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之友 2010年第3期 ID: 147077

  

试卷评讲也要精心备课

◇ 周 虹

  测验或考试是对一个阶段课堂教学效果的考查和检测,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和总结。尤其是某些大型考试,要求严格,操作规范,试题的典型性、综合性强,很能反馈教学工作的成败得失,起到及时反思、查漏补缺、完善教学的作用,是整个教学工作很重要的一环。而在这个环节中,试卷评讲尤为重要,因为它是实现考试效能的关键。通过及时评讲,分析出错原因,探求正确思路,进而纠正错误,总结归纳方法,拓展发散思维,可使学生的学习实现质的飞跃。然而,笔者发现有不少老师往往在潜意识中,重新课教学、轻试卷评讲,重考试结果、轻评讲过程。表现在评讲试卷时有较多的随意性,缺乏认真的准备,课堂上把答案告诉学生便了事,显得草率粗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其实,试卷评讲也需要精心备课,这是提高试卷评讲效果的前提和保证。
  
  一、“下水”做题,心中有数
  
  评讲试卷前,教师应把试题逐一认真思考,并写下最佳答案。这是备课的初始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首先,惟有教师亲自解题,才能真正熟悉试题,摸清解题思路,了解解题途径、答题要点以及答题难点;才能保证课上评讲时思路清晰,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知道哪道题容易犯错,哪道题不易答全,哪个知识点可以拓展;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评讲时有的放矢,提高评讲质量。尤其是阅读分析题,如果不认真阅读提供的材料,不亲历解题过程,评讲时就会像瞎子过河一样,顾此失彼,不得要领,面对学生一些有创意的答法会措手不及,不知可否。其次,每次测试,尽管命题者会提供“参考答案”,但只是供你参考所用,况且也不一定完全正确或完美。实际上,我们屡屡遇到“参考答案”有错误甚至错误还不少的情况。如果教者不“下水”做题,何以知道“参考答案”的正确完美与否?而如果把错误答案传授给学生,岂不误人子弟?再次,教师“下水”做题,砥砺自身的教学技能,有助于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二、详细统计,了解“答情”
  
  试卷评讲前,教师必须做好具体细致的统计工作,以了解学生的“答情”、学情,为确定评讲重点提供依据,使评讲更有针对性。这项工作有两方面:一是考试分数出来后统计学生的成绩,包括学生个人成绩、最高分、最低分、各分数段学生的人数,算出平均分、及格率、优分率及低分率,等等。这项工作便于教者宏观把握,初步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明确下一步教学的目标;也便于在评讲伊始,向学生进行考情综合评述,让他们知彼知己,确定今后努力的方向。二是分别统计各题得分情况、失分人数,算出得分率,以便确定评讲的重点和难点。
  
  三、对比分析,弄清错因
  
  首先,分析试卷本身,包括命题意图、试卷特点(题型、难度、知识点、能力点等),便于准确把握命题的导向,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其次,逐个查看学生的答案,把失分答案与正确答案相比照,分析其失分的原因,是审题失误,还是基础不扎实,或是思考不全面、表达不清楚,等等,都应弄清楚并分类纪录,典型问题记在笔记本上或样卷上,个别性的则在该生试卷失分处注明错因。对于未失分的答案,教师也要逐题审阅,尤其是那些难度大、开放性强、灵活度高的主观题,未扣分并不等于答案完美无缺,教师通过认真审阅,比照分析,评析时精要点拨,有助于学生的答案更加完美。对学生的精彩答案,教师要善于发现,做好记录,评讲时可以作为样板,欣赏激励,或直接在该生试卷精彩答题处简要评点,给予鼓励,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四、抓住典型,确立重点
  
  试卷评讲忌不分主次,面面俱到。从头讲到尾,一方面浪费时间,同时也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听讲时心不在焉,影响评讲效果。试卷评讲应有所选择,选取那些典型性的问题作为重点。一般来说,对那些错误率高,尤其是暴露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或答题方法等方面的普遍性问题,教师要做好详讲、讲透的准备。
  
  五、选择方式,力求高效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是教育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育任务的完成,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经过他们内在的矛盾斗争才能被他们所接受。特级教师钱梦龙说过:“学生的学习过程虽然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但无论这个过程如何特殊,学生始终是认识的主体,他们的认识活动只能通过他们自己的实践和感知,在他们的头脑里进行,旁人是无法代劳也不必代劳的。”可见,要使试卷评讲取得高效,我们必须尊重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让他们参与到评讲活动中来。为此,教师在评讲前应认真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或让学生按做错的题型、题的深浅程度及学生基础分层活动,或让学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进行讨论交流,也可让学生客串教师的角色走上讲台评讲,这样既能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提高评讲质量,又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技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六、预设方法,提升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方法是学生终身学习的武器……学生拥有的方法越多,‘武器’越精良,学习的成功率就越高。”评讲试卷不能仅满足于让学生懂得了这一道题,这一份试卷,更应该让他们学会用解这道题、这份试卷的方法去解另一道题、另一份试卷。教师在试卷评讲前应根据学生的学情对学生进行解题思路、答题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总结归纳答题规律,引导他们进行全面的深层次的思考。例如解答仿写题,学生往往拿不到满分,有的仿句甚至令人哭笑不得,教师要通过比较启发,使学生明白句子仿写不仅讲究句式(结构、修辞、字数等)的相似,而且追求内容(话题、意境、品位等)的统一。又如解答赏析题,应让学生学会顺着这样的思路答题:文章(句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方法或修辞手法,对表现文章中心有什么作用。学生掌握了方法,提升了能力,便会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
  
  七、设计作业,巩固强化
  
  评讲完试卷并不意味着一个阶段学习活动的结束。因为试卷中所反映的问题大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而人的思维往往会存在定势,不少学生可能会再犯类似错误,通过一次评讲就真正弄懂的学生是很少的。因此,试卷评讲课也要布置一定质量的作业,让学生通过对易错题的变式、延伸、发散来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强化迁移能力。作业题可以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典型错误设计,也可以让上台评讲的“小老师”课前准备,还可以课堂上留5至10分钟师生共同设计;训练时间可安排在课内,也可放在课后。这个环节可检测学生是否真正弄懂了知识,学会了方法,是否把课上所学的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既是解题方法和技巧的归纳总结,更是拓展学生思维、提高评讲效率的有效途径。
  记得一位著名教师说过:“要想课堂精彩深沉,课前必须精心预测。”试卷评讲课也一样,只有端正态度,精心备课,才能实现高效,促进个体发展。
  
  参考文献:
  ①黄履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试卷评讲质量》,《语文教学之友》2005年第4期。
  ②盛新凤《遵循“三论”立体备课》(名师备课经验丛书《名师备课经验》),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南通市跃龙中学)

试卷评讲也要精心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