己,已经涉及了语言交际中的文明问题和道德问题。
  其次,这种商品取名方式并未充分考虑受众心理,商品名的被影射者都是公众人物甚至古人先贤,他们的名字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符号,寄托了大众的情感,当大众看见或听见这种商品名时,会为他们的偶像暗暗喊屈,心理也无形中受到了伤害。当笔者第一次听到“包大人纸尿片”时,拍案而起、激愤之至:包大人是我们心中敬仰膜拜的千古贤臣,是公平、正义的化身,如此践踏古人、智者,天理、情理皆不容。
  此外,也是最为严重的一点,这种不健康的商品名称随着媒体传播的快、远、广,会形成社会语用的不良风气。商品名称或广告用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交际行为,是商家或商品代理人与消费者的一种交际,以这种对被映射者及消费者都不敬的名字为商品名,向大众传达了一种不健康、不道德的语言使用观。而且这些商品名作为一种社会符号,一旦被泛化,就会使人们认知上发生混乱、模糊,造成很多负面影响。这也是语言对社会的反作用之一。
  其实,用名人、古人的名字、尊称为商品取名,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巧、用得妙、用得健康,就是好名。如“百年润发”洗发水,商品直接取影星周润发的名字为名,因为“发”是多音字,作为人名时,”发”是一声,但创意者在“润发”这一结构中,激活了“发”的四声的读音,“润发”即为“滋润头发”“使头发更滋润”,这样作为洗发水的名字便十分贴切了,达到了商品与人名的完美结合。而且,这一商品由周润发本人亲自拍广告,可知这一商品的取名征得了本人的同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名。而“包大人”“泻停封”之流,便是在哗众取宠,污染语言文明。
  笔者认为,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在法律条文的规定上更加细化,而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大众的语言文明意识、社会公德意识,因为商品名、广告语也体现了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精神风貌,一种健康的语言使用观亟需树立。希望我们共同关注、积极参与,让我们的社会多些文明、美好与和谐。

一个难以接受的商品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