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3769

[ 康剑嵘 文选 ]   

语言赏析题 想说爱你也容易

◇ 康剑嵘

   近些年,各地语文中考试卷里,品味语言的赏析类题目越来越呈现出量多、题活的特点。中考的阅读理解文章风格各异、内容丰富、主题多样,有的同学一见阅读题就头皮发麻、心里发怵,尤其是语言赏析题,经常在答题时不知所云、云里雾里,答不到点子上。确实,语言赏析题,想说爱你不容易。
   但同时,仔细分析这些语言赏析类的题目,你会发现,每次考试阅读的文章都在变,但万变不离其宗,每种类型的文章阅读时都有一定的方法、一定的规律可循;每种类型的题目也都有其出题的根据、答题的套路可找。我们追寻其“宗”,它就是《语文课程标准》,也就是说,出题的所有依据都来自于此。《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阅读中要学会“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文学作品,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我们以苏州市近几年语文中考卷为例,一起来看看语言赏析题的题型:
   《莫扎特的造访》(2011年)
   17.请从修辞和表现手法的角度,对第④段中划线的句子作简要分析。(4分)
   18.文章第⑩段中写到,“我和妻子相视一笑”。说说你对这“一笑”的理解。(3分)
   19.文章结尾句“莫扎特,谢谢你的造访”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3分)
   《寂寞的月亮》(2010年)
   19.为了月亮,人们写过很多诗文,但作者认为“那是我们借助月亮来写给我们自己的”。请以读过的诗词为例,(上文中出现的诗歌除外)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21.文章的结尾说“在数亿万年的寂寞中,她银色的圆,是太阳神奖励给她的一枚勋章!”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这一结尾的表达作用。(4分)
   《苏州,最后的园林》(2008年)
   19.作者认为“园林其实就是中国人一生梦想中的家”。请联系全文,简要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23.结合全文,细细品味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4分)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发现,语言赏析,一是赏析字词,二是赏析句子。下面,我们通过例子分别从字词和句子两方面来探寻语言赏析题的答题技巧。
   例1:下面句中的加点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参考答案:“偷偷地”是悄悄的、不知不觉的意思,用拟人的修辞写出了小草破土萌发的样子,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钻”用拟人的修辞写出了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表现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例2:下面这段话中的加点字与原文相比有什么不同的表达效果。
   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尽院子的白光,是光洁的,晶莹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院子中央处,是那棵粗壮的桂树,稀疏的枝,稀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许多的骨朵儿了。(原文:玉玉、银银、粗粗、疏疏、疏疏、累累)
   参考答案:“玉玉、银银”用叠词既写出了月亮的形象,也写出了色彩,而“光洁、晶莹”只有色泽,意味单薄;“粗粗、疏疏、累累”都是叠词,读起来流畅和谐,富有韵味,符合儿童的特定心理,其他词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了。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散文里的品味词语一般是形容词、动词,有时也有副词、代词,一般按照解释字面意思、结合上下文(语境),答出意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样的顺序来解答。
   这里所谓的“结合语境,答出意境”就是透过词语的本义,体会其深刻的内涵。例如: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就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寻找它的本体;理解词语的象征义,就要寻找词语的象征对象;理解词语的反语义,就要将褒贬互换;理解词语的双关义,就要注意它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理解代词的词义,就要在上句或下句寻找释义。联系词语的具体语境,结合作者观点、文章主题,从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找对应的阐释。
   说到品味句子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重要的句子、有表现力的句子。一般来说,有表现力的句子通常是指:结构比较复杂、意思难懂的句子;使用了修辞、内涵比较丰富的句子;揭示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统摄全篇或揭示文章中心、观点、情感的句子。
   品味句子常见的命题形式有:⑴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句话的深刻含义。⑵从文中看,某句指的是什么?⑶依据某段文字,如何理解某句话的意思。
   例如:田里的麦苗早渴了,泛黄了,没有了先前的精神头。浇地的人多了,水流进田里,“滋——滋——”地响,还咕咕咚咚地冒泡。看着溪里的水不少,淙淙地流着,进了田却慢慢地爬,比日头爬得还要慢。田浇过了,人们仍然盼着落雨。说是浇过的地,土会变硬,下些雨土才会酥些,麦苗长得才起劲。
   请对文中画线的句子进行赏析,写出它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4分)(2010年南通卷)
   此题就是考查赏析文中语句的能力。可先从写法(修辞手法、写作手法和用语用词)方面入手,再结合语境,联系主题,进行分析,最后点出该句抒发的情感。
   具体讲结合语境分析内容,就是联系具体语境,透过句子的表面义,体会其深刻的内涵。通常的做法有:⑴将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形象化的语句转化为概括性的直白的语言;⑵将抽象含蓄的概念或句子转化为具体化的阐释。
   答案示例:⑴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溪水流进田野的缓慢,突出了人们希望溪水流得快一些的焦急心情。⑵“爬”这一动词用得生动形象,写出了溪水流进田野的缓慢,突出了人们希望溪水流得快一些的焦急心情。⑶用衬托的手法,写出了溪水流进田野的缓慢,突出了人们希望溪水流得快一些的焦急心情。
   很多同学在做语言赏析题时答题不规范,关键原因是没有掌握“方法”。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与其做大量的题目,不如通过少而精的文本阅读,总结出一定的阅读方法和规律,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提高自己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所以,语言赏析题,想说爱你也容易。
   当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我们抓住阅读理解题的特点,明晰理论、重视实践、探索方法,自己的语言鉴赏能力和应试能力才会得到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215011)

语言赏析题 想说爱你也容易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