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3年第10期 ID: 406157

  

作文教学中育人之我见

◇ 任余宝

  作文如做人,作文育人,文道合一,是作文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在作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品质,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一.要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作文训练中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树立远大的理想,树立正确的思想观点,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陶冶高尚的审美情趣。
  学生的政治思想、理想情操,对社会的态度、对人生的态度,在作文中有时表现得较为明显,有时候表现得较为隐晦,有时是有意识的表露,有时是无意的流露。而政治热情是写文章的最大动力。
  我在教学中时刻把握学生的政治思想情况,教育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用自己的笔反映出国家日新月异的进步和变化。在指导作文时,应在选择作文训练内容时渗透这种思想教育。
  在学习了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爱国主题的文章后,我就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表现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理解在艰难的岁月里,无数的仁人志士为祖国的解放而奋斗的精神,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这个训练中,我要求学生对真理,敢追求,敢坚持;对于邪恶,敢暴露,敢鞭挞,对人民要有崇高的责任感,对自己要有高尚的情操修养。
  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还要指导学生区分美丑,引导他们对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的崇尚追求,品味实践等,在写作训练中进行。
  写作时要注意发现美和表现美。如团结、友爱、谅解的和谐美;朴素、诚实、谦逊的质朴美;体魄强健、精神抖擞的健康美;给予、奉献、关怀的崇高美;勇敢、奋斗、牺牲的雄壮美等,都能增强社会文明,推动改革开放,美化社会生活,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实现“中国梦”。
  二.要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在作文训练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感觉、知觉的敏锐准确,创造性思维的新鲜活跃,情绪记忆的持久强烈,感情积累的深厚丰富,艺术想象的自由奔放,信念意志的坚定倔强等,来形成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写作中,我曾经设计过以下题目:
  《给老师的建议》:目的是抒发积淀怨愤、缓和师生关系
  《老师,我不是故意的》:目的是抒发深沉哀怨、求得老师谅解
  《爸妈请原谅我吧》:目的是陈述长大分歧、唤回遥远纯情
  《可怜天下父母心》:目的是盛赞至上爱心、希望报答父母
  《我从游戏厅旁经过》:目的是倾诉矛盾心理、希望得到宽解
  ……
  这些题目我认为能唤起学生的回忆,引发联想,触发情感,启迪思维,开拓思路。在学生的实际作文中来看,确实他们有许多说不完的心里话,唱不完的梦与歌。对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着一种特殊的诱导能力。
  三.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修养
  在作文教学中,由于老师对学生思想观点的教育,对学生学习心理的教育,学生做作文的过程中,不断的投入,主观能动性也得到最大的发挥,常常在在学习的过程中转化自己的思想,调节自己的行为,转变自己的性格,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写作的过程也是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并使之和谐发展的一种手段。
  例如,我在作文批改时一般采取以下措施,注意转变学生的思想性格:
  引导式 对于学生在作文中敢于表露自己的心中秘密,加以引导。比如,学生有时写出了“朦朦胧胧的爱”,老师就来个含而不露评。有一次我的评语是这样的:“你在作文中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秘密,敢想,敢说,也敢爱,我很羡慕你们年轻人的真情实感。你的作文我读了两遍,我很感动你的真情。我想赠你一句名言:‘爱和炭相同,烧起来,就得想个办法叫它冷却,让它任意地燃烧,那就要烧焦一颗心。’”这位同学在第二次作文时,给我留下了一段话:“老师,你理解我,我也理解了你的这句话,请你相信,我会让它慢慢冷却的,因为你的话让我懂得了它还不是燃烧的时候。”
  对于学困生、女生和性格内向的学生,采取这样的引导式评语,可以使他们慢慢的接受教育。
  激励式 对不合格的文章,需要学生重新写作时,不写“重写”、“另写”而是鼓励激励:“你是能把文章写得更好的,我相信,再写一次,好吗?”遇到内容干瘪空洞的地方,不用“干瘪”、“空洞”这些词语,而是这样说:“这个观点。要是你能补充一些事例,发挥一下,那文章就更有说服力了,试试,愿意吗?”用这些方式来激励,实践来看,效果不错。
  融情式 对学生表露出来真情实感,老师要设身处地的去考虑,写出一些和学生产生共鸣的文字,能使学生身心感到作文的愉悦。
  四.要培养学生优良的文德文风
  中学生的文德文风一般表现为:虚而不实,为追求分数,编造假话谎话;为了应付老师,面壁虚构,随笔敷衍;为了应付考试,移花接木,相互套用,华而不实故弄玄虚等。
  在写作中我教育学生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改变以上文风:记叙文要写真情实感,议论文要写真知灼见,说明文要写真知实识。
  任余宝,教师,现居山东莒县。

作文教学中育人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