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建设 2009年第8期 ID: 138394

  

重在意识,重在过程,重在常规

◇ 李 节

  每天下午全校统一上二十分钟写字课i教师每天交毛笔字、钢笔字各一张:“三字一话”(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普通话)不合格的教师要补课,合格的也要定期测试;学生能用流利的普通话背诵经典诗文,能用工整的毛笔字书写古典诗词……
  在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以上做法已经成为学校常规教学的组成部分。自从2004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出《关于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意见》以来,首批171所国家级示范校已于2007年认定。示范校创建活动开展近五年,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与常规教学齐头并进,与素质教育息息相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常规教学模式和校园文化风景线。
  
  学校是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基地
  
  语言文字工作自古有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首先统一文字,做的就是语言文字工作。中国幅员广阔,要保持全国范围内的有效交流,自古就有“普通话”或“标准音”。《论语·述而》中的:“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说的就是孔子在读书和主持礼仪时,讲的是雅言而非方言,雅言即古代的标准音。我国历朝各代都推行标准音,在官方场合和教育教学中一定要使用标准的语言和文字。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则进一步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汉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教育部部长周济说:“学校是教授、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基础阵地。语言文字素质在人的综合素质中占有重要位置,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和重要的作用。”他强调,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培养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水平放到更重要的位置,加强学生的语文学习,包括在中小学生中倡导写大字、在教师和师范院校学生中开展“三字一话”等活动,要把提升学生语言文字素质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除了推广普通话等基础性工作以外,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还要开创富有时代特色的新局面。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为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提供了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与社会文化热点相结合的新思路。正如教育部语用司司长王登峰所言:“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普通话测试和学校语言文字评估等做法,只是语言文字工作的基础性部分。学校仍是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基地,与文化结合、与信息化结合是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重大机遇和新的生长点。”
  在“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语言文字工作方针的指导下,2007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开展了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围绕“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的主题,在背诵中亲近中华经典和中华文化。在学校,经典诵读活动与语言文字工作的结合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使得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呈现出富有时代特色和人文气息的新气象。2007年评出的首批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中,有很多学校将经典诗文诵读与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结合起来,既普及了优秀传统文化又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人文素养。
  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分为国家级示范校和省级示范校。国家级示范校在省级示范校中产生。2009年,教育部将评出第二批国家级示范校。
  
  创建示范校成为素质教育的抓手
  
  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素质教育被明确写进法律,成为国家的教育方针。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如果把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放到素质教育的背景中,放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整体战略中思考,其意义十分明显。
  语用司司长王登峰说:“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是提高公民素质的基础和核心。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智力的核心是言语能力,一个人的语言文字应用水平是关键因素。”他认为,提升公众的语言文字应用水平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方面。
  素质教育更加突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之后,保证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是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和新的要求。而素质教育的质量,看重学习过程中基本素质的养成。如王登峰司长从心理学的角度所阐明的,学生的语言素质无疑是其基本素质的基础和核心。因此,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只是语言文字工作中的基础性部分,作为示范校,尤其是国家级的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除了做好基础性工作之外,全体师生的语言文字素养还应当更胜一筹。
  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普通话成为教学语言、校园语言,是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基本要求,仅做到这点还远不够。学校应当在实施义务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扎扎实实地抓好语言文字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会说普通话的要求上,说普通话的水平要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水平也要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要在能说会写方面与众不同,做出特色。培养的学生要个个能写,字写得漂亮,文章写得漂亮;个个能说,不但普通话说得标准,还要说得流畅,说得文明、得体。
  在首批国家级示范校当中,很多学校抓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就从师生最基本的语言素养抓起,教师率先垂范,从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起,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开设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积极参加相关培训活动,示范校创建活动成为开展素质教育的一个抓手。
  
  加强语文学习,夯实语言文字基础
  
  示范校的创建要求学校各科教学均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而语文学科则天然地被赋予夯实学生语言文字基础的使命。语文新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的重要地位。国家语委在《示范校创建意见》中要求“加强中小学普通话口语教学和汉字书写教学。按照新颁布的中小学课程标准要求,切实加强口语教学和写字训练。要组织力量,研制中小学口语和书写教学标准及考核办法”。
  在示范校创建过程中,学校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和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通过加强语文教师的规范意识和基本功训练等一系列措施,充分发挥出语文课在培养学生语言文字基本素质的主渠道作用。
  宁夏吴忠市朝阳小学将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实践能力作为重要的课题加以研究。在低年级开设成语积累、诗配画、写字课、古诗词童谣吟诵等课程,在中高年级开设同游百科园、书法、阅读指导、读书札记、读书手抄报等课程,有效提高了学生语言规范化应用的能力。
  天津静海县实验小学特别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教学和训练,重视培养学生使用字典、工具书的习惯和能力,提高运用汉语拼音识字、正音能力,并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教育。   在潍坊中新双语学校,一至六年级都开设了口语交际课,为了把口语交际课上好,所有的语文教师都承担着省重要实验课题,比如“利用多元策略,促进学生口语交际、习作发展”“经典诵读”“小学生生命教育”等,这些实验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语言发展,带动了普通话的推广。
  华中师范大学从1991年起就开设“规范汉语”课,并将其作为公共必修课正式列入各系的教学计划,计算学分。济南师范学校则加强了与语言文字工作直接相关的学科建设,在一年级开设《现代汉语》课,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现代汉语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基础知识;在二年级开设《教师口语》课,采用多种形式为学生创设练习情境,提供练习机会,使多数学生能够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
  
