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言是社会的产物,也是人们进行交流的一种重要的工具。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很多网络语言,这些语言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网络语言的分类、对青少年的影响以及教育策略进行探讨,旨在发挥网络语言的对青少年成长教育 积极作用。
关键词:网络语言 青少年教育 影响
引言
随着互联网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网络语言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种十分常见的交流工具。网络语言指的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建立起来的一种被网民普遍接受而且风靡于网络的语言形式,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语言也在快速地发生变化,这些网络词语往往不符合传统词语的语法规范,但是却能够被很多人理解、接受。对于青少年而言,他们生活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加上处于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的年纪,因此受到互联网世界的影响更大。网络语言对青少年的成长既有有利的影响,也有一定的弊端,对此要积极采取相应的策略,积极发挥网络语言的优势,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一、网络语言的种类
(一)根据语言的含义产生网络词汇
网络词汇的产生有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语义。根据语义造词主要有两种重要的途径:一种是给旧词赋予一种新的含义,也就是词语的形式、语音等都不发生改变,但是形成一种新的词义;另一种是全新的词义,即为了适应现代化社会中的各种现象产生的一些新的网络词汇。对于前者有许多例子,比如“人肉”,原意指的是人体的一种物质,但是在网络环境中,人肉指的是人肉搜索,即在网络上对人的各种信息进行搜索和挖掘的过程。除了旧词新意,还有全新的词语产生全新意思的现象,比如“黑客”,指的是利用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漏洞对网络进行攻击,从而获取各种资料的人。“给力”指的事物的发展方向超出了预期的情况,具有很好的发展态势。根据词语的语义进行造句,是网络语言产生的一种重要形式。
(二)根据语音的相似性产生网络词汇
根据语音的相似性造词,指的是具有相近意思的不同符号的网络语言之间发生转移,按照相同或者相近的音的原则,来代替语言中的一些语音的一种网络语言形式。这种网络语言中的造词法主要是通过谐音或者合音的方式,将一些已经约定俗成的音义组合成为新的语义,十分生动、形象,而且比较快捷。比如一些比较常用的英文音译词语,就是利用语音比较相近进行造词的。如英文“fans”音译成为“粉丝”、“outman”音译成为“奥特曼”,汉语中也有一些音译的词语,比如“杯具”代表“悲剧”,“洗具”代表“喜剧”,“盆友”代表“朋友”等。此外,还有利用数字进行造词的,比如520代表的是“我爱你”。
(三)根据语法产生网络词汇
语言的一个基本要素是语法。语法是词语在使用过程中遵循的一种规则,网络语言中的语法造词,指的是对传统的语法进行突破,对词语的词性以及句式进行创造和灵活使用的过程,通过语法的创造可以增强表达的效果。比如常用的“晒工资”“晒幸福”中的“晒”字,“被民主”“被和谐”中的“被”字等,都是语法造句过程中的重要用法。
二、网络语言对青少年的影响
(一)网络语言发展的有利影响
网络语言的发展具有必然性。随着网络这种特殊的媒介在现代化社会中的快速发展,各种约定俗成的语言广泛出现,人们对这种语言应该抱有一种宽容的态度。网络语言的出现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对于青少年而言,科学地接触网络语言,有助于现代文化在青少年之间传播。网络语言中的文化可以作为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个基础以及导向,同时网络语言还可以充分地激发青少年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可以有更多新型的文化以及内容融合进来,以不断提高学生对待新事物的适应能力。
(二)网络语言的不利影响
网络语言具有随意性。在使用过程中如果不能进行规范,将会对青少年的语言使用带来一定的影响。一方面,网络语言容易导致青少年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养成一些不规范的习惯,由于网络语言是在比较松散的环境下产生的,青少年借此表达自己的情感,丰富青少年的生活,对于增加同学朋友之间的交流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各种新兴词汇不断出现,有的词汇已经超出了汉语规范,如果不能对网络语言进行规范以及合理的使用,则很有可能会导致学生出现语言不规范的行为,长此以往,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会受到极大影响。另一方面,有的网络语言对青少年的身心也有一定的打击。网络语言是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出现的,但是由于网络交流主体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在虚拟网络中交流时人们的身份往往是不确定的,这便极易造成语言不文明现象的泛滥,青少年在网络交流的过程中接受到这些垃圾语言,很有可能对其身心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网络语言是一种网络文化,但是对于这种文化的发展,也应该要积极的引导,以防各种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的不完善性对青少年的成长带来影响。
三、网络语言环境下青少年的教育策略
(一)在教育过程中借鉴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的出现,为青少年表达以及宣泄感情提供了一个渠道,网络化的生存方式让青少年感到轻松,青少年的叛逆意识在网络化时代得到了释放,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压制青少年的情感,而应该利用现代文化中的各种要素,对青少年进行相关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利用各种网络语言,形成独特的网络思想教育模式,是现代化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网络思想教育应该抛弃传统的样式,利用网络语言的个性特征,积极发挥青少年的主动性,让青少年能够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二)规范使用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的合理使用,需要有一个健康的环境。给青少年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需要社会各界力量的努力,对网络环境以及网络语言进行规范。青少年自身要自觉遵守各种用语规范,对网络语言中的不良风气进行抵制,家长也应该要了解一些网络知识,对网络语言有一定的了解,督促孩子文明上网,防止孩子在上网过程中出现不文明的行为。在学校生活中,教师也应该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网络语言。另外,由于现在网络建设以及监管还比较薄弱,有的网站传播一些暴力、色情等有害内容,其中包括很多不规范不健康的网络语言。对此,在政府方面,应该积极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对网络进行监督,努力创造一个健康文明的网络语言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三)合理开发教育类网络游戏
教育类网络游戏是近年来道德教育的重要工具,在网络游戏中,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文化以及语言的交流速度以及效率得到很大的提升。教育类网络游戏的开发对网络环境具有一定的规范,可以担负净化网络语言的责任,在教育过程中穿梭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渗透教育,以此促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提升。
结语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网络语言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一种产物。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接触到的网络语言对其学习、工作、生活等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在未来的教育过程中应积极发挥网络语言的优势,抵制不健康网络语言的传播,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及社会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语
参考文献
[1] 李梦.网络语言对青少年运用语言的影响及规范[J].中学课程资源,2012(14).
[2] 姚智清.网络语言对青少年语言习惯的影响[J].新闻爱好者,2011(36).
[3] 郭俊锋.浅谈网络语言对青少年语言应用的影响[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
[4] 张晓英.网络语言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其对策探析[J].中国报业,2011(24).
[5] 崔梅.媒体语言对青少年语言学习及语言教育的影响[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6).
[6]李丽.从社会方言与时间方言的角度看当代大学生流行语[J].考试周刊,2010(08).
[7]梁丽,李素琼.中国网络聊天语中的语言变异现象探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09).
[8]潘华凌,胡宜平.语言变体与话语背景[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