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3年第12期 ID: 422949

  

唐诗文学中的体育活动探究

◇ 路银芝

  摘要:任何文学作品的创作都有其现实的源泉,社会生活实践就是重要的一环。对于唐诗这种文学作品的创作更有普遍并且现实的活动作为依据。其中,体育活动在唐诗中的眼光就是一种重要与具体的体现。本文大致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论述,通过简要介绍唐诗的基本情况、唐诗这种文学作品与体育活动的关系,以及唐诗中的体育活动等方面,旨在对唐诗这种特定的文学形式中的体育活动进行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唐代 诗歌 体育活动 文学作品
  一、关于唐诗的概况
  唐诗是我国伟大诗人智慧与情怀的结晶,同时更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唐诗这种文学形式表现出了当时社会中的各种现象,是现实生活中实践活动的具体体现。到目前为止,许多诗篇还被广为流传,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唐代的著名诗人以李白、杜甫等人为代表,他们所创作的唐诗题材也非常广泛。可以说,可以选取当时社会各个方面的现实作为诗人们表达、创作的对象。
  唐代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唐诗作为时代的产物,那么它的创作过程,也与唐代社会历史进程基本吻合。所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唐诗的发展也可划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初唐时期是唐诗繁荣的准备时期,其中重要的诗人有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被称为是“初唐四杰”。盛唐时期为公元8世纪初,当时唐王朝国力强盛,相应的唐诗也发展到了顶峰的时期。随着流派种类的多元化,出现了“边塞诗派”与“田园诗派”等。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即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代表。在中唐时期,较为卓著的白居易、刘禹锡以及李贺的诗也极具代表性。晚唐时期,国家渐渐地衰落了,但唐诗仍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出现了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等风格不一的杰出诗人。他们的诗可以说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对后世具有重大的影响。
  二、唐诗与体育活动的关系
  第一,当时人们所进行的体育活动为唐诗的创作提供了重要源泉。任何形式文学作品的创作都源于现实的生活,唐诗也不例外。唐诗真实地表现着社会生活,记录着真实的社会现实。其中,唐诗内容、题材的一个主要源泉就是丰富多彩的唐代体育活动,如射猎、舞剑、春游、斗鸡、投壶、拔河、竞渡等。唐代诗人往往借物寓情创作唐诗,比如说诗人杜甫看到梨园弟子等人舞剑,有感而发写下了《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他是借着体育活动舞剑表达了自己心里的真实感受。另外,还有多个诗人在观看射猎时写下了相关内容的诗篇——《观猎》。还有有关皇帝观看拔河的诗歌——《观拔河俗戏》、描述下棋、竞渡的诗——《观棋歌送儇师西游》、《岳州观竞渡》以及看到西域舞蹈而创作的《观柘枝舞二首》和《王中丞宅夜观舞胡腾》等。可以说,体育活动作为唐诗创作的源泉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唐诗中的体育活动是人们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唐诗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高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唐诗能够全面并且深刻地反映唐代的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体育活动作为人们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无可非议地拥有这一功用。现在,当我们在研读唐诗时很轻易地就能发现丰富的体育活动的内容。比如说像刘禹锡的《渡曲》,元稹的《竞舟》,张建封的《酬韩校书愈打球歌》,王建的《秋千词》,李世民的《冬狩》,张说的《玄武门侍射》,刘禹锡的《抛球乐词》,张籍的《美人宫棋》的《学仙》,王昌龄的《九日登高》,白居易的《春游》等等这些诗记录了不同场景以及不同人群的体育活动,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与邻国交往时进行的体育活动。唐诗之所以能够繁盛,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与当时社会、国家倡导思想自由的政策有着重要的关系。进而,唐代诗人能够创造出更多有精神内涵的优秀唐诗文学作品。
  唐诗中各派诗歌中对于唐代体育活动的创作角度有着自身的基本特点。有的风格的唐诗进行体育活动的描写,有的表现出在活动开展气势上的宏大;有的则展现了种类繁多的体育活动,比如说像投壶、登山、下棋,成了文人学士的最爱;还有的就是对于宫廷府第中的体育活动的描述,另外还有文人学士广泛地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值得一提的是,不仅有本土体育,还出现了西域舞蹈,体育意识的增强使唐代女子也纷纷走出闺阁,骑马、打球、踏春、养生。唐诗中表现出来的技艺的精湛水平以及丰富的内容与形式,成为唐代体育活动展现的重要一个手段。
