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09年2月的一天,我携大学毕业的女儿赴宜昌办事。几个20多年前我教过的学生闻讯,于是热情地组织了一场师生聚会。席间,我与这些昔日的弟子推杯碰盏,其乐融融。回忆起初中时代我任教语文的情景,他们几乎众口一词:“您那时很善于给我们示范,包括读课文、写字和写作。老师一点一滴的示范影响了我们的一生。”弟子们的声声赞语,似乎比酒盅里的“五粮液”还要浓烈、芳醇。女儿也是一脸的幸福。
2009年11月国家文化部举办的“中国文化市场三十年”主题征文揭晓,我在第一时间收到了一名从事新闻工作的学生发来的短信:“恭喜老师的大作《“戏迷”表哥》获国家级征文大奖!您还是那么勤奋执著,才华横溢。弟子从学生时代起就得到您的言传身教,一直努力向您学习。我取得的点滴进步分明浸透着您的心血!”
2011年元月的一天,我打开邮箱,一名在上海某重点高中任教的弟子发来的邮件赫然在目:“读完您发表在《语文教学与研究》‘特级教师三人行’栏的论文,我很欣慰。您勤奋探索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您作文教学的成功经验给我以珍贵的示范。”
二
语文教师的阅读示范,能让语文教学飘逸浓浓的书香。
语文教师应当是一个热爱读书、善于读书的智者。如果一个语文教师只读两本书(教材、教参),那么此人将是愚蠢的,其课堂教学将会黯然失色,其语文人生将会庸碌苍白。许多名家、哲人极力倡导国民热爱读书,尤其是提倡语文教师要成为热爱读书、乐于读书的表率。只有语文教师沉浸在书籍的芳香天地间,深入涵咏,含英咀华,才可能快乐地给学生示范。
语文教师要给学生灌输阅读思想,进而指点阅读技巧。作为一名教两班语文、任班主任,还有其他社会事务的语文教师,我每天即使再忙,也要挤出两个小时读书。读书的场所,有时是在灯光洒照的书房,有时是在晨雾弥漫的公园;读书的方式,或吟诵,或摘录,或仿作。我这种“零打碎敲”的阅读,于自己很管用,对学生有启迪。我把阅读中积累的名言警句与学生共享,把阅读获得的真谛写出来和学生交流。教师的示范点燃学生的激情!于是,早读时光,学生们手捧文本,呼吸着晨光、清风诵读,任琅琅的书声飞出窗外,牵出明媚的朝阳,唤来啁啾的小鸟……身心沉浸在美文华章所营造的诗一般的氛围里。口耳相传,怡情启智,妙谛无穷。晚自习时刻,学生手捧《语文报》《青年文摘》《读者》及林林总总的名著,一头汆进了课外阅读的广阔海洋。那里没有喧嚣的声浪,只有偶尔溅起的银色浪花;那里没有战马嘶鸣的豪壮,只有春蚕咀嚼桑叶的脆响……有了丰稔的阅读积累,学生们的思想品位提升了,作文水准提高了。同行翻看我所教班级的作文本时,无不惊讶地问:“董老师,您是怎样让学生的作文有思想、有才情的?”我戏仿欧阳修《卖油翁》中的一句:“无他,唯广泛阅读耳。”
事实证明,有了教师的阅读示范,语文教学才能涌动着源头活水,飘逸着浓浓书香,迸发出快乐音符。
三
语文教师,当你的学生害怕背诵课文时,你想出了什么良策呢?
电脑时代,各种精美的课件纷纷“登堂入室”,公开课几乎成了多媒体展示课,鼠标渐渐代替了粉笔。语文教师,你还会写出耐看的板书么?
