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首先要恭喜大家,祝贺大家,能够进到这个班里面,成为专业提高班的一个同学。这值得恭喜,值得祝贺。“专业提高班”就是要在专业上比一般的同学“提高”一步。从学校的角度看,我曾经提出,我们师大办学应做到“上要通天,下要着地”。“上要通天”就是追求和中国的、世界的学术前沿接轨,搞出具有全国水平、世界水平的学术成果。“下要着地”就是密切联系基础教育实际,为基础教育输送优秀的各科教师。无论是“通天”还是“着地”,都要求我们具有扎实的学术根底,否则就是一句空话。从你们个人的角度看,我总是要求我的研究生务必抱定一个宗旨,这就是“学术立己,教育报国”。作为读书人,你没有知识没有学问,何以在社会上立足?拿什么报国?总之,都要学术。大学四年一定要打好学术的基础。基础怎么打?读书!读书要进入疯狂状态!我曾经对刚入学的研究生说,你们先去称体重,记下来;一个学期下来,再去称一称,若是增加了,我是不能给你及格的。
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稀”。据知,人的基因和大猩猩百分之九十九点几都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有百分之零点几,可以说小得可怜。但为什么人是人,而大猩猩还是禽兽呢?是因为大猩猩等动物每一代几乎都是从零开始,而我们人却能够把人此前的文明成果积淀下来,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往前走。而人类文明的成果主要积淀在书里,人在读书的过程中获得了所谓“第二次诞生”。我们搞学术,第一步就是接受前人已有的成果,这就要读书。我们不必像动物那样一切从零开始,那实在太傻了!读不读书,用功不用功,那就取决于你自己了。我们可以托别人买电影票,却不能让别人代替自己看电影;读书也一样,必须自己去读,没有别的选择。记得张中行老先生在一本书里说,我们不能幻想在哪一天有哪位伟大的政治家会把幸福送到你的门上。《国际歌》这样教导我们: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神仙和皇帝,全靠自己救自己。我们,要么在读书中拯救自己,创造自己;要么自甘平庸,自甘堕落。凡是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欲望,人所处的生活环境也有各种各样的诱惑,前进还是停滞,进取还是堕落,全由你自己选择。我常对我的学生说:在你的生活道路上,会有千种万种力量把你往下拉,只有一种力量把你向上提,这就是你对宇宙、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好奇,对美的向往,对真理的追求。这应该是人之为人的生命信念、生活理想。我的老师夏承焘先生曾不止一次说起他年轻时的故事,他中师毕业就当了一个小学的教师,那所小学共有五位教师,几乎每天早上起来,五个人的眼睛都是通红的。他是由于夜里读书(除了《尔雅》,十三经他全会背),其他四个人呢,搓麻将。他们相视而笑,“他们笑我不会生活,我笑他们浪费光阴”:价值观不同嘛!读书人当然也讲功利,讲成名成家,这太自然了,太正常了。我要说的是,名利思想可以是读书的一种动力,但是光有这点动力要在学术上做出大名堂是远远不够的,往往走不了几步就会见异思迁:看看上下左右,就会觉得还不如干别的,名利来得容易来得快。我们中国正在作为一个大国崛起,大国崛起也好,中华民族复兴也好,靠谁?主要就靠你们年轻人!就靠在座各位了!落实到个人,根本上还得讲个人的兴趣。读书人就要对读书、对学术有兴趣。读书是苦,可是也有乐,搞学术是苦,但也乐在其中。那位只是高中毕业的三轮车夫为什么能够通过十几年的刻苦努力在文字学上有所成就呢?就在于他对文字学的兴趣!梁启超说,把我这个人烧成灰,无非就是“兴趣”二字。读书的兴趣可以在读的过程中培养起来,对学术的兴趣可以在钻研的过程中滋生出来。谓予不信,你可以试试。认真读一段时间,就会像在山阴道上让你应接不暇,我可以包你就会离不开书,读书就会成为你生活的需要,乐此不疲;再进一步,兴趣就会上升为志趣,乐不思蜀!孔老夫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他肯定古之为己,读书学习为了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否定今之为人,在别人面前显摆、炫耀。人是追求意义的动物。做学问,归根到底不是为了名,不是为了利,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是为了实践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生命信念,满足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生活理想。求仁得仁,又何怨乎!看着别人不做学问却过得那么滋润、舒服,你也绝对不会感到不平衡,读书、学术已经成为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你的命根子,还会去斤斤计较别的什么吗?在我的同学中,有的做了官,有的发了财,我为他们由衷感到高兴;我做学问虽然没有做出什么名堂,但我一点都不后悔,一点都不感到自卑。如果真有下辈子,我还会选择走做学问、当教师的老路。我虽然由于好奇读过一点佛书,但我并不相信会有下辈子;不过,我会由于这辈子能做学问、当教师而由衷感谢命运的照应、上苍的厚爱!
