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建设 2011年第5期 ID: 139133

[ 梁增红 文选 ]   

代课老师为什么受欢迎

◇ 梁增红

  一位大学毕业生为应聘借我班上课。下课后她告诉我:“你班的学生真好,回答问题积极,声音响亮,质量也高。”其他随行听课的老师也说出了同样的感受。说实话,听到这样的评价我颇感意外。可以说学生们的表现与平常不可同日而语。
  这让我想起自己的一段实习经历来。毕业前夕,我到一所学校去实习一个月。刚到的时候,原来的班主任老师就提醒我:这个班的孩子都是“猴子”,是那种“给一滴水就泛滥”的角色。这位班主任还告诉我,对学生要拉下脸,才能“震”得住学生。但是,当我看到那些天真纯洁的孩子的笑脸时,就把那些“谆谆告诫”忘在脑后了。相反,我跟学生相处得挺好,他们有什么心里话也会跟我说,甚至还有学生神秘兮兮地告诉我,某某老师作业多,某某老师很“凶”,等等。这些话我自然是放在心里不外露,上课认真,下课和他们一起玩,学生对我也一片赞扬,课间把我这个实习老师团团围住。还有孩子主动邀请我到他们家去家访。有一个住在学校附件的孩子,见我一个人住校显得孤单,就让家长来把我拉到他们家去看电视。实习结束时,好多孩子都不忍分别,我心里也觉得挺酸的。
  其实,学生还是那些学生,为什么教师的感觉就不一样呢?打个比方说,实习好像恋爱,想把最好的一面呈现给对方,对教育工作怀揣着理想和激情。而且,刚刚走上讲台,资历不老,谦虚好学,与学生年龄差距也不大,易于沟通。再者,实习老师是教学新手,没有教学框框的制约,教风相对活泼;没有应试的压力,教学空间自由而广阔,没有私心杂念,没有功利之图。学生面对新的老师,无论是实习还是临时代课,往往也会存有新鲜感,师生之间还摸不着底细,基本上都处于“小心揣摩对方”的状态,不会那么快就把自己的一切都展示出来,或者说,力求展现的还是自己好的一面。
  天长日久地做教师,则好像是结婚,双方知根知底了,柴米油盐酱醋茶,都得经营,难免有些磕磕碰碰。客观上,师生之间的脾气性格习惯,优点缺点特点,基本上都已经毕现无遗。比如写字,用有些老师的话来说:“某某的字,烧成灰我都认识。”按理说,掌握学情是教育的前提,然而,了解之后,老师也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谁不爱做作业,谁能力强,谁喜欢“唱反调”,老师心中一清二楚。于是,老师便会带着“有色眼镜”看人。微笑和表扬往往会洒向那些看上去“顺眼”的学生,一旦发生不良现象,首先会想到“这事肯定是某某干的”。由于考试成绩等因素会影响老师的名利,恐怕老师就忘记了教育的本质。在老师眼里,学生常常被分成三六九等、好中差类,教师也便“嫌贫爱富”起来,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细微的努力和变化也就显得微不足道,难以在老师心中兴起涟漪。很多年轻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时,还能充满热情、希望和理想,但是度过一阵短暂的“甜蜜期”后,日渐冷漠,陷入事务性的工作中不能自拔,成天忙忙碌碌却不知为何,也就对学生和工作产生倦怠感,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也就逐渐随波逐流,初期的灵气才气很快烟消云散,被匠气所取代。
  学生的成长是一个非常慢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这就需要老师有等待花开的信念。为使教育理想信念长存,生命之树常青,教师要长期保持实习老师身上所表现出的原初职业体验,克服职业倦怠,离开功利诱惑,做一个始终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在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和教育理想。
  推荐理由:教师要有“等待花开的信念”!对于镶嵌在教育流水线上的教师来说,这真是一个美好的呼唤。至于怎么保持“原初职业体验,克服职业倦怠”,天天有初恋般的感觉,作者没说。读者诸君,你有妙手回春术吗?

代课老师为什么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