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3年第12期 ID: 422912

  

语文课程在高校外语专业开设的重要性研究

◇ 吴斌 陈虹先

  摘要:地方高校外语专业的学生语文水平参差不齐,中文应用情况以及书面表达能力也令人堪忧。地方高校应重视语文课程对于语言专业的重要性,积极探索新途径,为语言专业学生开设语文基础课程以及中国文化等课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修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地方高校 语文类课程 语文发展
  从应用的角度来看,要想运用语言,则必须了解它的思维方式,而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在语言的学习应用中是十分重要的。如今,我国地方高校语言专业学生的中文应用水平参差不齐,不仅影响到学生的日常学习,更严重地影响到学生日后对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播。
  一、语文类课程对地方高校外语专业的重要性
  语文类课程教授学生汉语基础,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各类语言专业要学些汉语知识,中文系同样也要学些外语知识。”吕先生一语道破了学生的薄弱点,这也是影响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关键。在语言方面取得成就的学者,例如丁树声、吕叔湘、季羡林等有名的语言学家,以及我国一些著名的文学家,像鲁迅、巴金、钱钟书、林语堂等,他们既有扎实的文学功底,又比较学习各类语言文学,从中吸取养料,在文坛取得了巨大成就,甚至是影响着世界的文学发展。对语言类专业学生是否开设语文类课程,实际上是语文与各类语言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也正是我国语言教学中最容易忽视的问题之一。
  汉语作为母语,是学习好任何学科的基础,对同样是一门语言的学习来讲更不例外。对于那些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人,不仅需要有扎实的语言知识,同样也要有良好的语文知识基础。学习语言的人体会到,对语言学习越深入,就越来越会感觉到语文知识的重要性。在众多语言学习者中,语文基础较好的,外语通常会学得较好;而那些语文基础较差的,语言水平的提升比较慢,且会越来越慢。由此可见,语文知识作为语言学习的基础,对语言学习十分重要。而语文类课程是学习者语文知识的主要来源,不仅是学校应该重视的,学生同样也需要对语文类课程引起重视。因此,地方高校一定要认真开设语文类课程,例如汉语语法、写作、形式逻辑等,注重培养学生的汉语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指导学生分析概括,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语言专业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实际掌握与运用的能力,最终达到应用自如,能很好地传达我国的优秀精神、文化知识等,这些都需要有坚实的汉语功底以及语文素养。这些论点都点明了语文知识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以及地方高校对语言专业开设语文类课程的必要性。
  二、语文类课程在地方语言类高校开设的途径探索
  语文知识在语言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地方高校开设语文类课程是必然趋势。那么如何更好地在地方高校中有效地落实对语言专业开设语文类课程,是各大高校需要积极探索的。
  1.高校必须对语文类课程引起重视,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学校是保证课程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因此地方高校必须积极了解语文类课程的重要性,了解语言专业学习过程中所必要的语文知识,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本校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情况。结合实际情况,与任课教师商讨,在确保语言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适当地增加语文类课程,并制定完整的教学计划。同时,还应及时了解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及时改正,真正达到对语言学习有用的目的。
  2.完善、丰富语文类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兴趣。语文类课程不仅仅只是包括对汉语语法、写作等基础知识的学习,更还有许多传统文化知识可以作为学习内容。地方高校对语言专业开设语文类课程时应在语文基础课教学的基础上,可开设一些中国文化课程供学生选择。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尤其是我国的信仰以及价值观等精髓,应作为必修课程。通过开设中国文化课程,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化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发现、认识两种文化的异同。开设中国文化课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还可以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使之更努力学习,为祖国早日实现复兴而奋斗。
  3.积极研究语文知识与语言学习之间的联系。语文知识与语言学习之间的关系对任何学习者而言都是很重要的。地方高校可以以本校为研究对象,对在语言教学、语文类课程开设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原因,联系实际情况去解决问题。通过不断地研究、发现,才能保障在地方高校语言专业有效地开设语文类课程。同时,各大高校应积极联系,研究成果共享,共同探索出有助于学生高效应用语文知识帮助语言学习的方法。
  4.编写适合语言专业学生的语文教材,探索新教学法。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对语言专业开设语文类课程仍采用通用教材,缺乏针对性,甚至导致了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地方高校应组织专家,结合实际学习的需要,编写一套全面的适合语言专业学生学习的语文教材。一套优秀的教材,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教授知识,同时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地方高校还应积极探索新教学法,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综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例如在中国文化课程上,可利用一些电影、戏剧等,形象生动地传达我国思想的精髓。增加学生的参与,使学生通过准备、演示、总结等阶段,通过用脑、动手,真正参与到语文知识的学习中,理解语文知识与语言知识的关系,更好地帮助学习语言。
  5.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培养文学素养。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也是直接的接触者。教师不仅需要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计划,同样也应该关心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的发展。常与学生沟通交流学习上的问题,不仅有助于教师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研究,同时也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情绪,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更好地将两者综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而且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6.加强对语文专业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语言专业学生在语文知识缺乏的主要原因是在学习中,没有专业教师的系统性教学,或是相关专业课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不高造成的。一些教师本身就缺乏与语文知识的直接接触,更不用说了解、熟悉语文知识与语言学习之间的关系,从而只是按照课本的知识去转述给学生,没有能将书本知识与语文知识联系起来,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专业知识。对地方高校语言教师进行一定的语文知识培训已成为高校刻不容缓的任务。地方高校可联合培训,既可便于专家对新手的培训,又可以使各地方高校的教师加强沟通,相互学习,真正促进教学的发展。同时,国家有关部门应该给予经费支持,让优秀的教师出去进修,学习先进的方法,在我国语言专业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出适合我国语言专业学生的教学方法。
  三、结语
  语文和语言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是密不可分的,只有真正了解两者的异同,才能更好地利用两者的长处,达到高效、有效的学习。语文类课程在我国地方高校各类语言专业中十分重要,对语言专业学生开设语文类课程是必然的。面对新形势,地方高校语言专业一定要合理设计课程结构,创造条件探索新的途径方法,开设语文基础性课程以及文化类课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修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1.
  [2]温云兰.试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人文功能[J].语文建设.2013(15).

语文课程在高校外语专业开设的重要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