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印象是指最先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当第一次进行认知时,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这种印象就会使人们再次接触该事物时具有浓厚的兴趣,从而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地去感知,去探索,去认知。在初中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好第一印象的影响,去调动学生的兴趣,就会为整个初中的语文学习开好头,起好步。
一、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俗话说:“先入为主”。初一学生年龄尚小,世界观、方法论还没完全形成,他们对事情的分析,还缺乏理性,只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有着很大的片面性、随意性和迁移性。教师如果注意利用学生这个特点,给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就能给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适当的引导。为此,语文教师在首次接触学生时,要特别注意个人形象的确立,做到服装整洁,仪表大方,动作洒脱,态度和蔼,待人接物文明礼貌,言谈举止高雅风趣。这样,学生会对教师产生好感甚至敬佩,把你当成崇拜的偶像,当然就会很自然地把这种好感移情到你的语文课,积极思考回答你的提问,率先完成你布置的作业,渴望引起你的注意,这就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上好第一节语文课
初一学生往往是带着好奇、兴奋、期待的心情上第一堂语文课的。他们会仔细审视你的每个细微的动作,聆听你的每句话语,甚至不自觉地拿你跟原先的小学教师比较一番。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超水平上好第一堂语文课。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反复推敲。要设计好每一次板书,每句话的抑扬顿挫,每个环节,甚至每个手势动作。上课时做到板书条理醒目,艺术品位高,知识概括性强;语言规范,富于激情,富有启发性;知识传授准确;教态自然,仪表端庄,教法灵活,气氛活跃,要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魅力和教师的风范,从思想深处受到强烈震撼,渴望再上你的语文课。
三、认真对待学生的第一次提问
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是了解学生信息,调整教师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最便利的也最常用的方法。第一次对待教师的提问,又是初一学生初次展示自己、表现自我的最好契机。因此,每个学生都极其重视各科教师的第一次提问,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从这个角度出发,语文教师应特别注意第一次提问给学生的巨大影响。学生第一次回答问题时,可能会紧张,可能回答得不全面、不准确、不完整。这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启发点拨学生,努力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即使学生回答错误,教师也应就大胆举手回答问题给予肯定。
四、上好第一节作文课
第一次作文,既要使学生有的写,又要让学生写得出,真正发挥出学生的写作水平,这就要求教师要组织好第一节作文课。首先是题目的拟定,要选择那些贴近生活,符合初一新生年龄特点的题目,让学生有内容可写。题目要具体,范围不可过大,最好是学生新近发生印象较深的事。其次,要给学生一定的技巧方法指导,如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谋篇等,还要交待有关卷面、书写、标点等注意事项。总之,第一次作文应难度偏低,重在指导,要求当堂完成,并让多数学生获得成功。
五、认真批改学生的第一次作文
第一篇作文往往能最大程度地显示学生的写作水平,他们书写也都十分认真。期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赏,这在学生方面是十分珍贵的。当然,由于学生实际上还是小学五年级水平,免不了幼稚些,常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批发学生的第一篇作文,不要过高地要求学生。原则上第一篇,教师要全批精批。作文中的优秀语段,要用红笔圈出,并加上鼓励性旁批,缺漏错误之处也要用一定的符号标出,但要避免简单化。如错字不能只打错号,还要添加改正符号,批改应以教师修改为主,不宜过多地出现刺眼的叉号或红线。讲评应切合内容,多指优点,给予充分肯定,不足之处可用要求或建议的方式提出。切忌刺激挖苦。等级划定或具体分数应尽量从宽,以免伤害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第一次作文还要适量减少面批,尤其是差生的作文面批量,以免初次作文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
总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十分注意第一印象的作用,让我们用自己的努力,营造良好的第一印象,以利于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为学生学好语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日照市东港区西湖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