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5238

[ 方明 文选 ] [ 方明 文选 ]   

有效选取作文立意角度摭谈

◇ 方明

   高考作文题往往在一定的范围内呈立意多元性。这种多元性,虽然有助于展示考生的写作个性,但是也增加了作文立意方面的难度。那么如何在多元性的立意中有效地选取立意角度,使文章“立意准、寓意深、效果好”呢?
   一、同中求异,角度新颖
   在高考中,学生所写的作文是同题作文,大多考生的作文都是“众人一面,千人一腔”,没有什么新奇的地方,往往得不到高分。这是由于学生的人生经历和阅历有限,他们审视题目时的角度也就只能局限于学校、家庭等。但是学生在审视作文题目时并不是只有一个角度,往往是有着多个写作角度。要想避免“众人一面,千人一腔”,学生必须在众多角度中选择一个独特新颖的写作视角才能独树一帜。所谓的独特写作视角就是“发别人未发,言别人未言”,抛开大众视角,另辟蹊径,去选择立意的角度。
   1.“逆向思维”以求新
   例如2002江苏省高考作文,一考生作文《谏屈原书》。采取逆向思维的方式,运用反讽手法和规劝古人的方式来揭示主题。 读完文章,我们会理解到文章是借古讽今,深刻批判当前社会上的某些不正之风。语言犀利幽默,独具机智诙谐之美。这种逆向思维打破传统思考方式,以全新的角度调侃而诙谐地表达了主题。
   2.“挑战传统”以求新
   例如2007年全国I高考作文,山西一考生作文《新“少年中国说”》获得满分。考生以梁启超先生“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开始说起,完全颠覆了这句话的本意,写出当代少年深沉的悲哀,针砭时弊,感慨深沉,颇见匠心。“挑战传统”在千篇一律的作文中可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达到写作角度的新颖性。
   二、大题小作,切入要小
   高考作文题目往往具有宏观性和多元性,这样的作文题目对于中学生来说很大,常常是看到题目却无从下手,一脸茫然。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添加一些有效的限制成分来缩小写作范围,圈定到自己熟悉的范畴进行写作。只有小角度切入才能贴近自己的生活,在写作时才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1.“添加限制”以求小
   例如《追求》,从字面上看,题目很虚很大,审题立意时不知如何下手,这类题目就要从小处来写,可以写一个教师的追求,一个工人的追求,一个战士的追求,一个中学生的追求,也可以写自己的追求。各种典型人物的追求都可以写,把较为宏观的题目变的很小,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一类来进行写作,这样既能让文章内容充实,又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揭示本体”以求小
   例如《红叶》,不是写经霜的枫叶,而是要赞颂老干部、老工人、老教师、老革命家等老同志保持晚节、争献余热的高尚精神。也就是说,《红叶》就是写树老叶红,人老心红。同时可将其作为本体来理解。有比喻义,象征义的题目一定要揭示本体来缩小写作角度,以方便自己写作,从而达到较好的效果。
   三、文以载道,内容深刻
   我国优秀的创作传统讲究的是文以载道。文以载道即文章要说明道理,弘扬精神。然而,现在学生所写的作文离生活越来越远了,甚至写作内容胡编乱造、凭空想象,给人一种“假、大、空”的感觉。高考作文中能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简直是凤毛麟角。笔者认为,现在的学生不应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应该承担相应的历史责任,关注国计民生。古人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当代学生更应该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在作文中体现出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和为国计民生而呐喊的精神。
   1.“关注热点”以求深
   例如,在江苏省南通地区的某次联考中,让学生以“争”为题写一篇作文。一考生写了一篇议论文取得最高分数。她用辩证法来论述“争”的意义。正面列举三星公司芯片,反面列举“染色馒头”、“塑化剂”事件来论证需要竞争,但更需要公平。考生能用辩证法从正反两面来论述“争”的意义,并且能以近期热点事件为例,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体现当代学生的一种社会责任,从而使作文达到一定深度。
   2.“与时俱进”以求深
   例如,2010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绿色生活》,从题目上看,学生可以有很多角度去写,如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等生活方式等可以写入作文之中。但是,笔者认为,以“低碳生活”、“和谐社会”为主题是符合当前中国的主流价值观的。“低碳减排”、“绿色生活”曾是我国环保的一个主题;“和谐社会”是建设美好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前提。往往选择这两个角度的作文能紧跟时代步伐具有一定的深刻性。
   总之,在写作中,忌讳选材立意大众化,没有自己的写作个性。陆游说过“文章最忌百家衣”,也就是说个人写作应该张扬个性。作文个性的张扬又重在立意。庄子曰:“语之所贵者,意也。”立意的深浅往往决定了作文的成败。所以,学生在下笔之前一定要有效地选取作文的立意角度,只有做到立意角度要新、要小、要深,学生的作文才能离成功不远。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四甲镇四甲中学(226141)
  

有效选取作文立意角度摭谈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