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5246

[ 张赛花 文选 ]   

充分发挥评价功能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 张赛花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评价方法上,改静态评价为动态评价,改分数制为等级制,改书面评价为书面、口头综合评价方式;在评价标准上,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评价主体上,提倡多元化。从而最终实现评价的五个功能,即动机激发功能、调控功能、管理功能、导向功能和诊断功能。以此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作为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者,又怎样将这些评价新要求、新方法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去呢?笔者做了以下有益的尝试:
   一、实行主导性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发功能,让学生快乐学习
   主导性评价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以激励为主,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伊始,应多采用口头激励等主导性的评价方法。如笔者在《师说》一课教学前,用疑问的语调激将学生——“《劝学》这一课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论述的?”话音未落,许多同学都脱口而出——“学不可以已。是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的态度来论述的。”“真了不起,这么多同学都还记得!下面再来点有难度的,能回答出来那就更了不起!请大家快速阅读《师说》一文,看看这一课中心论点是什么,又是从哪几方面来论述的?看谁速度快?”结果不到3分钟多数同学都举起了手,很快找到了中心论点是“古之学者必有师”。作者是从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等方面来阐释的。在这主导性的评价之中,既检测与巩固了学生旧知识的学习情况,又培养学生快速默读课文的能力。
   二、实行差异性评价,发挥评价的调控功能,让学生自主学习
   受遗传及生存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学生个体之间呈现出差异性。就个体自身而言,其发展也具有不均衡性,也存在着“最近发展区”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学评价标准也应具有差异性,这样才能因材施教。
   设计ABC三个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就是一种多层次的评价方法。如《赤壁赋》一课:C类为学生基本要达到的认知目标——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疏通字词,翻译全文;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虚词知识及特殊用法;熟读并背诵课文;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B类为教材中隐含的隐性教学目标——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和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A类为根据课改的理念增添的教学目标——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要求全体都要达到C类基本要求,鼓励多数达到B类目标要求;激励尽可能多的人争取达到A类要求。为发挥评价的调节作用,每一课笔者都设置了自我评价表并张贴在后面的《我的地盘我作主》栏目里,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动性来决定自己每课的达标要求并自我评定A、B、C三个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这样既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又促进了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促使学生不断向B级A级进军。
   三、实行多元性评价,发挥评价的管理功能,让学生合作学习
   课堂的多元性评价包括两方面:一是参与评价者的多元性。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生生评价等。二是评价角度的多元性。包括对学生个体和班级群体的评价,不仅包括知识,能力,而且包括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品质等多方面。
   每课在学生自主学习后,笔者便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合作交流活动。为促进学生主动合作的积极性和小组合作的效果。笔者在黑板旁设计了《“众人拾柴火焰高”优胜组与明星》栏,按课文一篇综合评比一次,由师生即时评出合作好的小组和表现突出的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标准主要是能积极地为他人释疑并与他人一起去努力实现学习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能综合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小组评价主要是根据其完成学习目标情况和解答其他小组的质疑等。这种多元评价的方法,既能使学生相互质疑问难,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还能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实行艺术性评价,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让学生探究学习
   教师要注意评价的艺术性,努力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并以恰当的方式加以赞美、引导。
   如在《赤壁赋》教学中,学生对作者思想观点的评价发生了冲突,一种是及时行乐说,一种是豁达乐观说。笔者说:“大家真不简单,虽然评价不一,但足见探究的精神。不过假如老师就是作者的话,究竟当时是哪一种观点,也都被你们搞糊涂了,请你们各自例证!”形象而诙谐的导语,更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教室里很快形成了两大组,搜寻各自的理由。结果5分钟还没到,两大组就摆开了阵势。“及时行乐说”理由有二:一是作者遭贬之后,寻山问水;二是从“客曰”可见其心境;“豁达乐观说”理由也有二:一是作者屡遭贬谪,倍感苦闷,但对生活却从未失去信心,常借游赏山水之机,力求排遣郁闷心情;二是作者借主客问答方式写出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的苦闷之悲,再通过哲理的审视一切后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从而来表明豁达乐观的态度。为进一步激发学生深入而全面地评价作者。笔者说:“大家理由都很充分,不过我究竟是哪一种人,恳请大家从全文这一更高的角度来审视与评价我吧?”结果大家再次整体阅读课文,“及时行乐说”的同学也发现作者尽管屡遭贬谪,但他一直都是在力排现实郁闷的,他泛舟夜游,饮酒赋诗,是为了忘怀世俗;然而夜游无意间却因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顿生人生短暂、世事无常之感,而重回现实苦闷,但他又立即设法通过苏子对客的回答来排遣并从正面来阐释人生的哲理,这都始终表现了作者的旷达乐观精神。
   五、实行实践性评价,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让学生勤于实践
   新课程明确提出:重视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课改精神出发,新课程作业要求在内容上要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形式上强调开放、探究和合作;手段上让学生动起来,使作业活起来。为实践这一新课程理念,笔者在每课结束后,除课后习题外,多布置分别为综合诊断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的三道有差异性的作业。评价的标准很简单,只要完成一道题就给B等,两道就是A等,三道全完成的就是A+。如学完《始得西山宴游记》之后,笔者布置了这样三道有层次性的作业:①本文与《小石潭记》所写景物都是永州山水,但《小石潭记》更偏重于客观描写,本文更偏重于主观感受。试举例分析。②走一走,看一看,你发现了家乡有哪些美景,请向同学介绍其中一处。③你心目中最喜欢什么样的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其特点及感受,并配上简笔画图。结果很多学生完成①题后都尽力地完成第②、③道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好奇心,并在实践作业中培养了自己的观察、分析、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总之,教师若能重视评价的功能,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有效的评价方式,会给语文课堂带来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江海中学(226251)

充分发挥评价功能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