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3768

[ 陈万太 文选 ]   

新课程标准下胡适《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 陈万太

   【课题】
   胡适《我的母亲》(八年级语文下)
   【相关课程标准陈述】
   “阅读与鉴赏”最相接近的表述: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3.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表达与交流”最相接近的表述:1.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2.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内容与学情分析】
   这篇文章是胡适中年(40岁)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回顾,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作者写童年,写母亲,饱含深情,而行文又极其自然、质朴,很好地表现了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
   八年级学生处于学龄中期,感性认识及模仿能力强。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由浅入深,“高视角、低起点”,以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目标】
   1.熟读全文,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2.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3.借鉴细节描写的方法,抒写对自己母亲的爱。
   【评价活动方案】
   1.通过笔读与概括检测目标1的达成;2.通过评析中心句与结束句检测目标2的达成;3.通过仿写爱的片段检测目标3的达成。
   【教学活动方案】
   一、导读,赞美母爱
   在世间千千万万种爱中,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最普通的,却又是最伟大的。“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胡适《我的母亲》,与大师携手,共同感受这人间第一情。
   二、速读,感受母爱
   1.练字词:文绉绉、庶祖母、翳病、舔去、侮辱(生齐读后,合作听记,并用“文绉绉”“侮辱”造句)2.试概述: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性?
   由此,你认为胡适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感情?
   三、品读,理解母爱
   1.慧眼识珠,比较辨析中心句
   改写: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便是我的慈母。(“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这句可否替代前四段?)
   2.画龙点睛,咀嚼品味结束句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四、试笔,抒写母爱
   1.赏析: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2.仿写:自主写作与切磋交流相结合,群策群力,务求真切生动,简洁传神。
   五、作业,让爱永存
   为母亲写一篇文章。让爱如清泉,在笔下潺潺流淌;赞美爱的春晖,在纸上灿灿生光!
   作者单位:山东省乐陵市朱集中学(253600)

新课程标准下胡适《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