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3年第10期 ID: 406164

[ 罗时敏 文选 ]   

作文教学中的高屋建瓴

◇ 罗时敏

  高屋建瓴,谓在高屋顶上把水瓶里的水倒下。比喻居高临下,势不可挡。现指对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彻。我理解的语文教学中的“高屋建瓴”就是作文教学。
  喜欢余秋雨的对写作的描述:写作首先是练习一种与社会、与人沟通的方式。如果学会了很好的写作技能的话,实际上就学会了一种很好的与人沟通的方式,学会了一种和世界对话的方式——这是健康人生的重要开端。无论从事何种职业,这份本领都是健康人生的重要开端,是对自己内在灵魂的挖掘方式、表述方式。语文教学的精髓便是教会学生表述灵魂,挖掘灵魂,让他们更好地与世界沟通和对话——这便是作文教学。
  现以八下一个学期的作文教学为例,谈谈自己是如何做到语文教学中的“高屋建瓴”的。
  一个学期两个班88名学生,写同题作文10次,入选作文168篇。《仰望 》4篇,《你是我的一本 书》4篇,《我心中的一首歌》15篇,《在这个不同寻常的春天里》2篇,《再走一步》12篇,《清明时节雨纷纷》21篇,《天下最美 声》16篇,《那一缕春风》20篇,《飘香》22篇,《种在心里的感动》43篇,其他习作13篇。88个同学入选作文最多的是钟舒婷同学共11篇,每个同学都有,至少1篇。
  我想这是传统作文教学中难以做到的吧,实际上要做到也不难。
  首先要高在开学初对整个语文教学的战略部署上。对自己多年来的语文教学的自信能让自己放开手脚进行语文研究性的教学。刚接这两个班的时候,他们的平均分低于年级最高分3分之多。在半年语文批注式教学的基础上,他们的平均分能够和他们持平。持平便让我获得了自信。开学初我就定位这个学期的语文教学重点便是作文教学,要出一本属于我们自己的作文集。因为有了这样的战略部署,我便大胆地把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作文教学。课文教学进行单元教学,每篇文章只进行词语积累和写作点的挖掘。每天进行阅读摘抄背诵,每天一篇课外阅读批注,重点放在写作点的讲解。词语句子积累,写法借鉴我必讲。每周一篇美文批注和讲解。每周一节学生好文共赏。老师下水文的激趣,让学生就像一个蓄势待发的起跑者一样,只等老师你作文题公布的一声令响,学生边自觉自愿奔跑在自己的跑道上。
  其次要高在每周作文教学的扎实推进上。作文教学是不能够一蹴而就的,必须根据学情扎实推进。写不够字数的要教列提纲和具体描写。不能单纯教,要结合文本教。题材单薄,缺乏真情实感的要教会学生做人,学会感动,从生活小事中选到适合自己的题材;不会构思的,要教学生如何紧扣文题做到扣题布局,学会如何从内容、中心、布局上充分展示文题;缺乏文采不感人的,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细节描写;文章平铺直叙的要教会学生适当运用好写作手法:铺垫照应、欲扬先抑、情景交融、对比烘托等。这些都不能脱离文本进行教学,必须在有意思的单篇阅读文本中进行有所侧重的教学。每周不可贪多,运用到一种新的技法就很好了。在学生习作中,在每天的单篇阅读文中进行教学。
  第三要高在作文集的编辑统筹上。一个学期大概20周,前12周10次作文,后3周作文校对编辑。既达到了作文复习,也能够不因为作文编辑冲淡了期末统考复习。每周五作文课布置作文题。周一上交批改,当天给出分数。发放给学生90分以上打印,85分修改誊写,80分以下重写。后期编辑每个学生都是初稿的审定者,上交到班级文件夹中,班级编委进行第二次审阅。第三次班级副主编进行最后定稿。两个班的副主编一起合并审阅,最后老师审定。学生自己联系印刷厂,学生作文集便到了学生手上。文集名称,封面设计都充分给学生去做。老师们切记:他们的智慧远远超过你。
  最后要高在作文集呈现的感恩教育上。发放作文集的班级情景非常感人。我在黑板上写下“请用感恩的心迎接我们的初生婴儿——一本属于我们的作文集”。多媒体放着歌曲:《感恩的心》。由班级的两个副主编发到每个学生的手上,我回顾了整个学期来,同学们的写作过程以及编委们的辛勤付出。然后由每个同学写下自己拿到这本作文集的感受。
  碧蓝的封面,黑体的文字,是我们智慧的结晶。细细翻看,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是我们辛苦的成果。一个个精美的插图,班上每个人的名字的呈现,在眼角有了打转的泪珠。老师,您辛苦了吧?看到你新添的皱纹,瞳孔周边的红丝,不禁想问你是否安睡?您让我们感受一种教师的伟大。打着节奏,哼着《感恩的心》,滴滴泪珠滑下,染进纸中,“点墨飘香”点染的是我们的未来,飘香的是我们的成果。——黄 晶
  当我以为作文集只是一个梦,结果老师给了我一个惊喜,我一定会好好珍惜这本书的,这是老师对这本书的寄托,也是老师对我们的爱。——黄展鸿
  罗时敏,教师,现居广东深圳。

作文教学中的高屋建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