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几天的高温,这一天下雨了。灰色的天空,没有任何表情,风停止了呼吸,呆立在有过外婆足迹的台阶。这儿,时隔一年回到这儿,面对的空房子,外婆曾在,和我们说故事、谈笑、唱歌的地方,如今寂静了,孤寂了……
院中野草疯长,没过了膝盖,几片黄叶一片寂寥。蜘蛛网绕满屋梁,还悬着几片残留的翅膀。让人触景生情,心里很难受……很难受,有种情绪如这蒙蒙细雨,连绵不绝。
外婆走后,唯一留在老房子里的三舅今天把近边亲戚都叫到了一块,大家难得聚在了一起,可是我却开心不起来。三舅忙进忙出,戴着手套和围裙的他显然对厨房很熟悉,但他只是窜进窜出,却不知到底要做什么。我差点掉泪,转过脸故意低下头来遮住眼睛。往昔是外婆望着围坐在火坑旁的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时而给炒菜的爸爸拿碗,时而又去洗菜,要么忙着拿糖果、瓜子来招待客人,要么就给火坑添些炭火,我们最闲的日子成了外婆最累的日子。如今,火依旧烧得很旺,大家依然笑得很甜,但是外婆在哪儿呢?
我坐下又站起,眼光不由自主往每个房间看,每个房间都勾起一串回忆。卧室的灯光下,不识字的外婆常常陪着我写写画画,将我垂落到眼眸前的刘海撩到耳后,有时候外婆也会叫我读几段课文给她听,她总是乐呵呵地望着我笑,灯光下那张笑脸叫我怎么忘怀?客厅里花鼓戏的唱腔不断,昔日外婆搂着我在电视前靠着沙发,画面不断切换音调不断改变,外婆轻轻拍打着我的肩,渐渐地我就入睡了。浅浅地我似乎还能感受到外婆的体温,可是我再去哪里寻找一个怀抱当做我的港湾?
我憋得难受走到屋外,雨下得大了,风吹得紧了,任屋内嗑瓜子声、孩子的吵闹声、唠家常的欢笑声、鞭炮声将我淹没……淹没,就只剩我和回忆相拥。
开饭了,我拿个碗,却没有找到筷子,问舅舅他也不知道,结果一大屋人到处找筷子,这房,那房,这柜子,那柜子到处找。外婆不在了,原来大家都是如此不知所措,原来大家都是在用大笑声来掩饰内心的悲伤,可是无论我们再怎么找,外婆再也不会拿着筷子慈祥地看着我们说:“在这儿呢!”无论我们再怎么掩饰都止不住对外婆的思念,外婆不是空气和阳光,而是给予我们生命的人。
最终还是舅舅跑到邻居大婶家借了把筷子,我草草地吃了几口饭,咽得很堵。
转身离开,走过外婆曾送我走过的台阶,回头望那冷冷站在寒风中的空房子,我知道了比流泪更疼痛的滋味,那就是心碎。风吹乱了头发,我再也不要这样赤裸裸地面对这空房子,再也不需在没有外婆的房子里停留一秒。奔跑在冬风中,雨淋湿了眼,泪淋湿了心。房子还在,人,人,人呢……
点评:空荡荡的房子里,塞满了关于外婆的往事。外婆去世后,房子周围野草丛生;聚集在房子里的人,心里也都是空空的。文章的语言朴实,感情真挚,非常感人。作者将对外婆的思念融入一系列的人物细节描写之中,十分真切。“比流泪更疼痛的滋味,那就是心碎”,一语道出了作者对外婆的感情之深之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