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欧洲文学的发展史上,骑士文学独树一帜,并以对骑士精神的强烈表露使其世代延续下来,进而成为人类心灵共同的“历史意识”。这种具有西方民族独特文化精神和性格特征的文学形式,深受战争、制度和文化的影响,也使得骑士文学注入了恋母情节、侠义精神和典雅爱情等时代关照。本文对骑士精神的内涵与骑士文学进行阐述,然后对骑士文学产生的士意和载体进行探讨,最后从多个层面对欧洲骑士文学释放的信息进行解读。
关键词:骑士精神 骑士文学 欧洲 时代关照
引言
在欧洲文学的发展史上,骑士文学独树一帜,并以对骑士精神的强烈表露使其世代延续下来,成为人类心灵共同的“历史意识”。欧洲骑士文学在思想内容方面主要体现正义和邪恶之间的冲突,而两者的冲突最终都以正义一方获胜为结局,在这一过程中,“骑士”要历经千难万险,时刻以政治与宗教利益为准则,在凸显其侠义行为的同时将女性的阴柔融入到故事的叙述中。从这个角度讲,欧洲骑士文学不但突出了骑士精神,还将与文学有关的忠诚、果敢、爱情等因素进行了综合,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学“种类”,对后世文学的走向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这种具有西方民族独特文化精神和性格特征的文学形式,深受战争、制度和文化的影响,也使得骑士文学注入了恋母情节、侠义精神和典雅爱情等时代关照。本文以此为视角,首先对骑士精神的内涵与骑士文学进行阐述,然后对骑士文学产生的基础和载体进行了探讨,最后从多个层面对欧洲骑士文学释放的讯息进行解读。旨在通过本文的研究,发掘欧洲骑士文学的时代表征与其时代背景之间的关联,找寻文学与社会进程的相互关照。
一、骑士精神的内涵与骑士文学
(一)骑士精神的内涵
作为欧洲中世纪一个特殊的封建阶层,骑士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同时,由于骑士精神的独特性与时代发展的“契合性”,使其最终成为了全社会普遍追求的道德规范的化身。这种影响幻化在了人们的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各类文学作品也对骑士精神加以广泛而深入的关注。从当时的社会结构来看,骑士精神和其所代表的道德范式表露的是一种上层社会或者贵族阶层的文化精神,这种主要以个人身份的优越感搭建起来的道德和人格魅力,沉淀着欧洲国家自古而来的尚武精神和浪漫情怀——这些都是欧洲文学中的积极因素。从现实的角度讲,随着文化的世代传承,中世纪的骑士精神已经完成了对现代欧洲民族性格的塑造或者重塑。在现代欧洲国家,骑士精神逐渐演变为“绅士精神”和个人意志——个人和国家注重身份与荣誉,在社会活动中注重风度和礼节,在个人的成长轨迹中崇尚精神和理想,在群体活动中恪守规则、公平竞争,在人际交往中注重个人品质、尊崇妇女、保持浪漫气质等。这便是我们今天看到也经常提及的现代欧洲民族性格中的优雅气质、信守诺言等品质。但是,这种品质也有“过度”的时候,因为自高自大、易走极端的情况在骑士精神中经常得到体现。
(二)骑士文学释义
骑士精神作为一种强烈的时代气质,不可避免地要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首当其冲的便是文学领域,体现骑士精神的文学作品被划入文学的范畴。在传统的观念中,骑士文学发端于中世纪的欧洲社会,当时骑士精神盛行,这种具有封建世俗理想的文学表现形式对当时的封建主阶级意识进行了淋漓尽致地渲染,直到十二世纪到十三世纪,骑士文学发展到了顶峰,并在法国得到充分地发展,涌现出一批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在骑士文学的框架中,骑士抒情诗与骑士叙事诗是其中的两大“阵营”。 骑士抒情诗的作者主要是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封建主和骑士们,诗作中着力表现的是对贵妇人的爱慕和崇拜,如《破晓歌》;后者则以法国北方为中心,其情节多为骑士为了获得荣誉与贵妇人的爱情进行的冒险活动,如《特里斯丹和伊瑟》。此外,骑士文学在艺术手段上的贡献也是十分明显的,它为近代长篇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可以说,骑士文学是对骑士生活的描述,是对骑士精神的渲染和展示。
二、骑士文学的土壤具有多重属性
骑士文学的生成土壤并不是单一的,这种具有西方民族独特文化精神和性格特征的文学形式,深受文化和战争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的影响——拜占庭商道
