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议论文的常见结构有并列式、对比式、层进式、辩证式等。对于广大中学生而言,恐怕还应先强调文贵合体。当然,合体与创新并不矛盾。合体与创新的关系好比练书法,总是先楷书再行草进而自成一格,而练书法者年年代代无穷已,自成一格者总是寥寥。广大中学生需要面对的是高考,多数学生还是应该力求“合体”。
【关键词】议论文 常见结构 合体 创新
历来的文章家多强调文贵简洁,文贵曲折,但对于广大中学生而言,恐怕还应先强调文贵合体。就江苏省而言,1999年开创了话题作文,提倡“文体不限”、“文体自选”,它的贡献当然是不言而喻的,但它的弊端也随之而来了,这就是四不像的作文泛滥成灾。命题者始而瞠目,继而疾呼,强调选哪种文体可以不限,但所选用的文体应该合乎文体规范,无奈广大学生不听招呼,不少人至今仍在继续着他们的四不像。有鉴于此,议论文的常见结构这个旧话仍需重提。
一、并列式
风景这边独好(有删改)
有一种风景叫安宁闲适。如一湾清泉,汩汩而出、风光旖旎。那是王维在青青竹林间一声声古琴的高雅,那是嵇康在山野草庐中一下下打铁的铿然;那是陶翁于东篱下悠然采菊的安适,那是陆羽静静地泡上那杯香茗的沉稳。他们用生活告诉我们: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那份恬然,那份对名利的不屑,让我们铭记于心,不会忘怀,于是知道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风景这边独好。
有一种风景叫豪情万丈。如一股清流奔涌而来,水波潋滟。那恣意,是李白骑着毛驴手执酒壶,散尽千金的潇洒;那恣意,是怀素酒后在蕉叶上挥毫泼墨的阵阵风雨声;那恣意,是严子陵藐视权贵的桀骜目光;那恣意,是李敖无畏而锋利的光芒。那道风景明亮而耀眼,是豪迈的象征,是追求的精彩,处处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冲天豪情,让我们奋进,令我们心生激动,“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的,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我要说,风景这边独好。
有一种风景叫巾帼不让须眉。女子如水至清至纯,至情至性。是贵妃醉酒的风情万种,是西施浣纱的美丽动人,是昭君出塞的大义凛然,是黛玉葬花的淡淡忧愁。“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那位女子娇柔而坚强,义无反顾地追随自己的爱情而去,当垆卖酒救夫的镇定与沉稳,让人心生感动,也正是她的至情至性,成就了“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万里求其凰”的千古佳话……她们用心在生活,她们用灵魂洗涤着生活的尘埃,她们让我们感动得泪流滿面,永不磨灭,于是明白,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只会让它更加鲜亮,看啊,风景这边独好。
将时间化作思绪,让记忆注滿甘霖,让瑰丽的思绪记住甘霖的永恒。君不见,风景这边独好。用时间记住那精彩人生,用记忆保存那甘甜的水源,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是2007年高考山东卷的一篇滿分作文,作文的话题是“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作者用“有一种风景叫安宁闲适”、“有一种风景叫豪情万丈”、“有一种风景叫巾帼不让须眉”三句话分别领起,又用“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风景这边独好”分别作结和反复点题,这就使全文显得简洁明快,眉清目秀。这种写法的文章,在快速阅卷的高考现场,容易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事实上,运用这种写法得高分甚至滿分的作文,近年来各省都出现过。
二、对比式
守住心灵的契约(有删改)
子产是春秋时期郑国的贤臣。郑国有个人得到一块美玉,要把它献给子产,子产不肯接受。献玉的人说,我已拿给玉工看过了,玉工认为它是宝物,所以我才敢进献给您啊!子产说,我把不贪当作宝物,你把美玉当作宝物。如果你把美玉给了我,那么我们两个人都丧失了宝物,不如各自保有自己的宝物吧!把不贪当作宝,为官清廉,那就是守住了心灵的契约。
守住心灵契约的人,人们就会永远记住他们。
封建社会,大大小小的衙门都悬挂着“清正廉明”的匾额,老百姓也称地方官为父母官。既是民之父母就要为百姓着想。“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徐九经,在江南句容当县令时,衙门大堂上画了一棵菜,上题“民不可有此色,士不可无此味”。