刚才我在家里等傅惠钧老师来接我的时候,我就想起曹操《短歌行》第一首:“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我现在就是去日苦多,到“王牌”报到的日子不太远了。对我来说,是“去日苦多”;而你们呢,“来日方长”。我现在也读书,可是正如袁子才老来一首诗里所写的那样:“随读随抄随忘记,偏记儿时读过书。”你们年轻人的感受力、记忆力、精力远远强过我们老年人。老来读书当然也好,如“秉烛之明”;但总不如你们年轻人。现在不好好读书,以后后悔就来不及了。我年轻时还算用功,但回忆起来还是浪费了不少时间,现在后悔又有什么用呢?“长太息以掩涕兮。”“哀”什么?我没有屈原那样高的觉悟,我是哀青春之蹉跎!当然,客观地说,这也不能全怪个人,时代环境不一样,当年用功读书,往往要批你走所谓“白专道路”,哪会像现在你们这样受到鼓励,还给你们创造种种良好的条件。教育归根结底是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教育的根本。学生学习要由基于教师教的学转变为基于教自己的学。当然要向教师虚心学习,但归根结底还得靠自己,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
国庆假期,过去的学生找我,吃饭啊,喝茶啊,聊天啊,我总是对他们说,你们现在是三十来岁,四十几岁,剩下来的几十年怎么过,一定要把自己的生命摆在一个历史的坐标里面来定位,定位准确,然后努力奋斗,那么此后十年过去,二十年过去,三十年过去,再回过头来看,就会觉得不管怎么样,我不虚此生。你做学问,即使没有什么大成就,但是已经尽力,也会感到相当的满足,这就行了,这就很好了,不一定要出名。如若不然,晚年回首一生,碌碌无为,空空如也,还会有比这更令人痛苦的吗?你们,我就非常羡慕,才二十几岁;10年,三十几;20年,四十几;30年,五十几;40年,六十几。好,就是40年,你们要把当前的生活摆在四十年的历史坐标里面来定位。40年,我得引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温家宝在2009年9月30号晚上举行国庆招待会时他说的那番话,我听得很认真,很受鼓舞。他说,四十年以后,当我们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的时候,那时我们中国将会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崛起在世界的东方。其他的或许我记得不是很牢,但这四个词我是很准确背下来的,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跟我平常和朋友交谈的预期相差不大。再过四十年,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在这四十年里,社会当然向前进步,向前发展,但是也可能会走曲折的路,也可能有不确定的因素,特别是个人的道路,个人的生活出现某种原因而给你带来各种挫折,这些都是可能的。历史从来都不是沿直线前行的。60年前,前面的三十年,我们走了弯路,后面三十年,我们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三十年取得令人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同时,我们也看到,出现了许许多多尖锐的非解决不可的矛盾。最近,我有机会听到电视上一位学者的讲话,觉得挺有意思的。他说,49年至79年三十年,79年至09年三十年,09年以后还有三十年,第三个三十年以后还有三十年,这是四篇文章,或者说是一篇文章的四个段落。这四个段落,他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起承转合”。第一个三十年是“起”,第二个三十年是“承”,现在起的三十年就是“转”,到第四个三十年是“合”,那个时候就是真的强大了。所谓“转”,就是转型,就是经济改革的深化,解决经济结构的问题,特别是社会改革、政治改革的深化,道路是非常艰难曲折的,前景又是非常伟大光明的。眼前的这个三十年、四十年,在座的各位,可以而且也应该认真想想,你在这三十年、四十年里,怎么给自己定位:我想做点什么,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现在一定要想清楚。想清楚了,目标确定了,就立即付诸行动!
我突然想起一个比喻:现在潜水员,他们不是在深水里面工作吗,那他们呼吸怎么办?用氧气罐,现代化高科技的设备。现在我要说的是,这个设备以前是没有的。以前潜水,一个潜水员下去了,气就由岸上的人给他打下去,一对一服务。如果岸上负责打气的那个人停下来了,譬如抽支烟,等烟抽完再去打,那个潜水员就一定没命了。你们所设定的目标,所设定的理想,就是那个潜水员;潜水员怎么样才能生存下去呢,他生存在你当下不停打气的持续过程当中。你想停下来,可以;但你必须意识到你一停下来,“潜水员”就死定了,也就是你的理想就变成泡影了!一定要想明白你的理想和你当下行动的关系。理想存活于你当下的行动之中!你们每一个人都会说,我的理想是什么什么,如何如何美好,这些都没用的,如果当下你不付出你刻苦努力的话。你将来会是个什么样的人,就显现在你当下的行动中。禽兽是必然的动物,人则是可能的动物。狗,生下来是狗,而且永远是狗,只能是狗。人,就不一样了,在他的生活道路上会有种种这样、那样的可能,有的人像上帝那样好,有的人则比魔鬼还要可怕,人,可能是一个对人民有贡献的人,也可能是对人民有害的,人生活在可能性之中。生活就是把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比方说,有一个同学讲,我将来想当语言家,他就去认真读书、研究了,他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大学者,至少是一个在语言学上有所成就的人。天道酬勤,有耕耘必有收获——即使没有收获,我也要耕耘,生命不息,耕耘不止!
读书需要老庄所说的“虚静”的心态。“虚”者,就是把自己心里原先装着的成见、偏见全都倒空,不能抱着自己的那个三八二十三不放,虚心地和书本对话,真诚地接受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静”者,就是在读书时让自己在纷繁杂乱的现实生活中完全摆脱出来,不让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念头扰乱自己,静下心来一头钻进书本,不急不躁,一个字一个字、一句一句地读下去,就像老僧入定。不要贪多,你们已经大三了,在毕业前读懂、读透、读通一两本基本经典,就了不起了,就该大大地表扬。它就是你今后发展的学术基地,你们一定要建设好这块基地。我自己说来真是惭愧得很,连一本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至今还未全部读懂,还要再读。长江后浪推前浪,我只是前浪里一个微不足道的泡沫;我坚信,你们一定会比我强得多,未来属于你们年轻一代!
谢谢大家!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3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