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之友 2010年第2期 ID: 147045

[ 青 秀 文选 ]   

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 青 秀

  2009年江苏高考作文题令所有人大吃一惊,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石头,一时间众说纷纭。第一场考下来,不少考生哭了。考生之间在相互议论:“作文题太难了。”“太怪了,不知道怎么写。”“没想到。”“我都不知道自己写了些什么,脑子里一片空白。”……事实证明,高考成绩出来后,一些模拟考试成绩不错的考生就输在了语文上,准确地讲是输在了作文上。据统计,70分的作文,平均只有42分。据权威人士透露,偏题的作文,最高不超过26分;审题错误的作文,最高不超过16分。正因为作文平均分偏低,从而直接导致160分的语文平均只有93分。“得作文者得天下。”再次证明了这句话的正确性和残酷性。2009年江苏高考将成为许多考生一生的感伤回忆。
  痛定思痛,去年的作文题为什么会让很多人无语,究其原因有三:1. 以往江苏作文命题的原则是“不跟风,想不到,有的写”。而其中的不跟风,就是回避热点。很多教育工作者长期秉承的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教育理念。老师埋头苦教,学生埋头苦读,最后的结果却令人无限心酸。2. 用一位高考作文零分的学生的话来回答:“我不知道‘三点一线’的高中生活能有多少时间去品味时尚?”高考的权威和残酷,令学生无暇顾及现实生活,大家都要挤这座“独木桥”,于是许多考生纷纷落马。3. 跟学生生活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一些贫困地区,家境贫寒的学生接触到的社会必然没有生活学习条件优越的学生丰富。正因为在思想上的不重视、生活上的不关心,再加上一些非主观因素,“想不到”和“没得写”也就是必然了。
  其实,综观2009年各省市的高考作文题,“关注现实生活”既是对2008年高考作文命题思路的继承,也是当年一个大的亮点,更对将来的作文命题有很强的导向性——江西的作文命题:就兽首拍卖发表看法;辽宁的作文命题:明星代言你怎么看;江苏的作文题目:品味时尚;天津的作文题目:我说九零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他一生践行的思想精髓就是“生活即教育”的理论。现任语文出版社社长的王旭明先生在他的博客里大声呼吁:“命题者能不能站得更高些,角度更新些,其命题能不能和现实斑斓多彩的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接近些、再接近些。”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面对2009年江苏高考作文带来的硬伤,我们应在以后的作文训练中吸取教训,回归到教育的初衷,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关注生活、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书呆子。
  下面具体阐述作文训练中强化“现实意识”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借鉴和模仿。把2009年各省市高考优秀作文印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体悟、揣摩并点评。尤其是那些生活气息浓郁、具有时代特征、颇有生活智慧的文章,让学生进行借鉴和模仿。
  比如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当人们开始将衣服穿薄,甚至‘衣不蔽体’、奇形怪状时,似乎特立独行成了时代的标签……当人们以车代步,进入了电动马达四轮的新纪元,似乎很少有人在月亮下闲庭信步,边走边欣赏,感受城市霓虹下最温存的拥揽……当人们用电邮、用短信、用视频支起了整个地球村,网住了这个偌大的城市,似乎人们丢失了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的期待与盼望……当人们开始流行在饭店吃年夜饭,一家人聚在喧闹的酒店大厅时,人们似乎没有发现少了一份亲密,少了一份拥挤的温馨……当人们在电视前津津有味地观看着‘快女’、‘快男’等一系列选秀节目时,时尚的魔力将戏曲民乐从人们的耳朵里驱逐出境……”文章以“当”字一气贯注,把现代时尚与经典传统强烈而鲜明的对比凸现出来,流露出经典被时尚所取代的深深叹惋与感伤。作者把“品味”时尚品出的苦涩,诗意地表述为“我们日渐空虚的心灵在未来流下的一滴泪水”,一种颇具忧患意识的人文情怀洋溢在文字间。内容深刻丰富,生活气息浓郁,论证有力充分,语言生动雅致,音律婉转和谐。它值得学生借鉴,学生也容易模仿。
  一些高考作文拿零分的考生,对生活也有深度的观察,也有一定的积累和反思,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也很强,只是因为思想过于偏激、阴暗,采取了不正当的方法,甚至一种完全儿戏的态度,或者东拉西扯、完全跑题,实在令人惋惜!
  第二阶段:评论和演讲。把生活中发生的有价值有意义的事件及时反馈给学生,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形成文字,然后上台演讲。这既使学生学会了“关注生活”,又能让他们听到“自己的声音”;既锻炼了学生的胆识,又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江西高考作文题:就兽首拍卖发表看法;辽宁高考作文题:明星代言你怎么看。这些话题颇具争议,很能反应出社会的方方面面。江苏的作文题:品味时尚,不也存在着“流行”与“经典”这一对矛盾吗?生活即教育,光怪陆离的生活、芸芸众生的百态,这值得关注值得研究的“源头活水”,能使学生流露真情实感,能让学生表达真知灼见。“作文即做人”,“我手写我心”,这才是作文本真的回归。
  第三阶段:深刻和新颖。关注生活、发表观点只是表面和浅度的呈现,如何让学生作文深刻透彻、脱颖而出,能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是最后要完成的工作。前面提到的一些关注现实的高考作文题,虽然贴近生活,学生有话说,可真正要写好、写深就不那么容易了。比如江苏的作文题,好上手、不难写,但要有特色,要写得出彩却不太容易。因此平时的作文训练尤其要注意发散思维,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品味,然后从表象中寻找到人类精神特质或者具有人文气息的内质。考生要想赢取高分,应该多在“时尚”上深刻立意,关注社会热点、人文情怀或历史新潮,要避开衣食住行和大众文化,更不能写对低俗文化或不良现象的追捧。四川高考作文题“熟悉”,考生普遍反映好写,没有什么悬念,但专家强调“切口小、立意深”的文章才能拿高分。
  文章深刻的同时,形式还要新颖。议论文以深刻说理见长,记叙文以巧妙达意为高。好的记叙文能兼具二者之长同时又有“四两拨千斤”的本领,尺水兴波、引人入胜。有的考生的“故事新编”别开生面,令人忍俊不禁。比如江苏考生写“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的口头禅,可谓形神皆备、拍案叫绝。还有的省市考生采用“抒情长诗”、“歌行体”、“藏头诗”、“文言白话”等方式,自然引起阅卷老师极大的兴趣。
  白居易在“新乐府运动”中提出的口号“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至今在耳边回响,他谆谆告诫我们:作文的根本是现实,写作的初衷是生活。高考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关注生活”、“关注现实”是2009年高考给我们的一个严厉警示。只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提炼生活,让学生有感而发,写出真情实意,就一定能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取得丰硕的成果!
  (作者单位:通州高级中学)

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