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旅途中有很多美丽的风景,而步履匆匆的行人却总对它们视而不见。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当我们匆匆赶到尽头,才会蓦然发现那些真正美好的东西已被错过。为何不放慢脚步去享受慢节奏的生活呢?
为了所谓的成就,人们不断追求快节奏、高效率,生活被装上了发动机,愈忙碌,愈感到时间的转瞬即逝,脚步越快,越感到每一步踩得并不踏实。旅游时,我们紧赶慢赶马不停蹄,只为抢着多看一些景点,结果却让自己更加的疲惫;用餐时,我们简单地点份外卖,用几分钟的时间狼吞虎咽,仿佛吃饭也是一种时间的浪费,结果食而不知其味;就连教育也踏起了“恰恰”,七八岁的孩子将《三字经》《千字文》倒背如流,英文词汇储备量过千……顶着“天才”、“神童”的光环,他们的童年却苍白如纸。“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一千多年前描述的田园生活,在如今这样一个追求速度的快餐时代已成为一个久远而模糊的传说。
试问,当生活节奏的刻度精确到以秒为单位,我们还有多少时间来感受生命中最本真的快乐?
生活品质在仓促中下降,幸福指数在高速中减少,我们却依然在喧嚣浮华中疾驰,汲汲于富贵名利,并乐此不疲。政府官员一味求快以彰显政绩,全国各地“塌声四起”,连坍塌的速度也不断被刷新。江苏徐州济众桥改建工程耗资七百多万元,竞在剪彩仪式的前一天坍塌,连多等一天都不行。此外的“楼倒倒”、“楼歪歪”,不都是快节奏下人们急功近利的表现吗?反观我们的平遥古城,先人们用心搭建着一块砖,一垒土,历时数年方得以完成。倘若他们也摒弃“慢工出细活”的准则,平遥古城又如何能屹立于中华大地巍然不倒?“快”并不代表着效率,心急不可能吃到热豆腐。
世上最美好的东西其实未必存在于你的目的地,它们往往都隐藏在沿途,等待有心人的发现。放慢生活的节奏,让心灵在悠然闲适中释压,你发现的幸福也就更多。嵇康“采薇山阿,散发岩岫”,故能让山水灵气从琴韵中流淌而出;梭罗回归自然,隐居湖畔,得以让尘心洗涤,从而对生命做出更深刻的感悟;林清玄将“浪漫”定义为“浪费时间慢慢走路”,因而才会有那清新睿智的文字流传于世。诚然,社会是趋向快速高效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精神之弦也必须时时保持紧绷。看淡名利,看透浮华,以一种参禅人定的心态去参悟人生。不管时代的潮流与社会的风尚怎样,我们总能凭着这份淡泊出尘的高贵品质,超脱时代和社会,品味自己慢节奏的生活。
朋友,在这个宛若机器一般高速运转的世界里,请不要扭曲自己去附和它的节奏。明日不再来,光阴如过客,请将脚步慢下来,慢下来,体味揣摩生命的幸福——陌上花开矣,可缓缓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