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注重熏陶感染,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入选初语教材的古诗词都是文质兼美的作品,它们无不凝聚着作者的心血和真挚浓郁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作品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道德感和美感,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综观初语教材,其所选古诗词所蕴涵的教育功能有:
1.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和社会责任感
这类作品数量相对较多,主题鲜明,感情强烈,读来荡气回肠,非常富有感染力,学生一般对此类诗词印象较为深刻。这其中有两种:一种是抒发诗人的爱国情怀的,一种是赞美爱国主义精神的。当外族入侵、民族危难的时刻,诗人用行动,也用诗歌来表达自己誓死报国的决心。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夏完淳的“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令后人无比敬仰。辛弃疾的《破阵子》、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都表达了抗敌报国的强烈愿望。《雁门太守行》《凉州词》《塞下曲》《渔家傲》抒写边关将士身处环境恶劣的塞外,远离家乡亲人,乡愁难禁,但却能意识到卫国戍边责任的重大,立志报国杀敌,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慷慨激昂之情。还有北朝民歌《木兰诗》,这首初中语文教材中最长的诗歌,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女英雄形象,花木兰勤劳、智慧、勇敢、不贪图利禄的高尚品质,让所有人钦佩。但最令人赞赏的是,她在国家有难的时刻,挺身而出,替父从军,征战12年,终于凯旋。学生在这些诗篇强烈的爱国思想熏陶下,自然而然会激发起对自己祖国、民族的热爱之情。
2.执著的理想追求
曹操在《观沧海》《龟虽寿》中体现出的宏大抱负、积极追求的进取精神,让学生认识了历史上那位一代枭雄的真实形象,如没有远大的志向,没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自强不息的精神,何以建立伟大的功业呢?大诗人李白满怀为国建功立业的美好理想,却怀才不遇。“行路难!行路难”,多么苦闷,但诗人依然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表现出的对美好理想的执著追求,是每一位中学生都应该具有的一种人生观、世界观。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遭受挫折时,痛苦、彷徨、孤独袭上心头,诗人们用豁达的心胸、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那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教师在教学中不可忽视,应积极引导学生去体会和感受。
3.纯洁美好的人间真情
爱情、友情、乡情是人间美好感情的主旋律,古人也创作了大量的诗篇来讴歌。我国最早的诗集《诗经》收录了不少爱情诗,其中的《关雎》《兼葭》都选入了教材,诗中一唱三叹,表达了对美好纯洁的爱情的执著追求,优美感人。当然,还有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名句。纯洁真挚的爱情,也给尚在朦胧中的青少年以美的感受。中学生很重视友情、看重朋友,因而对古诗中抒发友情的诗篇也格外注意。一首送别诗,一番惜别情,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乐观豁达,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思念关心。友情是对对方的牵挂,虽天各一方也能息息相通;朋友是美酒良方,“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相信古人对友情的阐释一定能启发中学生对它的正确理解。至于“乡愁”这一情结,积淀很深,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中学生还很难设身处地地来感受,这需要教师好好加以指导。这样,学生才能正确理解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同时,为现代诗文的阅读理解打下基础。
4.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很多古诗中都有写景,仔细读读教材中的诗篇,似乎可以游遍祖国大地,从青山绿水的江南到辽阔奇异的边塞,祖国大地的美景尽收诗人笔下。因而,阅读诗歌,从内容上读者往往首先能看到“江山如此多娇”,能感受到古代诗人对祖国江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当然,很多诗篇往往立意不在于此或不仅在于此,但也有为数不少的诗篇,就是诗人为大自然、为美好的生活所唱的赞歌。如教材中《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钱塘湖春行》《城东早春》《莲》《游山西村》《西江月》等。同样抒写对自然风光、宁静淳朴的农村生活的喜爱的诗篇,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饮酒》,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却含有对官场厌恶的隐逸之情。优美动人的诗篇往往源于诗人对生活的关切和细致的观察,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会去留心身边的一草一木、青山流水,这样才有可能将生活的美传神地展现出来。领会到这样的生活态度还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同时,这也是学生能写好作文的前提。
5.感悟生活的哲理
古诗词给读者展现了生活的美,有的还为读者揭示了生活的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等等,这些蕴涵着人生哲理的诗句,无不包含着诗人思索人生、积极进取的精神,是让后人享用一辈子的精神食粮,是值得教师引领学生去反复品味、揣摩的。
(作者单位:泰兴市大生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