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上窗,我可以拒绝风;撑把伞,我可以拒绝雨”,可是,我拿什么拒绝你——惆怅呢?
惆怅,是一种别样的美丽,是一份动人心弦的感觉,是一个内心有故事的人应该具备的品质和修养。就像雪小祥写的那样:“惆怅,很美的两个字。比寂寞多一些风情,比孤独多一些温暖。”
无关风月,天凉了秋来了,忽然看到窗台上落下一片枯叶,脉络极细,有种淡淡的忧伤。便独自惆帐:哦,这是旧时光落地的声音吗?我还看得到它断裂的印痕呢。那么隐忍,忧伤,但并不颓唐。
之前,还一直以为,惆怅是凄苦的。有如偶尔看见父母脸上深藏的鱼尾纹,那种钻心的痛;偶尔听到隔壁老人用小三和弦拉出的,满是幽怨的调子,心里顿升的落寞;偶尔看到镜中自己,苍白而憔悴的脸庞时的无奈与忧郁。便独自惆怅着,感叹光阴易逝,时光荏苒。仿佛有一种“朱颜辞镜花辞树”的悲哀涌上心头,那么叫人黯然神伤。
直到,直到我发觉自己可以用惆怅蕴酿出更多美丽的句子。我才恍然大悟;哦,原来,惆怅是一种别样的美丽。
那一次,凭窗而立,偶尔瞥见,远去的那一抹残阳,倒映在水中,苍凉而美丽。然而,一低眉一抬眼的瞬间,便已是暮色四合,于是几许落寞,几许叹惋,几许回环,一股惆怅的感觉刹时涌上心头。那夜,借着星星微弱的光辉,我写下了关于夕阳与人生的诗歌。像那雨打芭蕉,西风残照。
所以,再读纳兰容若的词,只感觉有更深的惆怅,那么隐忍的意蕴,凝结了人类共同的情愫,在灵魂的额头上印下痕迹,如同冬日里的一把火,顿时,读暖了离人手中一杯冷酒。
所以,所以再读《江城子》,泪眼朦胧中,犹如再现苏轼。在惆怅的搅拌下,那琴瑟和鸣的音韵美,已是至浓至醇。宛如,空谷中一朵含苞欲放的花朵,夜半幽梦忽还乡。这时,人已深入情景的内部,静观诗人的悲欢离合。
所以,再看《红楼梦》,宛如听见黛玉一声一声吟唱着“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的凄绝与荒凉。只是,再无感伤,只是静观,只是惆怅,那些沾满了离人眼泪的美丽句子,或许此刻,载不动,许多愁。但却在惆怅的蕴酿下,闪着醉人的光晕,在心之海中起舞。
惆怅,真是一种别样的美丽。宛如,一朵雨荷,在一缕清风的吹拂下,蹙眉长叹,灿然地拦住风的衣角,追忆前尘往事,细数寂寞清秋。
人应该有惆怅的,在这个浮光掠影的世界里,安静地守好自己心灵的底线,保留心底的一份真。让那股惆怅的感觉,随着心,低到尘埃里去,然后从尘埃里,开出一朵最美丽的花。
点评:惆怅,是潜藏在情绪背后的淡淡心境,宛如寂寞深秋里的一束光晕,直抵人心。文章以细腻优美的语言写出了惆怅别具的美丽,作者并不是空发议论,而是将对惆怅的感受融入一系列的意象和动作描写之中,不漏痕迹。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非常精致,极具表现力,读后余音袅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