  三、唐诗中的体育活动
  唐诗这种文学作品包含着多种体育活动形式,其中被诗人描写次数较多的有以下几种:
  第一,唐诗中的射猎活动。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为了生产生活的需要,进行射猎活动。到了夏朝,把这种活动又作为一种练兵的手段。此外,射猎还发展成为一项娱乐休闲活动,历代的统治者均以射猎取乐,尤其记载唐朝皇帝带领群臣射猎的活动较多。如李世民的《出猎》及《冬狩》。这两首诗歌中都描述了帝王打猎的盛大情景。还有就是李隆基的《校猎义成喜逢大雪率题九韵以示群官》。
  与射猎活动相关的还有描述高超箭术的诗,比如说像苏颋的《御箭连中双兔》及张说的《玄武门侍射》,都把官员的技艺描写得惟妙惟肖。
  第二,唐诗中的拔河活动。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拔河,最早是用于军事训练。这种力量性较强的体育活动,在民间得到广泛的开展。这种活动寓娱乐于竞赛之中,受到历代君王和百姓的欢迎,直到今天仍有广泛的应用。这种拔河并不是单纯性的娱乐活动,它往往被赋予感应稼禾庄稼,促成丰收之意。唐朝的拔河活动,场面一般都较为盛大。比如说像皇帝李隆基的《观拔河俗戏》以及大臣张说的《奉和圣制观拔河俗戏应制》等,都是对拔河这种体育活动的描写。
  第三,唐诗中的舞蹈活动。舞蹈早在原始社会就作为一种运动形式而存在着,发展到了唐代时期,多作为庆祝功绩。舞蹈中往往充满着战斗的气氛,能够再现出唐代帝王百战百胜的气势。比如魏徵的《享太庙乐章·长发舞》、《享太庙乐章·大基舞》、《享太庙乐章·大成舞》,还有就是萧德言的《咏舞》和李峤的《舞》都是对舞蹈活动的描写,展示了国家及君臣在战争过程中英勇抗战、顽强拼搏的魄力,以及那种战争中充满的勇气与精神。   第四,唐诗中的球类运动。在中国古代体育活动的球类运动中,较具有特色的项目就是马球。马球这种体育运动从汉代以来一直到隋唐时期都有很大的发展,特别在唐代曾经风行一时,还出现了专门的马球场。马球这种体育活动发展到唐朝时期,其规模不断扩大,并且出现了女子骑马打球的场面。比如说像张建封的《酬韩校书愈打球歌》、张籍的《寒食内宴二首》、王建的《送裴相公上太原》、杨巨源的《观打球有作》、张祜的《观宋州田大夫打球》和《观泗州李常侍打球》以及李廓的《长安少年行》等等这些广为流传的唐诗佳作。
  第五,唐诗中的棋类活动。唐代时期,无论是从君王贵臣,还是普通的百姓,他们的下棋水平都较高超,这一点从唐诗歌中就有很好的体现。比如说像王建的《看棋》:“彼此抽先局势平,傍人道死的还生。两边对坐无言语,尽日时闻下子声。”以及朱湾的《咏双陆骰子》、刘禹锡的《观棋歌送儇师西游》、李远的《句》和张籍的《美人宫棋》等等,这些唐诗从看棋者的状态到下棋者的精湛技艺无不描写得淋漓尽致。
  第六,和时令节日有关的体育活动。唐朝时期时令节日时的体育活动,内容较为丰富。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多是描述在民间广泛开展的春游、秋千、竞渡等等活动,而且在一些诗歌中反映出了女子的体育活动。
  第一种是春游。我们现在每每读到一些诗歌,往往就能在眼前展现出女子荡秋千、踏青春游活动的身影,这类唐诗像张仲素的《春游曲三首》、顾况的《春游曲二首》、武元衡的《春日与诸公泛舟》、刘复的《春游曲》以及陈去疾的《踏歌行》等等。还有一些其他的体育活动,有马球、骑马、秋千以及下棋活动。像诗人白居易的《和春深二十首》、《春游》等等,把诗人春游时的精神状态与春游的具体故事情节描写得非常详尽。
  第二种是荡秋千与放风筝的活动。以这类唐诗为代表的有白居易的《寒食夜》、《病中多雨逢寒食》、王建的《秋千词》、司空曙的《风筝》以及鲍溶的《风筝》等等。
  第三种为竞渡。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这是进行竞渡这种体育活动的好时光。像张建封的《竞渡歌》、刘禹锡的《竞渡曲》以及元稹的《竞渡》等等,在这些唐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进行竞渡时激烈的场面。
  四、结语
  可以说,唐诗的创作与唐代体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丰富多彩的唐代体育活动,为唐诗的创作,提供了旺盛的源泉。比如说像舞剑活动、射猎活动、拔河比赛活动、下棋活动、龙舟竞渡活动以及西域舞蹈活动等等。其次,唐诗中的体育活动又真实地反映出了唐代社会的真实生活。比如说像刘禹锡的《竞渡曲》、张建封的《酬韩校书愈打球歌》、王建的《秋千词》、李世民的《冬狩》以及李白的《行行游且猎篇》等等,这些诗歌不仅描写了从宫廷府第至文人墨客再到市民大众以及女子的体育活动,其实也真实地反映了唐代各个阶层的社会生活。
  对于唐诗文学中体育活动的研究,虽然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新视角,它能够带领我们领略到唐代体育活动的风采,是一个具体活动的展现。但是,唐诗中所反映的体育活动只是唐朝整体的体育活动中的一个部分,是不能等同于大唐所有的体育活动的。一些没有被唐朝诗人记载的体育活动,也许在当时更为盛行。因而,我们只能说唐诗中的体育活动,事实上还只能反映唐代体育的一部分,而不是其全部的内容。
  无论如何,唐诗作为一种传承文化的重要形式,其所描写体育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为我们当代人展示了具体的体育场景与丰富的精神内涵。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着我们体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席亚健,张延.唐诗与唐代体育的研究综述[J].搏击·武术科学,2011(07).
  [2] 席亚健.唐诗中的唐代体育研究——以《全唐诗》为研究素材[Z].苏州大学,2012.
  [3] 杨玉功.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体育活动[J].芒种,2012(08).

唐诗文学中的体育活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