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5227

[ 农春佳 文选 ]   

高考话题作文审题方法例谈

◇ 农春佳

   话题作文,是一种用一段文字来启发考生思考、激发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类型。这类作文一般不限制观点,也不限制主题,写作体裁往往是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让考生结合话题然后自由命题进行作文。这种题型的作文,选材广泛,能让考生结合自身生活及情感体验进行创作,更容易体现考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素养,深受师生的欢迎。因此,近年来话题作文也成为全国各地语文高考常见的作文考查方式。
   一、常见话题作文的基本构成
   话题作文一般由材料、提示语、材料引出的“话题”、写作要求等四个环节组成。这类作文在提示文段里往往就社会上存在的一种事物或者现象,给出一个话题,让考生结合话题自由命题进行作文。
   例如:“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在生命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又成为历史的见证”。
   请以“见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选自《新课标·2009年高考山东卷》)
   上述话题作文的构成就是由材料、提示语、话题、写作要求等四个环节构成,这四个环节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上述例子所选材料明确了写作意图,由话题“见证”确定写作中心,提示语“在生命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又成为历史的见证”提供了写作思路,四点写作要求(①自选角度;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极具规范性。
   二、话题作文的基本特点
   1.所选话题一般能结合考生地域性及层次性问题
   高考中考查的“话题”往往是考生所熟悉的事物或者现象,保证广大考生均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
   2.材料只给一个范围
   话题作文的材料往往只是引出思考对象及写作范围,考生写作时可由材料出发,也可大胆走出材料来写。只要所写的内容与话题相关即可。
   3.内容较宽松
   话题作文往往要求比较宽松,鼓励学生进行有创意的写作。
   4.文体淡化,表达方式的运用较为灵活
   话题作文的写作往往是淡化了文体的限制,考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写作特长选择以记叙文或者议论文等体裁进行创作。
   5.文题往往不限
   话题作文一般均要求自拟题目。标题是文章的灵魂,话题作文让考生自拟题目,给考生提供了一个展现个性的机会,也避免了命题作文容易造成内容千篇一律的局限。
   三、常见话题作文的审题方法
   1.关系型的话题作文
   (1)首先要弄清“话题”的限制条件和范围,把握其内涵。示例: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过了不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不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诚信”的范围之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选自2001年全国卷高考作文)
   这篇话题作文的限制条件和范围,要求考生所写内容必须在“诚信”这一范围内。“诚信”即“诚实”、“守信”,这是该话题的内涵之一,但如果将“诚”理解为“忠诚”、“诚恳”;“信”理解为“信任”、“自信、“相信”等都是错误的。由此展开进行写作,将背离写作要求,离题了。
   (2)认真阅读材料,把握其感情色彩和思想倾向。从材料所蕴含的思想来看,应该是旨在说明“诚信”是不能丢弃的,因此考生写作时只能在肯定“诚信”方面下工夫,正面写“诚信”,不能超越这条底线。
   2.显意及隐意型话题作文
   (1)对于话题意思比较明显的显意话题作文,重点是抓准题眼来审题。题眼是文章标题的核心,抓住题眼就等于抓住了文章的中心。那么如何抓题眼呢?我们可以从所给的话题的题目语法结构特点去把握。偏正短语类的话题,其题眼多在偏的部分,如“心灵的选择”题眼就在“心灵”二字上,“选择”是写作的范围,写作重点应该放在“心灵”二字上。如果是主谓短语或者动宾短语,其题眼一般是动词。例如“家乡巨变”的题眼应该是“巨变”,“家乡”是范围,写作重点应该是“巨变”。
   (2)对于隐意类的话题作文可以采用“增添要素”的方法,化抽象为具体。一般来说,隐意类的话题作文题目比较宽泛,模糊,让考生无从下笔。例如上海2003年高考话题作文是《杂》,2004年是《忙》,北京2005年高考话题作文是《安》,江西2005年高考话题作文是《脸》,这类作文题目比较宽泛、模糊,但在写作内容上相对宽泛和自由,只要根据话题来写即可。
   对这类话题作文我们审题时,可以采用“增添要素”的方法,化抽象为具体。如《习惯》,通过增添要素,化为具体的《一种要不得的习惯》。《诚信》,化为具体的《对“诚信”说“不”》、《难舍诚信》等,《忙》增添要素化为具体的《请忙一下吧》等等,通过增添要素,化抽象为具体,考生下笔就容易多了。这种方法既不脱离话题,又使作文立意新颖。
   3.联想与想象型话题作文
   联想与想象型的话题作文,即虚拟话题型作文。这类话题作文的演绎必须在假设的情况下,包括假设情景、假设故事、假设情节等。这类话题作文的审题方法是“抓住假设及联想、想象,紧扣范围”。示例:材料①鲜花张开小喇叭感谢细雨:“是你把我滋润得这般俊俏,这般美丽。”细雨闪着眸子说道:“说感谢还得先感谢春风妈妈,是她让我这么做的。” 材料②稻田里,一派丰收景象,一个个稻穗长得非常饱实,但它们的头却垂得很低,眼睛总是望着根底。
   要求:①发挥想像,以《如果没有——》为题,写记叙文 ;②记叙的内容要与材料寓意一致;③不少于700字。 (选自《高考作文题精选80道》人民网)
   通过解读材料,我们可以看出,这两则材料寓意基本上是一样的,但审题与写作时,必须抓住是在假设与联想、想象的前提与话题范围内去写作。细雨让鲜花去感谢春风妈妈,我们可以想象或者联想那是因为春风是春的使者;稻穗低头望根,那是因为她念念不忘身下供给她养料的沃土。由此进一步联想拓展引申开去,可以联想到作为子女,不应忘记养育自己的父母。也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来书写祖国的哺育之恩等等,总之一句话,就是不能忘根,不能忘本。
  
   作者单位:广西隆安县隆安中学(532799)

高考话题作文审题方法例谈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