在公元三世纪到七世纪,世界民族完成了一次庞大的迁徙,在这一过程中,拜占庭逐渐将东西方民族文化进行了交融,成为各民族的杂居之地。同时,拜占庭作为当时东西方之间的重要商道,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能够更早、更频繁地接触世界不同地区的不同文化——东方文化、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等。在这种文化的交融和人类文明的熏陶之中,骑士文学中的骑士故事便由此进一步展开,拜占庭文化成为骑士文学的另一个重要的土壤。这在长篇叙事诗《第格尼斯·亚克里特》中就能够想象得到当时的情景——作为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商道,在拜占庭实现物质交换的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也同时进行着文明与文化上的交流。而在欧洲的骑士文学中,同样可以看见拜占庭文化的身影,当时流传较广的、以希腊晚期传说为题材的叙事诗《弗洛阿和勃朗希芙洛》便是例证。
(二)战争的影响——十字军东征
恩格斯说:战争,从来都是文学的土壤。骑士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也是如此,除了渲染沾染着拜占庭商道的历史尘埃外,十字军东征更是为骑士文学的发展烙上了战争和冲突的印记。正如前文所述,骑士是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的产物,是当时大封建主的重要武装力量,他们在十字军东征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比如,曾多次参加十字军东征的科农就曾经写到:“必须到那里(叙利亚)当骑士,在那里赢得天堂和荣誉,赢得奖金、运气和爱情。”这一段话将骑士文学所要体现的主题与内容表露无遗:骑士和贵妇人之间的艳情之爱,道义信条下的冲锋和冒险。此外,在十字军东征的过程中,骑士们发现不同的文明形式,这些文明与自身形成鲜明对比,甚至更为先进。在文化等因素的多重作用下,骑士文学最终成型,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走向了世界文学发展的核心区域。
(三)欧洲中世纪文化和骑士制度的共同影响
在中古欧洲骑士制度下,传统的封建贵族文学对骑士文学的出现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文学形式主要反映中世纪上流社会的文化精神,并最终发展成为骑士文学的本质和核心。自此,骑士文学便开始了“华丽”的演变。在初期骑士文学中,冒险是最为主要的题材,文学作品中骑士们的侠义精神得到了淋漓尽致地描述,行侠仗义后的“有情人终成眷属”是当时千篇一律的结构;在这之后,韵文骑士文学开始出现,豢养在中世纪封建贵族府里的“诗人”为了取悦贵族,以诗篇的形式创作和重新编写了传说、神话,此时的诗便有了“小说”的性质,到十二、十三世纪期间,韵文骑士文学进入到了全盛时期。但是由于这种题裁不便于记诵和传播,散文骑士文学就应运而生。期间,骑士制度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迁,骑士也逐渐变得“温文尔雅”,有关杀戮的描述少了,“美人的信徒”多了。而到了十六世纪,后期骑士又经历了脱胎换骨的过程;而此时,骑士制度已经消失了三百年。
三、骑士文学必然呈现的时代特征
骑士文学的产生有其“养料丰富”的土壤,这使得骑士文学不可避免地要注入对女性的崇拜、对侠义精神的解读和对典雅爱情的追求等。
(一)女性崇拜
对骑士而言,恋母情结的产生有着鲜明的时代背景,而这一背景又与骑士的特殊经历紧密相关。在中世纪的欧洲,主妇的教育对骑士产生的影响是深刻和深远的,使其从小就形成了一种观念:对意中人必须服从与敬重,要通过“勇敢”的方式取悦她、钟爱她,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要做出为其献身的准备。同时,在骑士成长的关键时期,由于他们几乎总是与女主人相处在一起,并且女主人被当做是“圣母”,而“圣母”自然而然地要对年轻的骑士们进行关爱和教育,她们同时扮演着教师、母亲等多重角色。加之这一时期的骑士们生理和心理正处于逐渐成熟的阶段,在女主人长期的“感化”下,年轻骑士就会对其产生崇拜、尊敬、服从等多种情感,这种情感中既包括异性之间的爱慕之情,也透露着“恋母”的复杂情感。这样一来,骑士们不但使妇女的地位得到了提高,还对“亲眼”看到的“圣母玛利亚”产生了至诚的崇拜。因此,当骑士们完成使命重新站立在中世纪的欧洲,崇拜女性和女性德行的观念便深入到了骑士文学之中,甚至“上帝在十三世纪变成了女人”。可见,圣母崇拜成为骑士在妇女问题上的一个标尺,那些“深居城堡的女人掌握着他们走向天堂的钥匙”。因此可以说,骑士文学中骑士对其意中人的崇拜实际上是恋母情结的一种自然延续,是圣母崇拜的世俗化表现,这在骑士文学中随处可见——美化意中人,对女性理想化、神秘化甚至圣母化的设计等等,都与对女性的崇拜直接相关。