要回答第一个问题,仍然是两个字:示范。
王勃的《滕王阁序》长吧,洋洋七大段,编者只要求背诵两段。我深味初唐才子王勃的汩汩才情,用两个早自习“拿下”全章。当课文学习进入归纳、总结之际,面对台下60多双眼睛,我流畅、准确的背诵,顿时撩拨起学生背诵美文的兴致。白居易的经典之作《长恨歌》难吧,凡120句、840言,且少数语句有思维障碍。但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把全诗切分成四个章节,在上、下班的路上“见缝插针”,熟读成诵。我在课堂上声情并茂的演绎,让台下的一双双眼睛放射出道道敬佩的光芒。语文科代表喜滋滋地说:“董老师,您快五十的人了,还这么会背书!相比之下,我们记忆力虽好,却背得那么艰难。真得好好向您学习!”我告诉学生,董老师的“背功”是受了他初中语文老师的熏陶,一天天苦练出来的。而这种“背功”,也为我2009年申评湖北省第八批特级教师增添了几分推力。6月下旬的一天,我在荆州中学执教“荆州市推评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展示课时,抽到的是苏轼的名篇《赤壁赋》。我发挥“善背”的优势,借助流利的背诵首先抓住了学生,也赢得了几位评委的颔首赞许。
要解决第二个问题,还是离不开两个字:示范。
一丝不苟地给学生示范,写出一手漂亮、流利的粉笔字,让学生玩赏汉字形体之美,岂不是一件令人畅快的事情?在教过我的语文老师中,龚仁贵先生那饱满的楷体,李泽宇先生和胡杏芳女士那轻盈的行书,都为少年时代的我书写汉字提供了示范。我从教至今,在黑板上板书,不论内容多少,常常是工整、耐看的书写。今年学校布置高考考点,当一名工作人员突然病倒之际,我临时替他布置黑板。我用心写出的一个个方块字,排列整齐,用笔遒劲,透出几分美感。我突然大悟:网络时代,小巧的鼠标并不能代替能吐出秀丽之美的粉笔!一旦强化鼠标的功能,那么宽阔的黑板上又怎能开出缤纷的汉字之花?语文同行,请拿起轻巧的粉笔吧。学生,正等待你的示范!
四
在作文构思写作方面,“教师经常动动笔,就能更有效地指导和帮助学生”(叶圣陶语)。刘国正先生也说过一段值得我们深思的话,他说:“你要教会学生写文章,自己首先要乐于和善于写文章。”
语文教师的写作示范,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这几乎是不争的事实。我教高中语文8年,个人发表教研论文200多篇,发表下水作品70多篇;而我指导学生发表作文400多篇,获省、国家级征文奖100多项,还培养出了全国“十佳小作家”杨念念,全国“优秀文学少年”陈婷婷、张元元等人。教师的示范激活了学生的才情,才有了师生成果的同台闪亮、相映生辉。
我给学生示范,喜欢与他们同堂写作,写课堂作文,写应试作文。比如我写的散文《有这样一种声音》、议论文《为曾宪梓“饭后打包”叫好》。写完后师生进行讨论、交流,改正文中的瑕疵,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作文质量。
我给学生示范,喜欢用高考真题写作。自2006年以来,高考之后,我总会选取一省或数省的高考作文题来进行示范写作。坚守6年,完成了13篇下水文,发表《与“三”有个美丽的约定》《在自然中生活》《站在篱笆的门口》《与你为邻》《绿色生活》等8篇。这些飘着墨香的文字,成为我作文示范的鲜活实例。
我给学生示范,喜欢参与一些征文、竞赛。2008年至今,我先后参加了“改革开放三十年”“奥运中国年”“中国文化市场三十年”等多项主题征文。我创作的叙事散文《清水,哗啦啦》、朗诵诗《北京奥运,百年跋涉》、文化散文《“戏迷”表哥》分别荣获市级一等奖、省级一等奖和国家级三等奖。学生们分享老师的创作甘甜时,随之萌生了参加征文、竞赛的热情,笔下会翩翩飞出一篇篇有思想、有灵性的鲜活作文,随后会有不少佳作载满春光、驮回秀色……
我给学生示范,喜欢贴近时代、用诗歌样式诠释自己的责任。汶川大地震令举世震惊,让国人哀恸!在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时刻,我饱含激情地创作出《废墟上的浩歌》《伞兵的遗书》等一组诗歌。学生们品赏玩味之余,心有所感,笔下有情,纷纷写诗表达他们对灾区人民的牵挂和慰勉之意。我突发灵感,选取师生创作的地震诗,策划、组织了一次“我与汶川心连心”的主题班会。市教育局一位领导读过我的班会文案后,连连赞叹:“这个班会有思想品位,有人文情怀,很鲜活!”
在我看来,语文教师主动“下水”,为学生写作示范,表现的是勇气,履行的是责任。师生有效互动,能促进教学相长,构筑双赢的愿景!
语文教师要时时给学生进行有效的示范。
语文教师的全方位示范,足以让语文课堂灵动、鲜活起来,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之中。
语文教师的示范,应该成为一种常态。
快乐地给学生示范,你的语文人生将是春光万里、秋色灿烂。
董新明,湖北省优秀教师,湖北省语文特级教师。教高中8年,发表教研文章200多篇,发表下水作品70多篇;指导学生发表作文400多篇,获省、国家级征文奖100多项,主编出版语文专著10余部。本文编校:郑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