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也即“开场白”,是一堂课的开端,好的导语设计能够很好地展开课程,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在课程的开始阶段,导语起到揭开整堂课的神秘面纱,进而看到优美的场景的作用,是成功的语文课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导语的设计多种多样,一段缠绵悱恻的故事、一幅漂亮的图画、一曲动人的旋律等等,经过加工和改造都可以成为很好的课堂导语。
一、课外拓展,激发学习兴趣
中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有吸引力的事件,符合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诗、词、曲的学习本是令中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在学习《古代诗词曲五首》一课时,可以通过课外拓展导入:
约150年前,一位曾经以他的伟大思想深刻影响了人类历史进程的犹太人,在评价科学史上的重大发明时这样写道:“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说来,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精神文明发展和创造的最强大的杠杆。”这位睿智的学者就是马克思,他评价的三大发明都来自我们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民族。事实上,我们还有与这三大发明堪称双壁的三大文学成就——唐诗、宋词、元曲。它们同样对人类的文明、进步产生过重大的影响,直到今天仍有巨大的魅力。今天我们学习《古代诗词五首》的体裁就有唐诗、宋词、元曲。
再比如,教授杜牧诗《赤壁》,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们讲讲三国的战争故事,尤其是赤壁之战的故事,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和认识。
二、精美插图,强化直观印象
插图形象而直观,有助于课文理解,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插图或课件插图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这一无声的导语,也可为新课打下良好基础。例如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叶圣陶的《苏州园林》、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郦道元的《三峡》等课文中都有非常精美的插图:石拱桥的精美与宏伟;苏州园林的精致与巧夺天工;桃花源与世隔绝的人间仙境;三峡的壮观与天险,都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美的享受。图画的直观性和色彩绚丽能够深深地吸引住学生的眼球,并激起他们学习的动力。展示插图还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在教授周密的《观潮》时,我运用多媒体影像,同时借助幻灯、录音和亲切的导语,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色,逐渐变文字为眼前可观可感的壮观图面。“同学们,我们现在已经登上了海塘大堤,眼前便是宽阔的钱塘江。隆隆的响声越来越大,如山崩地裂。那条白线逐渐前进、拉长、变粗,白浪不断翻滚,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学生眼看画面,耳听录音,仿佛进入了其声可闻、其景可观、其物可及的境地,感受到大潮的姿态、气势,禁不住由衷地赞叹其雄伟、壮丽,从而达到“使感知的美的表象分外丰富”的目的。
三、背景介绍,深化内容理解
对作者背景知识的介绍,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认识,特别是对创作成就、地位影响都很大的作家进行介绍与评论,能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不仅能对作者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而且能引起学生对学过的文学常识的记忆。如学习《孔乙己》一文,开场介绍作者: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作品主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二心集》、《坟》等。我们初中课文中所学的鲁迅的小说,大多选自《呐喊》。“五·四”前夕鲁迅写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今天我们来学习鲁迅继《狂人日记》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也是鲁迅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一篇——《孔乙己》。通过介绍作者,可以使学生在接受新知识之前,对作者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加深对作者的印象,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四、文体知识,开阔学生眼界
课堂导语设计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灵活多样的。所谓文体知识导入法,是运用文体知识导入新课,如戏剧知识、诗词知识、散文知识、说明文知识等都可做为导语使用。比如讲授莎士比亚的戏剧《威尼斯商人》选场时,可以这样导入新课:
同学们,世界上有三种古老的戏剧文化:一是希腊的悲剧和喜剧,二是印度的梵剧,三是中国的戏曲。戏曲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各地有300 多个剧种在演出,其中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是京剧。京剧有近200年的历史,清乾隆年间开始,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个徽调班社,陆续进入北京演出,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接受了昆腔、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演变、发展而成京剧。京剧音乐上基本属于板腔体,表演上歌舞并重,角色根据男女老少、俊丑正邪分成生、旦、净、丑四个大的行当。一般男子称“生”,中年以上男子称“老生”,青年男子称“小生”,勇武男子称“武生”。一般妇女称“旦”,大家闺秀称“正旦”(也叫“青衣”),小家碧宝称“花旦”,老年妇女称“老旦”,勇武妇女称“武旦”,诙谐或邪恶妇女称“彩旦”。品貌或性格特异的男子称“净”(也叫“花脸”),擅武艺者称“武净”,诙谐或邪恶的男子称“丑”(叫“小花脸”),擅长武艺者称“武丑”。有许多优秀的传统剧目一直流传至今。而西方戏剧是不同的,西方戏剧写实为主;中国戏曲写意为主。在舞台设计上,西方戏剧的舞台是生活化的,大多要求接近生活(有些流派也有不要求接近生活的),而戏曲则是用简单的道具传递一个场景布置。西方戏剧对于演员要求不如中国戏曲那么高,戏曲由于表演的特殊性,需要演员从小接受严格的专业训练,所以一般人无法上台表演;而西方戏剧的表演是生活化的体验式的,所以一般的爱好者也可以上台表演。《威尼斯商人》就是其中之一,我们一边学习一边比较中西方在戏剧方面异同点。
文体知识导入法,要根据课文内容,简明扼要地介绍,切忌面面俱到,主次不分。课堂导语的设计,应该是灵活自如,不拘一格的。只要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可行的。
总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导语设计多种多样,常用到的几种导语设计类型,包括根据课文内容编辑故事,借用多媒体呈现相关的图像,通过介绍作者及其创作背景帮助理解课文内容,讲解文体知识拓宽学生知识面等等。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篇文章须有引人注目的开头,一出戏要有紧锣密鼓的开场,一堂课也应有妙语连珠的开篇。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草塔镇中学(31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