(二)侠义精神
侠义是在战争和冲突中出现的,这在东方文学中有着“密集的体现”。通过前文的分析可知,骑士文学中对骑士的描述体现的是一种上层社会的贵族精神,但是,一旦这种精神与中世纪的尚武精神结合在一起,就释放出侠义的成分。比如,在骑士文学中,骑士被理想化了,他会对自身和他人的人格格外地尊重,对于被压迫者会通过迸发自身的全部力量进行挽救,甚至不惜牺牲生命,将女性看做是世界上爱与美的化身,以神圣的方式对其进行爱护、保护甚至崇拜。文学作品中与此相关的情节可以通过以下词汇来概括:谦逊、礼貌、荣誉、牺牲、英勇、包容。其中,骑士的谦逊并非只针对女性,即便是在对待平民时,骑士也会好言相慰;他对善意的人始终保持着尊敬,无论其处于何种境地;荣誉对骑士而言是至关珍贵的,他们可以不顾一切地去争取与捍卫,甚至可以为此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对邪恶从不畏惧,在关键时刻往往会挺身而出,保护弱者。
(三)典雅爱情
作为欧洲骑士文学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典雅爱情在游咏诗人的传说与贵族阶层的宣扬下,发展成为中世纪欧洲的社会习俗。这种习俗的出现为骑士文学中的骑士精神增加了新的内容——原有的崇拜、谦逊、礼貌、荣誉、牺牲、英勇、包容的品质之外,增加了新的浪漫情怀,这种情怀是温润的、激烈的,甚至可以为此逃离世俗的羁绊。随着骑士精神的不断升华,能否拥有一个贵妇人常伴左右,已经成为一个骑士所能获得的最大荣誉。骑士文学恰到好处地反映了这一特殊历史、特定社会阶层中的特殊群体的感情历程,使骑士文学的内容更加多元,骑士的形象更加丰满。由此可见,骑士的爱情在骑士文学的发展历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爱情是骑士行动的重要动力之一,如果缺失了对典雅爱情的描写,骑士文学也就失去了骑士的内心情感独白,文学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也就会因此而萎缩。
结语
骑士文学家族成员并不多,只有骑士抒情诗、骑士传奇、骑士小说等形式。但是,即便如此,作为欧洲社会制度与文化的产物,骑士文学还是被看做是中世纪英雄史诗与文学的精要部分。并且,由于这一文学样式的特殊性,在文艺复兴之后的相当长的时期内,大量的作家加入到了对这一文学现象的研究和创作之中,以各自不同的视角和心态对文学作品中的骑士精神展开挖掘,这对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伦理精神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够感觉到骑士文学和骑士精神对现代欧洲国家政治、经济与文化的深远影响。本文对这一问题的补充研究证明骑士文学的时代关照有着具体的生成土壤,而在现代文学的创作、研究中,也应该寻找人类社会生活的轨迹,确定文学的走向和节奏。语
参考文献
[1]弗朗西斯·约斯特.廖鸿钧等译.比较文学导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
[2]西蒙娜·德·波伏娃.陶铁柱译.第二性[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3]理查德·巴柏.骑士和骑士精神[M].哈琅·克劳封出版社,1992.
[4]埃里希·奥尔巴赫.吴麟绶等译.摹仿论——西方文学中所描绘的现实[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5]胡淑莉.从民族融合看骑士文学[J].长春大学学报,2004(2):79-80.
[6]范晖.论骑士文学人文内涵的双重性[J].社科纵横,2009(9):102-103.
[7]唐国清.试论欧洲文学中的骑士精神[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3):42-44.
[8]占程程.英国骑士文学与中国武侠小说之比较[J].安徽文学,2009(9):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