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久久徘徊于老屋边上,以贪婪的眼神打量每一件事物,一遍又一遍。我心里浮上恍恍惚惚的念想和迷茫:走了吗?这就要走了吗?
老屋默默不语,只是蹲着。屋檐下的黑狗也低了头怯了眉地看我,呜咽一声。找墙角落里蹲了。它们都静默了,各怀各的心事。
那么,要别了吗?别了啊,老屋!
那微斜了的黝黑的木门呀,别了!我请求你,请求你支撑住,支撑住等我再回来呀!我要再倚了你,眼巴巴地盼着小伙伴们来呀!木栓,我的木栓,你要紧紧地将木门咬住,好等着回来时,让那木门迎着我颤悠悠地开,开出“吱呀”的一声喜悦的长叹呀!
那厚厚的墙呀,别了!我请求你,请求你支撑,不要让那厚重老迈的身躯坍塌了,不要失去你那沧桑的脸容呀!我还要再回来,再回来细细触摸你的脉络,我还要在你的脚下发现一蓬野草花,然后再拥着你惊喜地大声喊叫呢!
那小小的院子呀,别了!我请求你,请求你不要在野草的肆虐生长中荒芜了自己,请为我留下一块小空地,一小块只有疏疏浅浅的嫩嫩短草的空地。我还要再回来呀,我还要在那上面躺着数星星,听那风里带来的故事呀!
那满是锅灰的灶台呀,别了!我请求你,请求你不要失了那点油烟和温暖呀!哪怕你真的是老了疲倦了,也要在那小小的灶洞里留下一点暖,一点尘,我还要再在你的灶洞里寻那取暖的小猫的软软的身体呀!
那低低高高不平的屋檐呀,别了!我请你不要忘了,不要忘了那年有着一个孩子是怎样的在你下面听雨的样子呀!不要忘了那叮咚的雨声和老人拉动二胡的韵味呀!
那土墙、那瓦片、那老树,不要忘了,不要忘了,都不要忘了呀!不要忘记那个孩子在你们身边长大的点点滴滴呀!
老屋,别了呀!别了别了呀!
点评:多数人在写离别时,都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表达依依不舍之情,而本文则另辟蹊径,以与老屋有关的一切为主体,间接地表达了作者对老屋的留恋。回忆在“我”目之所及的地方一一展开,往事一幕幕浮现在脑海。在一声声的告别和一次次的请求里,作者内心的不合表露无遗,读者心头离别的惆怅也随之愈浓,及至化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