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之友 2011年第5期 ID: 146719

[ 王德玉 文选 ]   

与课文作者商榷有关语言表达

◇ 王德玉

  以洪宗礼先生为核心组织编写的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编排体系颇具特色。入选的文章,古今兼容,内容丰富,主旨鲜明,语言精美,达到了文质兼美、典范性较强的效果,可谓有口皆碑。然而细细品读有关课文的语言时,发觉有些地方值得推敲,现就有关语言与作者商榷。
  例1:他的感觉正确吗?如果正确,那他就是发现了奇迹。他决定立刻回家,马上去弄明白究竟是看花了眼,还是发现了大自然的一个伟大真理。(亨利·托马斯,达纳·李·托马斯《斜塔上的实验》)
  句中“他决定立刻回家,马上去弄明白究竟是看花了眼,还是发现了大自然的一个伟大真理”,陈述的对象(主语)是“他”,用“立刻”已表明伽利略回家要进行实验,去弄明白的迫切性和果断性,而“马上去弄明白……”中的“马上”与“立刻”是同义,再用有重复之嫌,宜删去,这样更简洁。
  例2:他父亲提到他时说,他是一个心不在焉的小星象家,说他常常眼里看见奇象,耳朵里听见异音。(同例1)
  “说他常常眼里看见奇象,耳朵里听见异音”中的“看见”、 “听见”均是多余的,因为“看见”只能用“眼睛”,“听见”只能用“耳朵”,也就是说“眼睛”和“耳朵”分别是“看”和“听”的惟一器官,删去后更简明。
  例3:有些教授也骂得他狗血喷头。(同例1)
  句中的“得”是补语的标志,补语是述补结构中补充说明述语的结果、程度、趋向、可能、状态、数量等的。此句中教授骂的程度或结果是“狗血喷头”,而骂的对象显然是“他”,“他”并不能作为补充的成分,因而“他”不宜放在补语的位置,况且和“狗血喷头”也不构成主谓短语。可改成“有些教授也把他骂得狗血喷头”。
  例4: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梁衡《夏》)
  这是文章的统领全文的一个首段,下文是分说,可是下文先分说的是夏天的“热烈”,然后再说夏天的“紧张、急促”,显然总说和分说在顺序上不能一一对应,宜把“热烈”调至“紧张”的前面。
  例5:成群结队的企鹅步履蹒跚地朝你走来,用真挚的眼神望着你。(黄传会《三个太阳》)
  句中的“眼神”指的是眼睛的神态,与“望”搭配不当,应改为“眼睛”。
  例6:祝贺你生日愉快!你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同例5)
  句中的“骄傲”含义之一是“自豪”的意思,与后面的“自豪”连用就重复了,应删去“骄傲”或“和自豪”。
  例7:我国已经正式加入了南极条约。(同例5)
  句中的“加入”与“南极条约”不能搭配,可在“南极条约”后面加上“组织”;或改成“我国已经正式成为南极条约组织的成员国”。
  例8:10月的一天,我们来到发射海区。这里蓝天碧海,风平浪静,阳光灿烂,运载火箭的水下发射试验就要在这里进行。(《录音新闻》)
  句中“蓝天碧海,风平浪静,阳光灿烂”的景物描写语序不合理,缺乏顺序性,在空间上宜从上写到下,即改成“这里阳光灿烂,蓝天碧海,风平浪静”,这样就与“运载火箭的水下发射试验就要在这里进行”衔接紧密,自然连贯。
  例9:人们含着激动的泪水欢呼起来,欢呼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是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而奋斗的一声春雷!(同例8)
  “是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而奋斗的一声春雷”这一小句既与前面的两个小句不连贯,又缺乏明确的主语。可改为:“欢呼火箭成功发射的一声巨响是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而奋斗的一声春雷!”
  例10:他兴奋地说:“这次试验的运载火箭,是潜艇从水下发射的。运载火箭发射得很成功,飞行也很正常,在预定的海域溅落……”(同例8)
  句中“运载火箭发射得很成功”往往包含全过程的成功,带有结论性的意思,与“飞行也很正常”连在一起说,让人费解,既然发射成功,飞行当然应正常。可将“运载火箭发射得很成功”中的“成功”改为“正常”。这样既准确地显示了火箭运行的正常过程,又使前后句衔接紧密,更加连贯。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文章的外衣。运用准确的语言,对传播思想,传播真理,传播文化,传播文明,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引导学生规范使用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影响深远。建议教材编写组的专家、学者不辞辛劳,对入选的文章在语言上的瑕疵与作者(包括名家)商榷,共同推敲,把好语言关。以上所述,若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作者单位:扬州市邗江实验学校)

与课文作者商榷有关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