  融入日常教学,形成校园文化
  
  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人都记得,以前在学校讲语言文字工作总是用“纳入”二字。其实,学校教学与语言文字不是纳入和被纳入的关系,做好语言文字工作是做好学校工作、提高办学水平的题中应有意义。学校是传授知识、传承文化之所,何处不用语言,何处离得了语言?不能想象离开了语言文字的日常教学还将如何进行。因此,语言文字与学校教学本来就是一体两面的事。
  上海静安第一中心小学将语言文字的学习与历史、音乐、美术等学科知识综合起来。在提高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方面,他们提出了八项体验,即每个学生都要获得当小故事员、小记者、小编辑、小作者、小播音员和小主持人等的亲身体验。根据每个年级学生的特点,他们还在所有年级都开设了以语言训练为主题的“多多翰林院”校本课程。一年级开设的“多多学舌”,以擂台赛的形式,让学生灵活运用字、词、句,进行说话练习。“火眼金睛”是找错别字,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已学过的生字。三年级开设有“小眼睛,看世界”,把语言文字训练的阵地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校园、社会,学生围绕一个主题,留心观察周边事物,搜集信息,加以思考,然后用语言把自己的思想传达给大家。在五年级,则开设了“文学大观园”,通过欣赏名篇、熟悉名人、了解历史、走进科学等活动,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及运用的能力。
  武昌实验小学利用每天早上、中午15分钟时间开展“阳光阅读”和“书法天地”活动。学校课程部每学期为每个年级推荐相关的篇目,三年级的孩子能熟记《琵琶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四年级学生专攻宋词,五、六年级学生能背诵古代散文名篇《爱莲说》《桃花源记》《陋室铭》等。每天下午两点,教室里就会响起悠扬的中国古典民乐,一、二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写铅笔字,三、四年级的孩子们写钢笔字,五、六年级的学生写钢笔字或毛笔字。
  兰州市东郊学校也认为,语言文字工作不是附加给学校的任务,而是学校本身的工作,学校是规范语言文字的源头。基于这样的认识,他们首先加强了对教师的培训l、考核,发挥好教师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中的示范和主导作用,利用课堂教学,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素质。
  在积极创建国家级示范校的江西省兴国县潋江一小,记者看到,教师和学生现场书写钢笔字、毛笔字,字体工整,显然非一日之功。这所学校从2D04年开始把写字教育列入特色工作之一,要求教师坚持每周练习毛笔字、钢笔字,连续三年举行“中青年教师三字比赛”。对学生的写字教育也成为学校的常规教学内容。学校每天下午的第一节课统一为二十分钟的写字课,由下一节的语文或数学老师授课。有了长年的坚持,潋江一小的学生卷面整洁、字体工整已经出了名,重视书法也已经成为该校的特色文化现象。
  
  
  创建示范校不能一劳永逸
  
  “学校的领导应当树立这样的意识和观念:把语言文字工作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来对待,这项工作不能与学校日常教学割裂开,它其实是学校教学的核心内容。因为学生语言文字的能力和素质,是其他素质形成的基础。”一位多年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老同志说。
  这个道理其实很浅显,但在日常教学管理中,最浅显的道理往往最容易被忽视。因此,示范校的创建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希望通过这个活动,把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语言文字观念和意识树立起来。
  武昌实验小学就把观念引领、行为渗透作为重要原则,成立了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由校长挂帅,教学副校长、德育副校长牵头,教学德育两条线双管齐下的工作机制。学校各部门每学期的工作计划和总结都会涉及语言文字。课程部负责将教师的普通话和规范字落实到日常教学中,宣教部负责在学生中开展工作,科研部则负责相关课题的研究。
  其实,在首批国家级示范校里面,很多学校首先强调的就是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完善规章制度,首先领导的意识和观念要十分明确,然后才能从制度上、从各个教学环节上明确落实。语言文字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决非一朝一夕,一劳永逸,甚至可以说永无结束之时。在很多学校校园里,都设有醒目的、永久性的关于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标语,这些标语一方面时刻提醒师生普通话是校园语言,另一方面也时刻提醒师生语言文字工作的长期性。
  教育部特别强调示范校的创建要将语言文字工作与学校常规教学结合起来,不搞形式主义,落到实处,注重实效,特别强调国家级示范校的自查和复查。
  如原国家教委副主任、国家总督学柳斌所言,语言是非常重要的,人人都离不开,但是最容易忽视的常常也是语言文字。有时候,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因为太分内而受到忽视,又常常因为语言文字无处不在无时不用而受到轻视。由此也可以看出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从这个角度来说,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的另一个意义,就在于传达一种观念、树立一种意识:语言文字与我们的文化、教育息息相关,即柳斌所说的“教育存在于语言之中,文化存在于语言之中,信息存在于语言之中”,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将没有止境。

重在意识,重在过程,重在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