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昌北二小创建于1953年,前身为蛟桥镇中心小学。新校址位于南昌市经济开发区,于1995年落成,是一所按国家标准化示范校标准兴建的完全小学。现有在校学生1300多人,教学班20个,教职工80余人,专职教师56人。经过几年的建设,昌北二小已经成为南昌经济开发区的品牌学校,也是经济开发区教育的一面旗帜。
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汉字、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一校之长,我一直在思考,以素质教育为宗旨,切实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必须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在教学管理当中,我要求学校全体教师树立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把普通话作为校园语言,要求各科教师都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已经贯穿于学校的文化建设、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日常管理等各个环节中。同时,我提出了“以环境熏陶习惯,以制度保证规范,以活动激发兴趣,以科研提升品位”的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把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与实施素质教育、创建名校结合起来。
一、领导意识到位,把语言文字工作落实到学校的制度建设中
领导的意识到位了,学校的各项工作才能健全机制,落实到人。语文素质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是其他素质形成的基础和核心。我认为,语言表达规范得体、思维清晰敏捷,是其他各项素质发展的基础。因此学校成立了由校长总负责的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语言文字工作办公室,作为学校语言文字日常工作机构;另外,还指派一名副校长具体负责语言文字工作,教导处和少先队大队部具体负责检查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
我校还制定完善了《南昌市昌北二小语言文字工作管理条例》《南昌市昌北二小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管理措施》《南昌市昌北二小语言文字规范工作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在常规管理、评先奖励、校园语言文字使用等方面做了一系列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建立了校内语言文字的监督检查制度,把教师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考核情况同绩效工资挂钩,并作为教师聘任、考核、选拔、晋升的必备条件。
二、强化教育管理,把语言文字工作落实到常规教学中
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把语言文字工作与深化课程改革、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紧密结合起来。为此,学校把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中。学校教务处将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作为每月教师常规教学检查的重要内容。常规检查采取普查形式,对全校六个年级组的教师在备课、授课、批改作业等教学活动中语言文字的使用情况进行细致检查,包括教师教案、会议记录、政治和业务学习笔记、班队活动记录、班主任工作日记、听课笔记、教学反思及作业、试卷批改等。
教务处及时向被检查的教师反馈检查结果,并推广先进经验,真正达到通过检查进一步贯彻落实教学常规要求这一目的。
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在对每个班级进行考评时,把是否坚持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作为考核内容,对坚持得好的班级加分奖励,对在校讲方言或者不写规范字的同学的所在班级作扣分处理,并计入班级考评。
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学校师生都能够坚持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尤其是通过加强语文课堂教学,发挥语文学科在语言文字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抓学生的口语训练和写字训练,取得了扎实的效果。
三、营造宣传环境,把语言文字工作落实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除了在校园主要场所张贴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宣传标语,在教室开辟宣传园地之外,学校还利用每周一晨会的时间,表彰坚持说普通话和写规范字的典型,并对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建议,从而增强全校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
作为南昌市“京剧进校园”试点单位,我校以“传承国粹精品,弘扬民族文化”为核心理念,把京剧文化课程作为建设校园文化的突破口,并把语言文字工作与此有机融合起来。全校师生通过学说、学唱、学表演京剧,欣赏体验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激发了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的热爱,加深了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提高了语文素质。
四、建立长效机制,把语言文字工作落实到实践活动中
我校以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实践活动为载体,扩大规范语言文字工作的影响。
我们在教师中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切实提高教师的用语用字水平,如开展诗朗诵、演讲竞赛、优质课竞赛、三字一话竞赛等。在学生中,我们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开展了读书征文、啄木鸟纠错等活动。在“推普周”期间,我们加大推广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工作的力度。通过主题黑板报评比活动,我们让学生充分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学校还成立了家长学校,帮助家长树立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
每次活动的开展,全校师生都能受到教育,得到锻炼,受到感染,得到熏陶。
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情感品格、爱国热情、社会责任感都有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工作,我充分意识到要把语言文字工作与深化课程改革、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紧密结合起来,把规范语言文字工作同创建名校结合起来,让这项工作成为素质教育的抓手,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