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语文读本》是一本提升学生精神境界、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好书。它内容详尽、风格多样,全书分为时政篇、社会篇、公民篇、生命篇、人物篇、文化篇、教育篇,有时政的担忧,有对生命的反思,有对文化的叩问,有为教育的鼓与呼,充分展现了当下批有良知、胸怀广阔、傲骨凛然的文化人心忧天下的高贵品质。
语文教学的逻辑起点首先是关注人的存在,语文教学要肩负起生命教育的重任。特级教师韩军说:语文教育的本体是精神,语文教育就是精神教育。阅读《时评语文读本》,仿佛在享受一场精神的盛宴。
这个时代,学生缺了什么々“我爸是李刚”“一鸣惊人”,药家鑫用刀捅人臭名昭彰。这个时代,社会少了什么?染色馒头进入千家万户的餐桌,大学教授竟然参与瘦肉精的制作。只要是有良知、有道德、有精神、有责任的中国人,都会对这些现象义愤填膺。《时评语文读本》铺展社会的丑态,从而突显出一个个闪光的灵魂,让我们深思。
语文界流行这么一句话——“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它强调教材无非就是一个“范例”,是可供学生解读的文本,教师要帮助学生成为知识的构建者,引导学生与教材进行对话,把学生引向知识的大海。这本书,为广大中学生量身定做,目的就是把中学生引向更广阔的生活天地。”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唐诗宋词,固然美丽婀娜,但现实的生活更需要我们去关注。在高考阅卷现场总能读到充满文化气息的文章,李白、杜甫的佳句顺手拈来,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令人叹为观止,但文章背后沉淀了多少思想、寄托了多少现实的情怀呢?2011年新课标全国高考作文“中国的崛起”就难倒了众多考生,如果你是生活的有心人,如果你关注了社会政治的发展,就不会在考场唉声叹气、怨天尤人了吧。
《时评语文读本》的编写者旨在对时评的语文价值的挖掘和利用作一次全新的尝试,这是一次立足学生关注社会、亲密接触时事的尝试,也是一次提升学生精神和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尝试。《时评语文读本》为广大中学生树立了一座精神的丰碑,“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他们听到的是振聋发聩的正义之声,在阅读的同时,他们的思想也会成熟起来,精神也会丰盈起来,正如苏立康教授评论该书时所说:“这必定会为培养有胸襟、有见地,思维活跃、勇于创见的一代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当然,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时评语文读本》一书,语言或犀利幽默,或优美灵动,或精辟深刻,老师在指导阅读时要着力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语文意识,看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正确表达,如何遣词造句,如何谋篇布局……我坚信,学生阅读此书对于培养他们的语感大有裨益。
总之,这是一本将深受老师和学生喜爱的图书,也将是语文课程开发的一道亮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