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当前,校园应用文呈繁荣之势。诸如通知、布告、海报、消息之类,橱窗内、墙壁上,随处可见。然而,细观这些“作品”,其中许多存在着写作方面的不合规范之处。本文举例谈谈看法。
关键词:应用文;文体;表达方式;格式
首先,请看下面某写作教材上所载的一篇学生习作。
夕阳西下的草地。
也许你是忘情的走入或走出,之后,一副白框边的眼镜和一串开启心事之锁的钥匙,被遗忘在草地的那个角落上。偶然经过,拾起,连同主人的焦急和寻找来到A宿舍204室。
以上这段文字,从其整体内容来看,作者是在写招领的启事文章。然而,这则招领启事在写作上存在三个方面的严重问题。
一.对文体认识模糊不清,错把应用文当作散文来写。
写文章,首先要分清文章体裁。如果写作分不清文章体裁,那么,写出来的东西则不伦不类,只是文字的堆砌而已。写这么几十个字也算得上是文章吗?是的,是文章。大凡经过大脑思考,按照一定的写作形式而组织起来的文字,都称为文章。启事类文章,尽管它的篇幅短小,内容单一,然而,它同在文章之列。
启事类文章,属于应用文范畴。显而易见,上面这则招领启事的作者是把应用文当作散文来写了。
二.表达方式运用不当,语言不合乎应用文平实质朴的要求。
由于对文体认识模糊,所以,上面这则招领启事在表达方式运用上也就极不恰当了。
应用文的语言,要求平实、明确、简要。应用文中的启事类文章,不仅讲究语言平实、明确、简要,而且更注重字句的质朴无华。因此,写作启事文,应当运用叙述、说明的表达方式,而对于描写、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则不适宜采用。也就是说,写作招领启事在语言运用方面,只要做到事实清楚、意思明确即可,不需要语句形象生动,不需要渲染感情。
上面这则招领启事所采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注重的是突出语言的形象性。其实,这则招领启事只需运用叙述的表达方式,简明地写出在何时、何地、拾到了何物、到哪里去领取即可,大可不必如此在文句上下功夫,在词藻上费推敲。因此,诸如“夕阳西下的草地”、“也许你是忘情的走入或走出”之类的句子,虽然增强了生动性,然而,从应用文角度来看,实在是多余之笔;而“开启心事之锁的钥匙”一句,为了追求形象性,不恰当地使用修饰成分,让人费解。到底拾到的是什么东西?是不是开门用的钥匙?;至于“连同主人的焦急和寻找来到A宿舍204室”,则更使人有点儿摸不着头脑了。这都是作者不明白应用文的语言要求,把应用文当作散文来写的结果。
三.未按照应用文的写作格式写作,只能称为文字片断。
招领启事文的结构,由标题、正文、落款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标题,在首行正中写“招领启事”四个字。凡是文章,无论篇幅长短,都必须有标题。如果没有标题,无论写得多么好,也只能称为文字片断。第二部分正文,这是启事文的主体部分。这一部分应当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写出拾到东西的时间是“傍晚”、地点是“草地”、所拾物品是“眼镜”和“钥匙”、到“A宿舍204室”领取就行了。对于所拾物品的特征,则不必写出,须待失主认领时说明,以免出现有人冒领的情况。第三部分落款,写招领启事的发布日期是X年X月X日。一则招领启事,如果最后不写日期,即使标题、正文具备,也是结构不完整的文章。
下面是上例招领启事的升格作文。
招领启事
昨天傍晚,在校园内草坪上拾到一副眼镜和一串钥匙。请失主到A宿舍204室认领。
X年X月X日
最后,再谈谈写作态度问题。
当前,校园应用文呈繁荣之势。诸如通知、布告、海报、消息之类,橱窗内、墙壁上,随处可见。然而,细观这些“作品”,其中许多存在着写作方面的不合规范之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写作知识掌握得如何,固然是主要的因素,而写作态度也是重要的原因。现实生活中,有人会说,当今社会是快节奏,谁还按什么文体写作?即使按文体写了,谁还耐得住性子看?这种说法表现出如今人们普遍存在的浮躁心理。这样的心理反映到写作上,就是追求功利。试想,如果不按照写作要求写文章,快倒是快,可是给人的却是一种草率行事、不可信任的感觉,其行文的愿望能否实现也就可想而知了。相反,一篇能够按照写作要求认真书写的文章,可以准确地向人们提供信息,可以充分地传达作者的诚信,从而可以博得读者的信任,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张兆华,南阳理工学院教育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