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44798

[ 朱泓 文选 ]   

有怀疑才有创新

◇ 朱泓

  想必我们每个人都听过灰姑娘的故事。而这童话在美国课堂上竟引出了一番争论。一个小女孩站起来问老师:“老师,不是说所有东西在十二点都会变回原样吗?为什么水晶鞋没变回来?”美国老师兴奋异常,大大表扬了这个眼里扑闪着问号的小女孩。她,竟然发现了格林的小错误!
  同样的《灰姑娘》,为什么我们没有打出这个问号?中国每年都有大批的优秀学生出国留学,但大部分外国教授表示,中国学生勤奋、刻苦,就是缺乏质疑精神。我们的课堂上,总不缺勤勤恳恳抄板书的学生,总不缺一遍遍念叨公式定理的学生,却少了提出疑问的声音。书本上印的一定是真理,老师讲的不会有错,于是我们认真地背啊,记啊,什么也不问。
  孟子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朱熹在谈学习时也说过:“非无可疑,理会未到,不知有疑耳。”问号之于学习的重要,可见一斑。
  成长不应该只是接受知识,让头脑被句号充满,而是要学会对句号打上问号。伟大的日心说是哥白尼怀疑地心说的产物,万有引力是牛顿对苹果落地产生疑问的成果,对旧制度的怀疑是爆发革命的导火线……正是因为对事物的问号,才创造出伟大震撼的惊叹号!
  美国芝加哥大学学生在计算导师发下来的来自科学巨人牛顿的《数学原理》中的题目时,发现自己的答案与牛顿的不相同,大胆提出了怀疑,却被导师以“这是牛顿的答案,不可能有误”而否定。然而他演算了整整一夜,再次得到原来的答案,于是再次向权威发起挑战。当他在办公室大声宣布“牛顿确实错了,他忽略了自己改写本中相应的变化而贻误百年”时,所有老师震惊了。一个问号,使牛顿的计算结果得到修正。
  但在三百年来,在以严格、精密著称的数学界,历经几十代科学家的反复研究学习,为什么没有一个人发现这个低级错误?原因很简单,人们总是认为牛顿是权威,而权威是不可置疑的。可事实恰恰相反,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经过不断被怀疑与被挑战而完善的。有怀疑才有创新。
  从幼儿圆满脸好奇地思考为什么“1+2是3,2+1还是3”,到如今背着公式定理,麻木抄写着老师的板书,拷贝着老师的思维。回望我们的成长历程,在褪去无知的同时,是不是也丢了一些不该丢的?

有怀疑才有创新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