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建设 2010年第5期 ID: 138594

[ 倪哲彦 文选 ]   

我和我的语文启蒙老师

◇ 倪哲彦

  每当回忆起小学生活,有一位老师,我与我的老同学们都不得不提起。她,就是我的小学语文老师崔老师。从一年级起,她一直教我们语文,直到五年级我们离校。这五年的语文课,奠定了我们语文学习的基础。
  当我们刚开始接触语文课的时候,崔老师十分注重从语言的角度来教学语文。我仍记得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暑假作业之一是每天对着录音机说一段话,主题不限,可以自由发挥,唯一的要求是不能对着文本朗读。开学后,老师收上磁带。一卷一卷地听我们稚嫩、搞笑的录音,并一一作出点评,纠正我们的表达错误和发音错误。那两个月的录音作业,有着神奇的功效。一开始我对着录音机,紧张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到最后可以流利地说上一段故事。现在每当我站在演讲台上发表演说的时候,都会想起许多年前的那个录音作业和老师的评点,因为这为我的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基础,崔老师让我们学会说话,敢于表达。
  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崔老师对我的帮助也很大。记得二年级的时候,我的写作能力还很差,写出来的文字被称为“流水账”,毫无生趣。有一次开家长会,老师对我母亲说:“这孩子书看得不够多,所以文章老写不好,要慢慢培养阅读习惯才行。”从那以后,我每天入睡前都会看一小时的书,床头摆满了各种杂志和书籍。在阅读习惯的带领下,我逐渐迷上了郑渊洁的童话和秦文君的小说,在写作上也展现出充满想象力和生趣的表达。现在回想起来,最难得的是崔老师对我阅读方式的认可。那时的很多学生在为初高中学习而疯狂阅读一些晦涩难懂的名著,一些标准化、模式化的优秀习作,她却支持我沉浸在自己喜爱的童话和小说中。我并不会什么好词佳句,也不会写出吸引人眼球的华丽文字,但我写的确实是自己的文字、自己的情感,因此我才会爱上阅读和写作,因为这两个概念在进入我心灵的时候就不带任何功利色彩和负担。阅读与写作的时间,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所以在许多同学为了写周记而发愁的时候,我愿意天天记日记。之后,在崔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班的优秀习作层出不穷。当时我并不是语文成绩十分优秀的同学,但老师支持我找到个人喜好,这一点使我受益匪浅。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那就是崔老师独特的教学方法,她采用一种“考级”形式的评估方式,将听、说、读、写四个部分划分为十个等级。每学期她会组织听力、口语、朗读等一些只有她任教的班级才会有的考试,并根据平时的阅读和写作情况进行等级评定。这些评定是独立于学校常规考试之外的,代表着每一个人的综合语文能力。此外,她还颁发“错别字医生”奖,每学期组织几次“挑错别字比赛”,挑字的材料基本上来自同学们的习作,然后打乱了随机分发,谁挑出错别字的准确率最高,谁就可以获得“错别字医生”的称号。这种方法使大家写错别字的频率大大降低,因为谁也不愿意自己错字连篇的习作让别人获奖。崔老师这些别出心裁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真正提高了综合语文水平,考级的方式使我了解了自己的语言弱项在哪里,并及时改进,而得过好几次“错别字医生”称号的经历更使我在整个小学阶段甚至之后都很少写错别字。
  我想,崔老师对于语文启蒙教学的理解是全面而又深刻的,在语言学习的黄金岁月,她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为我今后进一步的语文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许在众多学生中。她已不再记得当年那个平凡的我,但我会永远感激她在我语文学习路途中为我点亮第一盏明灯。

我和我的语文启蒙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