无独有偶,清代第一清官于成龙也有这个嗜好,人称“于青菜”。他每天吃的都是糙米饭和蔬菜,而且必有青菜。他任官从不带家带眷。去世时,同僚官吏到他居室探望,只看到竹箱中的一件绨袍(粗丝袍),床头几个装盐装酱的瓶子。死后市民为他罢市哀悼,家家户户都挂了于成龙的画像祭祀。要问于成龙是多大的官,江南总督兼江苏安徽巡抚。一个七品县令,一个三品大员,徐九经被编进各种戏文,“于青菜”被写进《清史稿》。他们被百姓和历史记住了,因为他们始终守住了心灵的契约。
反之,为官贪婪,背弃心灵契约的人,就会遭到人民的唾弃。“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大小贪官为数虽不多但也是层出不穷的。以中国之大,夜幕下的交易可能每天都在上演。人一旦背弃心灵的契约,便如决堤之水,难以收拾。如果硬要比一比谁是天下第一贪的话,那就以清代的和珅为最。贪污了多少,白银十亿两,折合人民币上千亿。最终怎么样,被抄家问斩。人最大的悲哀就是人死了,钱没有花掉。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可能也有侥幸漏网的,但背弃心灵契约的滋味好受吗?吃饭不长肉,吃肉不长膘,夜晚睡不着,睡着做恶梦,怕光、怕雷、怕汽笛,惶惶不可终日。
以不贪为宝、不让百姓有菜色与惶惶不可终日,两相比较,发人深思。
这是一篇学生习作,虽然语言平实,不太有文采,但用了子产、徐九经、于成龙三个正面事例与大小贪官特别是巨贪和珅的反面事例,两相对照,泾渭分明。对比式结构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有比较才有鉴别。正确与错误,伟大与渺小,美与丑,忠与奸,都是通过对比才实现的。所以运用对比式结构,能给人以对比鲜明、眉目清楚的印象。
三、层进式
痴迷(有删改)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这本无可非议,但有时候我们得注意自己痴迷的对象,看它们是否真的对我们有益,不能盲目痴迷。
酒,为多数迁客骚人所钟爱,甚至成了他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快乐时有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潇洒;悠闲时有李白“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的惬意;离别时有王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惆怅;出征时有王翰“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豪情……无数次因酒而醉,造就了他们豪爽的性格;无数次因酒而醉,让他们灵光乍现,创作出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句。他们痴迷于酒,酒是他们人生中的乐趣,酒是他们灵感的源泉。但令人遗憾的是,李白死于酒,杜甫也死于酒。
看来,有些时候痴迷过度并不是一件好事。网络本是时代进步的标志,却始终是大家争论的焦点,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众说纷纭。为什么呢?归根到底,是因为网络对青少年的诱惑,让无数祖国的花朵提早凋谢。这些孩子痴迷网络,家长们为此操碎了心;而他们也有的因网络荒废了学业,更有甚者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而抱憾终生。
因此,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盲目痴迷,如果所痴迷的对象是有益的,那么我们就要欣然接受,反之,则应断然拒绝,将这样的痴迷扼杀在萌芽状态。这正如痴迷音乐,你不一定成为朗朗,却可以让音乐净化心灵;痴迷绘画,你不一定成为毕加索,却可以通过绘画陶冶情操;痴迷体育,你不一定成为刘翔,却可以通过体育强身健体;而痴迷赌博,你一定不会成为赌圣,但赌博却一定会让你输得倾家荡产,沦落街头。
人生需要多一些东西来点缀,没有痴迷的人生是灰色的,有了痴迷的人生才会色彩斑斓。尽管如此,我们还必须注意色彩的搭配,因为过多不同的色彩,有可能将我们的人生涂抹得不成样子,那比灰色更恐怖。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盲目,要挑选出真正适合自己的色彩,用痴迷的画笔绘出明天美好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