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1年第8期 ID: 143325

[ 何风波 文选 ]   

给作文教学建一个植物园

◇ 何风波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老师总是要求学生写日记,也谈了写日记是作文的基础,但学生没有这份认识,一到动笔写时,就很茫然,写什么呀?老师说:“写什么都行。”老师这“什么都行”,其实自己心中也没谱。于是学生每天都写一些鸡毛蒜皮的流水账。老师一看,说:“怎么写成了流水账?一点味道、意义都没有,这不行。”那怎么办呢?这时老师说:“比如写写学校、家庭、老师、同学等等。”虽然作了点拨提示,但这点微亮的火星,点燃不了学生写作的激情,更不能照亮学生写作前行的路。再写日记,只是带着无奈,硬着头皮东拼西凑,或胡编滥造,长此以往,写日记变成了一种枯燥的无奈,没有老师悉心有序的指导,最后不了了之。我在作文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帮助学生为自己建一个植物园
  
   日记菜单:1.心情之窗 2.梦想天地 3.兴趣爱好 4.志向理想 5.吾日三省 6.修养德行 7.个人观点 8.爱之感悟 9.分享阳光 10.成长之路 11.学与做 12.校园文化 13.学习方法 14.话说考试 15.课间十分钟 16.你·我·他 17.家事如山 18.生活·劳动 19.生活琐事 20.生活百科 21.朝花夕拾 22.为人处世 23.故事会 24.唐诗宋词 25.艺海拾贝 26.美文摘抄 27.文学欣赏 28.美景欣赏 29.如歌四季 30.音乐之声 31.体育运动 32.动物世界33.探索发现 34.简明新闻 35.法制在线 36.全球经济 37.天文气象 38.生态环境 39.卫生与健康 40.人口资源 41.时空连线 42.中华美食 43.民间文化 44.特别关注 45.精彩瞬间 46.人物特写 47.名人传记 48.科技小发明 49.小制作 50.游戏天地
   这是师生共同努力设计的菜单,它集中了大家的爱好、智慧,对每个学生今后写日记选材起到了提醒的作用,引领全体同学共同去关注生活,让学生有意识地观察生活,留心自己身边的事,这不仅是学生写日记的需要,也是丰富他们精神世界的心理需要,他们更需要表达自己对生活、对世界的思考是否正确,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互相交流,才能得到印证或将偏颇的观点得以修正。
  
   二.教师写下水日记
  
   从事教学工作三十年,我一直在坚持写日记。把自己的日记交给学生传看(包括写日记的感受、方法、困惑),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如何关注生活、捕捉什么。学生会模仿老师的样子,尝试做什么事,读什么书。比如学习《杨修之死》后,师生日记共同的话题是“说曹操”。我让学生查阅史书资料,看历史上如何评述曹操,之后再写日记《说曹操》,既学习了历史,又会客观地认识曹操,克服了文学作品冠之以“奸雄”之名——尊刘贬曹的偏见。
  
   三.大家晒日记作交流
  
   每天语文课前五分钟,都有交流日记的环节。让学生之间多看看你的、我的日记植物园长势如何,使学生之间相互影响,促进共同进步,提高各自的“园艺”,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这样不仅能够相互学习、借鉴,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理解,纯洁友情,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如一学生的日记《收作业的烦恼》:
   我是班里的一名地理课代表,我的工作很简单,就是检查每天的作业,然后把不合格的上报学习委员,最后由学习委员上报老师。可就是因为这个,我们这些课代表总是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时候哪个同学的作业忘写了,忘带了或忘签字了,则会求我们这些课代表,不要告诉老师,还保证下午或下次一定保质保量地完成,说“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而我也只能本着“他平时是很认真的,只是忘了而已”的态度,帮助他合格过关。可当我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心里也不舒服,心中有一种偷鸡摸狗的感觉,老师把信任交给了我,我却欺骗她。可我也没有办法,因为谁要是不完成作业,就要被找家长,如果我每天都大公无私,不知道有多少同学要遭殃,多少同学要恨我了,所以我现在最怕的就是收作业了,但愿以后不要再当课代表,不用再受这种“煎熬”了。
   学生诉说了烦恼,心里释然了,同学们看了,纠结打开了,做作业态度端正了,这可谓一举多得。
  
   四.收获与思考
  
   走进日记植物园,我们看到这样一段段文字:
   伴着朱自清的《春》,我们走进春天,享受春天,看细叶乍放,鹅黄的飘拂的柳丝,便想起贺知章的《咏柳》……文学让我们感到生活更美好。
   学习《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我深切感受到保护生态环境迫在眉睫,更为青海湖、甘肃的月牙泉大有干涸之势的命运担忧。最近在电视上看到月牙泉得到政府和当地百姓的保护和治理后,水城面积扩大了,湖水清澈了,我为之欣喜。
  有谈课间十分钟的快乐、紧张、尴尬的;有谈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污染的;有谈美国群殴卡扎菲的;有谈白银在巴黎瞬间暴跃的;有谈考试啦,差生啦,师生关系啦等等,植物园里一片葱翠,学生写作开掘丰沛的源泉,摒弃了学生思想交流中的一些无聊与鄙俗,让学生在互相羡慕欣赏中悉心经营自己的园发。老师常到园中看看,给鼓励,给指点,同时也能让教师对自己教学思想行为及时做修正,并充分感受到教学相长的深刻含义。
  如今学生感到写作文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何风波,语文教师,现居内蒙古通辽。本文编校:舒 坦

给作文教学建一个植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